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杰,刘人境,刘 晗
(1.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国内外众包研究综述
严 杰1,刘人境1,刘 晗2
(1.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回顾了众包现有的相关文献。首先,探讨了众包的定义、模式、组成及工作流程,构建了众包工作流程的一般框架。其次,围绕该框架对众包主体及其活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众包的主要应用领域和负面问题;最后,构建了众包研究的理论框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众包;众包工作流程;理论框架;众包应用;众包负面问题
1.1 众包定义
众包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类似众包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714年,当时英国政府为了找到定位海洋中船只位置的方法,发起了一个提供现金奖励的众包活动[1]。然而,近年来,新兴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巨大成功,又引起了实业界和学术界对众包的关注。自Jeff Howe(2006)提出众包概念以来,在众包研究和实践方面的尝试有了显著的增加,但是众包的概念仍然处于发展当中。许多研究者基于多样化的众包实践,提出了不同的众包定义。在最新的文献中,众包被认为是:一个问题解决的工具[2],一种在线分布式问题解决模式和生产模式[3],一种形成开放式协作的学习范式[4],一种新产品研发的资源[5-6]等。
Enrique Estellés-Arolas等[7]通过总结40种不同的众包定义,得到了众包的基本特征:采用公开的方式召集互联网大众;众包任务通常是单个个体难以单独处理的问题;大众通过协作或独立的方式完成任务;是一种分布式的问题解决机制[8]。根据这些特征,本研究将众包定义为是一种公开面向互联网大众的分布式问题解决机制,它通过整合互联网上未知的大众来完成单个个体难以单独完成的复杂任务。
1.2 众包模式
众包模式是在众包实践的基础上,按照不同标准对其进行的详细阐述,并作为众包模式划分的依据。目前,不同学者基于不同众包实践,提出了不同的众包模式。本研究认为,虽然不同学者对众包模式的分类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基于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两个维度,可以将这些分类标准进一步划分为两大类。其中,基于目的的众包模式分类,强调开展众包的目的,关注的是“做什么”的问题。比如,Saxton等[9]基于103个众包网站归纳出9种众包模式,包括中介模式、公民创造媒体模式、软件合作开发、数字产品销售模式、产品设计模式、在线社会筹资模式、用户报告模式、科学项目合作模式以及知识基础构建模式等。而基于过程的众包模式分类,强调开展众包活动的具体过程,关注的是“怎么做”的问题。比如,Afuah等[10]和Zhao等[11]学者都将众包分为竞赛式众包和协作式众包,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参与者之间是否进行协作。
需要指出的是,对众包模式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在众包形式的简单分类上,而应该继续深入挖掘每一种众包模式的基本特征,即识别区分不同众包模式的关键特性以及每一种众包模式的核心要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深入研究每一种众包模式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1.3 众包系统组成及运作过程
Howe[12]在提出众包概念时对众包系统组成也进行了阐述,具体包括三类主体:①发包方,将直接从大众输入中受益的组织称为任务分配者,他们是众包活动的发起者,众包任务作为其主要的“附属品”。②接包方,由个体组成的问题解决群体,他们对众包任务负责并试图提交解决方案作为反馈。③平台,将发包方和接包方联系在一起的中间媒介。
围绕众包的三类主体,很多学者对众包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研究。Howe认为一个典型的众包过程是:①企业确定任务,借助众包平台分发给网络大众,并制定奖励标准(一人获胜还是多人获胜);②大众选择独自完成任务或者协同完成任务;③个体或者团队将成果反馈到众包平台,企业对其质量进行评估[12]。Zhao综合现有文献的相关研究,构建了成分、过程和行动的众包框架[10]。该框架包括3个成分和6个行动,其中在发包方和平台之间,包括提交、验证和奖励三个行动;在接包方和平台之间,包括推送、参与和竞标行动;此外,分配人和提供者之间可能在众包平台之外还有一些直接的联系,比如接包方可能会咨询一些任务的详细内容来支持他们的工作,或者与发包方就要求和奖励进行协商。
