徐国玲,颜晓东,玉颜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广西 南宁 530021)
医院骨密度检查现状的初步调查
徐国玲,颜晓东,玉颜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目的 对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骨密度检查的数据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医院临床学科对门诊及住院病人骨质疏松症的关注度及骨质疏松在不同专科的患病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骨密度检查人群(不包含体检中心人群)的性别、年龄、种族、科室及骨密度情况。结果 全年我院骨密度室共开展1413次骨密度检查,男性359名,平均年龄(59.65±13.62)岁,女性1054名,平均年龄(61.68±11.57)岁。住院患者检测605例,其中50-59岁占23.14%、60~69岁占31.74%、70~79岁占26.61%,骨密度报告130例正常,475例异常(低骨量或骨质疏松),异常率为78.51%。门诊患者检测808例,骨密度报告202例正常,606例异常,异常率为75.00%。检查患者中绝经后女性973人,诊断低骨量609人占62.59%,诊断骨质疏松200人占20.55%。住院患者中绝经后女性为365人,检查比例不足同期住院绝经期女性的3%。住院患者中70岁以上男性为52人,检查比例不足同期70岁以上男性住院人数的1%。结论 骨质疏松在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未得到临床相关科室医生的重视,特别是发生继发性骨质疏松风险较高的临床科室。在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中骨密度检查比例也明显偏低,而在住院和门诊骨密度检查人群中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的总患病率均在70%以上,提示有必要在绝经后女性、老年男性中加强骨密度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医院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意识及患者对骨骼健康的重视程度,共同增进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
骨密度;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性日趋严重,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各临床专科对骨质疏松的防范意识差别很大,不仅在原发性骨质疏松而且在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骨密度筛查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就2015年我院骨密度检查情况作一资料分析,探讨医院骨密度检查现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检查骨密度患者(体检中心除外)的资料,记录其性别、年龄、女性绝经年龄、种族、既往有无脆性骨折史、申请科室及住院患者其它诊断及骨密度结果,按就诊途径分为门诊和住院患者。骨密度检测仪采用美国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型号discovery A,变异系数0.312%。骨密度测量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同一技师操作,12岁以下采用骨密度仪青少年软件作检测评估和诊断。
1.2 诊断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围绝经期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根据腰椎(L1-L4)T值、股骨颈T值、全髋T值中的最低值诊断,如T≥-1.0为正常,-2.5<T<-1.0为低骨量,T≤-2.5为骨质疏症。其余人群根据腰椎(L1-L4)Z值、股骨颈Z值、全髋Z值中的最低值诊断,如Z≤-2.0为低于正常同龄人骨密度范围,Z>-2.0为正常。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
2015年我院住院及门诊骨密度检查患者1413人。男性359人,年龄14~91岁,平均年龄(59.65±13.62)岁。女性1054人,年龄8~97岁,平均年龄(61.68±11.57)岁。其中住院患者605人,门诊患者808人。
2.2 患者各年龄层分析
年龄分布范围为10~91岁。按每10岁一个年龄分层,各个年龄分层(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89岁、90岁以上)分别占0.78%、0.92%、2.05%、11.61%、26.11%、31.99%、22.65%、3.61%、0.28%(见图1),骨密度异常率分别为9.09%、30.77%、17.24%、31.10%、72.09%、89.60%、92.81%、94.12%、100%,骨质疏松诊断率分别为9.09%、30.77%、17.24%、12.20%、8%、22.12%、25.31%、25.49%、50%(见图4)。住院患者中50~59岁、60~69岁、70~79岁年龄层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23.14%、31.74%、26.61%,门诊患者中50~59岁、60~69岁、70~79岁年龄层分别占28.34%、32.18%、19.68%。
图1 各年龄层患者构成比
2.2 骨密度分析
住院患者605人中发现475例骨密度异常,异常率为78.51%。其中360人诊断低骨量,98人诊断骨质疏松,17人诊断低于正常同龄人骨密度范围,130人骨密度正常。门诊患者808人中606例骨密度异常,异常率为75.00%。其中464人诊断低骨量,132人诊断骨质疏松,10人诊断低于正常同龄人骨密度范围,202人骨密度正常。(见表1)。
2.3 骨密度检测的科室分布
住院患者中检查占比前五位的科室分别是内分泌代谢科(占38.35%)、血液内科(占28.93%)、老年科(占10.58%)、中医科(占5.29%)、肿瘤科(占4.30%)。门诊患者中检查占比前五位的科室分别为内分泌科门诊(占62.75%)、血液内科门诊(占28.47%)、骨科门诊(占6.19%)、心血管内科(占0.99%)、老年科(占0.62%)。其中(见图2、3)。
2.4 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分析
绝经后女性为973人,年龄43~97岁,平均年龄(63.53±9.81)岁,诊断低骨量609人占62.59%,诊断骨质疏松200人占20.55%。住院患者中绝经后女性为365人,而同期我院绝经后女性住院病人超过15000人,检查骨密度患者比例不足3%。
2.5 老年男性骨密度分析
70岁以上男性为74人,年龄70~91岁,平均年龄(75.07±4.72)岁,诊断低骨量59人,诊断骨质疏松8人,低骨量诊断率为79.73%,骨质疏松诊断率为10.81%。住院患者中70岁以上男性为52人,而同期我院70岁以上男性住院病人超过6000人,检查骨密度患者比例不足1%。
表1 一般资料及骨密度
图2 住院患者构成比
图3 门诊患者构成比
图4 各年龄层患者骨密度异常率分析
骨质疏松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早期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晚期出现严重骨折后致残、致死率高。因此,医务人员有责任鉴别高危人群,帮助患者积极筛查。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增龄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症患者将日益增多。但除此之外,某些疾病和药物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本次资料分析发现在医院各个科室中内分泌代谢科、血液风湿免疫科开展骨密度检查所占比例较高,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患者对于自身骨骼健康更加关注,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专科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高危因素如绝经、高龄、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某些疾病与骨密度的关系提高了重视。