虽然不同企业应用众包的形式有所不同,但相同的商业理念会形成类似的模式核心结构。通过分析众多公司应用众包的不同形式,可以提炼出众包的一般工作流程框架。本研究认为,一个完整的众包工作流程框架应该包括3个实体、3个属性以及9个活动,如图1所示。3个实体是指在众包中扮演不同角色的3类参与主体:发包方、众包平台和接包方。在众包过程中,每一个实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附属品”。本研究将每个实体所拥有的“附属品”看作是其在众包活动中的基本属性,其中发包方对应的属性是任务,众包平台对应的属性是众包过程机制,接包方对应的属性是解决方案。在3类主体及其对应属性间涉及9个主要的活动,按照其执行的先后顺序,具体如下:①发包方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确定需要通过众包来完成的任务;②发包方确定完成任务的众包平台,通常有两种选择,可以考虑自建众包平台(比如Threadless公司自建了一个平台汇集T-shirt创意),还可以考虑借助第三方众包平台(如宝洁借助InnoCentive平台发布任务);③发包方将任务发布到众包平台;④众包平台根据任务的特性,确定实施该任务的过程机制,如确定是采用协作模式还是竞赛模式;⑤众包平台将任务推送给接包方;⑥接包方根据自己的参与动机接受任务,并可以根据任务的具体需求与发包方进行协调、咨询;⑦接包方执行任务,搜索问题解决方案,并将其提交到平台;⑧平台对所有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评估;⑨对获胜的个体或者团队进行奖励。
图1 众包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
此外,本研究认为,一个众包系统都至少包含3个实体和3个实体对应的属性,但并不是完全包含上述框架中的9个活动,比如对于商业型组织而已,结果奖励是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但是对于非营利性组织或机构,往往都是无奖励的。又比如,并不是所有众包中,接包方都能够与发包方直接沟通。
很多关于众包的研究都是围绕上述众包系统的3类主体展开的。有的研究主要关注3类主体对应的属性,而有的研究则侧重于3类主体之间的活动。为了明晰众包的研究脉络,本研究将围绕众包系统的3类主体,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
2.1 发包方的相关研究
对发包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采用众包的动机、众包任务属性、发包方行为三个方面。
(1)企业采用众包的动机可分为外部驱动和内部驱动。其中,外部驱动主要来自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压力[13]。经济全球化对企业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企业需要从根本上更加关注知识资源的输入,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知识产品的输出。外部驱动促使企业持续创新并承受着巨大压力,因此需要企业不断寻求新的创新模式,众包就是较为有效的模式之一。然而,企业采用众包的内部驱动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可接受程度等。Sun等[14]通过调研交易型虚拟社区发现,企业可以将以往试错过程中支付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可以准确识别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的新颖度和市场可接受度。Hienerth等[15]通过对比产品用户和产品生产者的创新效率发现,无论在方案数量还是创新时间上,产品用户创新都更具优势。Troye等[16]研究发现,在产品生产结果质量无法明确预测的情况下,采用产品用户生产模式,可以提升顾客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2)众包任务研究主要集中在众包任务类型、任务复杂性等方面。Schenk等[17]认为众包任务类型有常规型、创意型和复杂型三种,其中常规型任务有固定答案且服务质量容易测度,比如数据搜集、创建网站等;创意型任务没有固定答案且服务质量较难测度,比如网站设计、产品设计等;复杂型任务没有固定答案但服务质量较容易测度,比如研发、营销方案等。Nakatsu等[18]根据任务结构、任务独立性以及任务承诺等三个任务维度,将众包分成7种任务情境,并识别出每一种任务情境中能够采用的最适合的众包方法。
(3)在发包方行为方面。Blohm等[19]研究发现,发包企业与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合作,能够帮助发包企业组合具有不同知识和经验的参与者,从而增强参与者反馈的成果质量。Yang等[20]研究发现,发包方对众包结果的反馈,有利于激励参与者更加努力,从而提高成果质量。侯文华等[21]研究发现,发包方与接包方的沟通不会提高提交成果的数量,但是可以增加成果的多样性。
2.2 接包方的相关研究
对接包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参与者动机、参与者属性以参与者及行为三个方面。
(1)目前,对参与者动机研究的文献非常多。总的来说,参与者的动机包括外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大类,其中外部动机是指有形的回报或奖励,如金钱;内在动机是指不包括任何有形的回报或奖励,兴趣、提升能力、享受、社会交往等都可认为是个体参与众包的内在动机。在外部动机方面,很多学者都重点讨论了金钱奖励如何影响参与者的参与行为。Organisciak[22]以13个众包社区为研究对象发现,要吸引大众参与众包,金钱奖励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当其他激励措施无效时,金钱奖励会使接包方更具主动性。Brabham[23]调查了Istockphoto社区中的600多名参与者发现,有机会赚钱是他们参与众包的最主要动机。在内在动机方面,不同学者发现了不同的内在动机。Brabham[24]研究Threadless众包社区发现,提高能力、成为设计师以及对社区的热爱是用户非常重要的参与动因。徐向艺等[25]对问题解答者参与行为的研究发现,获得物质奖励、展现个人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建立人际关系等是问题解答者参与众包的主要动机。
由于作为新型网络社区活动,众包不仅有类似于虚拟社区纯粹兴趣爱好满足的社会性行为,还存在具有经济性的市场交易行为,因此导致个体动机构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参与者往往具有多重参与动机。Lakhani[26]调查Innocentive社区中曾经成功解决科学技术难题的参与者发现,他们当中65.8%的人都取得了博士学位,他们的主要参与动机包括获取酬金和参与的满足感。
(2)对众包参与者属性的研究主要关注个体类型、个体知识、个体经验、个体参与历史等方面。Poetz等[6]对众包中专家和大众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显示,相对于公司内部的专家,大众所提供的创意在利益维度和新颖维度表现较好,而在可行性维度表现相对较差。Frey等[27]研究众包参与者知识如何影响其贡献水平发现,参与者知识多样性对实质性贡献和非实质性贡献都有正向作用。Bayus[28]研究发现先前的众包经验对创意很多和创意很少的参与者都有负面影响,且个体创新与过去的成功呈负相关。Javadi Khasraghi等[29]用参与频率、参与近因、获胜频率、获胜近因、参与时间以及最后参与等维度来刻画参与者的参与历史,并研究了参与历史因素对参与者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大多数参与者的参与历史因素都对其绩效有显著影响。
(3)此外,有极少数的学者还关注了接包方的参与行为。Blohm等[30]研究了众包中参与方的合作行为对众包结果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当参与者之间合作程度很高或者很低时,众包创新度较高。Mo等[31]研究了参与者间的互动行为对众包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者之间的网络结构会影响参与者获胜的可能性。
2.3 众包平台的相关研究
众包平台的主要任务是任务的发布和反馈成果的收集。而现有众包平台的研究主要围绕平台设计和平台机制设计两个方面展开。
(1)在众包平台设计方面,很多研究者围绕众包系统结构设计与页面设计两个方面展开。在众包系统结构设计方面,Hetmank[32]研究了开发一个众包系统需要考虑的设计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贡献管理模块以及工作流管理模块。在页面设计方面,由于页面设计会直接影响参与者的感知,因此如何设计友好的界面来吸引参与者是页面设计的重点。Yang等[20]研究认为,需要控制任务描述的长度,因为任务描述越长时,参与众包人数反而越少。Heer等[33]研究发现,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描述任务,可以直观、完整地向众包参与者展示任务的内容,从而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众包平台机制的研究较为丰富,涉及面较广,主要包括任务分解、任务定价、完成时间设计、任务分配方法、激励机制、成果评估等方面。Kittur[34]研究了复杂任务分解以及解决方案整合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MapReduce的框架。Mason等[35]研究了众包任务的标价问题,研究发现,如果标价过高可以吸引更多参与者,但是并不会提高任务的完成质量,反而会增加成本,同时可能更容易吸引欺诈者来参与任务,导致任务完成质量降低;但是,如果任务标价过低,难以吸引到参与者,导致任务很难及时完成。Ipeirotis[36]对众包任务完成时间的研究发现,如果把“过期时间”设置为12个小时,只有50%的任务可以被完成;如果把“过期时间”设置为7天,大约有90%的任务可以完成。也就是说,任务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100%的完成。同时作者也指出,任务完成时间与很多因素相关,比如价格,参与人数等。Hassan等[37]针对任务分配问题,根据众包参与者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模型化了事实验证、图像对比以及信息提取等三种任务类型,同时评估了作者提出的一种替代和补充方法在这三种任务类型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参与者的能力预测参与者在对应任务中的表现,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将相应的任务分配给最合适的参与者。Stieger等[38]在众包激励机制设计的研究中发现,调动员工完成众包任务积极性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适合的过程激励,从而引导用户参与。Blohm[19]针对众包成果质量评估问题,提出可以从新颖性、灵活性、相关性和全面性四个维度对成果进行评估。