但在其它临床科室则重视程度尚不够,骨密度检查开展较少,资料分析显示门诊、住院患者骨密度检查异常率均超过70%,但住院绝经后女性行骨密度检查者不足3%,70岁以上男性不足1%。2010年华西医院卢春燕等人的调查报告[1]指出:大型三甲医院骨质疏松高危患者占57.6%。实际上,低骨量、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低体重、高龄、初潮年龄晚、绝经后及提早绝经、吸烟、饮食钙量不足、饮酒、药物、炎症等多个方面。因此,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学会推荐以下人群均有行骨密度测量的指征:所有≥65岁的妇女;65岁以下的绝经后妇女伴有危险因素者;所有≥70岁的男性;有脆性骨折的成年人;有低骨量和骨丢失相关药物的成年人;准备开始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者;已经开始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没有开始药物治疗,但如果发现骨丢失而可能开始治疗者;停用雌激素治疗者。
内分泌代谢科需关注内分泌性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减、皮质醇增多症,垂体肿瘤及性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对骨密度的影响。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等则更应关注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及药物特别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对骨代谢带来的影响。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是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疾病。有大样本的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骨质疏松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折的风险增高[3]。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中轴骨,其早期骨质破坏并不明显时,拍片或骨密度检查已表现为骨密度下降。因此,这类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在初诊及治疗过程中需监测骨密度。糖皮质激素是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药物。目前认为其无安全剂量,任何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均可加速骨质丢失和增加骨折风险,糖皮质激素治疗初始的3个月内骨密度下降迅速,6个月可达高峰。因此,如预计使用任何剂量糖皮质激素的疗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均应定期检测骨密度,同时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对于以下人群还应加用双膦酸盐治疗:(1)服用糖皮质激素前无骨质疏松,存在任一项骨折风险因素,使用糖皮质激素量≥7.5 mg/日且超过3个月;(2)服用糖皮质激素前无骨质疏松,存在2项或2项以上骨折风险因素;(3)使用糖皮质激素前已有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或)脆性骨折。慢性肾脏疾病与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维生素D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常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患者最终需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有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4],尤其腹膜透析患者中发病率较高[5]。因此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重视骨质疏松的筛查,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消化系统疾病与肠道钙吸收、维生素D的吸收与代谢密切相关。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导致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有研究显示肝硬化患者一方面由于活性维生素D代谢障碍,另一方面胆盐的合成和排泄障碍,使得体内未被吸收的脂肪酸和钙离子结合为脂肪酸盐,影响钙的吸收和骨形成,从而骨质疏松发病率增加。在老年科可根据骨密度检查的适应症开展老年人群骨密度检查,这是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断率的重要前提。
由此可见,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在内分泌代谢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肾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等科室分布较多,而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在老年科、骨科较多。不论哪种类型的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仍然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通过骨密度检查可以发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达到早期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根据我院分析结果,部分科室已开始重视专科疾病和药物所致骨质疏松的筛查,另有一部分科室的防范仍需要提高,其中主要是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的防范意识需要提高,患者意识亦有待加强。本调查结果提示在医务人员、社区、患者中开展骨质疏松大讲堂,普及骨质疏松基本知识,强化骨质疏松的防治意识,加强骨密度检查和临床筛查工作刻不容缓。
[1] 卢春燕,张 林,徐 梁,等.一家大型医院住院患者骨质疏松症诊治现状的初步调查.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3(3):43-48.
[2] Haugeberg G,Uhlig T,Falch JA,et al.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freq uency of osteoporosis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esults from 394 patients in the Oslo County Rheumatoid Arthritis register.Arthritis Rheum,2000,43(3):522-530.
[3] Brennan SL1,Toomey L,Kotowicz MA,et al.Rheumatoid arthr itis and incident fracture in women: a case-control study.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4,15:13.
[4] Pozzoni P,Del Vecchio L,Pontoriero G,et al.Long-term outcome in hemodialysi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 Nephrol,2004,8:S87-S95.
[5] Negri AL,Barone R,Quiroga MA,et al.Bone mineral density: serum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and theirrelationships in peritoneal dialysis.Perit Dial Int,2004,24(2):163-168.
本文编辑:吴玲丽
R681
B
ISSN.2095-8242.2017.034.65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