综上,学者们围绕众包主体及其活动开展了很多研究,为深入认识众包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研究,主要基于属性、动机和行为三个角度。不难发现,目前对于接包方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即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参与者行为如何影响众包绩效的提升,其中的主要一个原因在于,参与者及其之间的行为是一种动态交互过程,较难用模型或数据表征。而对于平台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技术方面,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众包平台将在系统设计、网页设计技术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进,不断促进众包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集中在平台机制方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不同平台机制对众包质量的影响,能够为众包活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此外,从众包系统整体角度分析,目前较少有学者研究众包系统的内核和机理,尤其是基于过程建模研究众包过程中的活动对众包绩效的影响。本质上说,众包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因此研究该系统中集体智慧的涌现过程,对于深入理解众包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尽管众包起源于商业,但是其应用却超越了商业,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1)商业情景中的应用。众包起源于商业,因此在商业实践中形成了较多的众包应用。学者们基于对不同众包实践的分析,得到了不同的众包应用分类。Vuculescu等[39]认为,组织可以利用大众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包括评估(比如Amazon,Netflix)、内容创造(比如Threadless)以及问题解决(比如OpenIDEO,InnoCentive)。Zhao等[10]综述了众包的发展现状,将众包功能划分出四种类型,包括设计与研发、测试与评估、创意与咨询、其他。杰夫·豪[40]认为,众包的应用包括预测(比如预测总统竞选)、解决问题(比如InnoCentive就是解决企业问题的专业平台)、汇集创意(比如Threadless能够汇集全球人员的T-shirt设计创意)。此外,有学者研究了众包在翻译中的应用。Aikawa等[41]指出,众包翻译是一个由官方组织或发起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号召广大网民一起参与的翻译活动。曹艺馨[42]对互联网大众翻译模式进行了探讨,辨识了“用户生成翻译”和“众包翻译”的区别和联系,并总结了互联网大众翻译的特点。
(2)计算机领域的应用。近年来,许多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热衷于使用众包来支持他们在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质量评估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比如,McDuff等[43]将众包应用于人类的面部表情数据采集过程中,首次提出采用在线媒体阅读器的形式来收集动态、自然、自发的面部反应数据。Tong等[44]针对现有数据清洗方法计算难度大、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众包的数据清洗系统,主要特征是利用众包发现劣质数据,从而实现对互联网上多版本数据进行清洗。Nowak等[45]提出了采用众包进行图像注解,并深入研究了专家图像注解和众包图像注解对排名系统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专家和非专家的一致性会因为所采用的方法而有所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对排名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并且众包图像注解中的多数表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过滤非专家噪声判断。Alonso等[46]将众包应用到网络搜索结果质量评估方面中,核心思想是利用大众来分析搜索结果是否能够提供用户寻找的信息,同时进一步判断其相关性。
(3)交通领域的应用。目前,有少数学者将众包运用到了交通领域,提出了众包交通监测、众包行程规划、众包配送等一系列概念,为交通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Yang等[47]将众包应用到交通监测中,提出利用大量的个人智能手机收集超大规模感知数据,颠覆了传统的实时路况信息采集技术。Manikonda等[48]等人开发了一套旅行规划生成系统AI-MIX,其思想是使用自动检测的方法提高众包模式所生成的行程规划解的质量。刘雅儒[49]将众包理念引入物流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配送模式——众包配送,将其定义为将原来由企业内部快递员承担的配送任务,转交给企业之外的大众来完成的快递模式。
(4)图书情报领域。受到众包商业模式的启发,有学者探究了众包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众包在图书馆管理、文化遗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Holley[50]基于澳大利亚报纸服务、家谱网站、分布式校对等案例,探究了众包与图书馆的相关性,提出众包在图书馆资源生成和管理中展示出非常有帮助的价值。Ridge[51]认为众包可以为大众参与博物馆工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参与者围绕共同的目标或资源,通过在线协作,可以与文化遗产建立一个深入而有价值的联系。赵宇[52]分析了档案众包的内涵,并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式和“包揽”式的档案众包平台的构建方式。
(5)科研领域的应用。国内学者张九庆[53]首次提出了科研众包概念,即聚集全球科研人员的智慧,协作进行科学研究,共同解决科研难题。由于科研众包提出相对较晚,目前对科研众包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科研众包的内涵探讨。比如,卫垌圻等[54]阐述了科研众包的运行模式、分析了它的优劣势及其产生的影响。庞建刚等[55]对科研众包中参与主体及流程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张绍丽等[56]探讨了科研众包网络创新模式的构成、效用以及实现路径。
综上不难发现,由于众包起源于商业领域,因此商业领域的众包应用研究较为全面。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商业领域中的众包应用研究明显滞后于其实践发展,整体呈现出“实践在先,研究在后”的现状。在其他领域中,计算机领域较早的引入众包思想,较早开展了众包在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在交通、图书情报、科研等其他领域中,众包思想引入相对较晚,导致了这些领域的众包应用研究较为表面,绝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对应用领域的初步描述、优势分析以及应用设想等阶段。
在众包负面问题的研究中,目前学者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知识产权问题。由于中国众包商业模式尚未完全系统成型,知识产权的保护法律体系还存在较大空白,导致众包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矛盾还比较突出。部分企业可能还会因为遭受知识产权问题或者泄露公司机密而放弃采用众包模式。因此,知识产权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关注。Chesbrough[57]在分析开放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由于在知识提供者和企业之间存在一种非契约约束的知识转移行为,使得企业从外界获取知识处于零保护状态,因此知识提供者和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Saxton等[19]认为不同于外包模式,众包模式的优势在于不需要管理和监控复杂的合同流程和第三方公司的工作行为,但是在众包平台上需要设计控制机制,比如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措施、质量控制程序、竞争机制以及托管系统等。Majchrzak等[58]研究指出,当众包赞助商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实体时,参与者往往会被直接通知产生的知识产权归赞助商所有,因为参与者参与众包活动时,就意味着通过放弃知识产权以换取赢得奖品的机会。
(2)道德风险问题。作为众包系统的两大参与主体,发包方和接包方都可能存在欺诈行为,因此可以将众包中的道德风险分为,发包方欺诈和接包方欺诈两类。费友丽等[59]基于猪八戒网站欺诈案件数据,总结归纳出发包方欺诈行为和接包方欺诈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接包方欺诈行为主要包括“涉嫌抄袭”“能力不足”和“一稿多投”三种形式,发包方欺诈行为主要包括“选自己马甲中标”“雇主自己的小号”“雇主盗用我的作品”“雇主拒付赏金”“联系不上雇主”和“雇主迟迟不审标”等形式。Eickhoff等[60]针对接包方作弊问题,将众包的欺骗者定义为那些无法正确回答预先设定的简单任务的参与者,并研究了抵抗欺骗者提交任务的各种方法。庞建刚等[61]针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发包方欺骗行为,从众包社区创新准入制度、方案筛选机制、信用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四个方面出发设计了一套风险管理机制,并且指出发包方是众包社区创新风险的主要来源。
(3)隐私问题。近年来,隐私问题成为众包研究学者关注的一个重点。Schmidt等[62]研究发现,由于参与者接受任务时需要录入个人信息,因此众包任务可能会泄露参与者的个人隐私信息。Kajino等[63]研究也发现,从每个参与者提供的结果中可以推断参与者的个人信息,为了保护参与者的隐私,作者提出,在保护参与者隐私前提下可以帮助发包方真实估计参与者结果质量的潜类别协议。此外,Boutsis等[64]针对移动众包应用泄露参与者位置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移动众包应用的隐私保护框架,该框架可以帮助参与者在控制暴露隐私的条件下加强贡献内容。
综上,不难发现,目前学者们对于众包负面效应的关注仍然较少,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由于众包模式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导致了学者们对众包正面效应的研究较多,而忽视了其潜在的负面问题。尽管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知识所有权问题、发包方和接包方的欺诈行为以及隐私问题等潜在众包问题,但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相关研究较少、已有研究相关程度较低、国内研究存在空缺等问题。比如,在知识所有权的研究中,多数学者以开放式创新探究了知识产权问题,而直接以众包为对象的研究非常少。又比如,国内对参与者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几乎还没有涉及,这将是未来中国学者需要进一步关注的研究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回顾和整理,提出了众包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该理论框架明晰了已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并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研究话题,具体如下:
图2 众包研究的理论框架
(1)众包模式的特征研究。在国内外对众包的研究中,鲜有学者从根本上系统地分析众包模式的特征。目前,尽管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对现有的众包研究做出了贡献,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众包模式,但是不同主线的众包模式研究和实践似乎还没有聚合起来,造成了学术界对众包模式的认知仍不一致。因此,加强对众包模式特征的基础研究,能从根本上加深对众包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对众包模式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明晰了众包模式的特征,有利于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针对每一种众包模式研究其内在机理。比如多数学者将众包定义为一个问题解决工具[2,4],而Brabham[13]基于实际案例将众包进一步细化,提出众包是一种在线分布式问题解决模式和生产模式,即众包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创造内容。因此,学者们可以从集体问题解决和用户内容生成两个视角分别研究众包本质。
(2)众包运作过程及作用机理研究。大多数研究主要围绕众包发包方、接包方和平台3种参与主体的特征、动机以及行为进行研究,很少有研究关注众包的内核和本质,导致了目前对众包内在机理的理论研究还不透彻。组织之所以能够形成和维持,一定程度上源于组织中的群体提供了个体所不具备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特性,即所谓的集体智慧。而在开放式环境下,企业边界变得模糊,互联网集体智慧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众包是利用集体智慧的一种具体形式,因此企业需要关注如何组织和管理众包参与者。而互联网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形式的组织,参与者具有分散性、流动性以及自治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势必造成管理众包平台上的大众与管理企业内部员工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传统企业在实施众包时,必须了解众包的运作机理。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在开放式环境下,企业如何利用众包,组织互联网上的有限理性个体,进行竞争与合作的社会互动,并创造、分享、传播、整合知识,以提高解决企业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
(3)众包参与者的参与行为研究。对大众参与者的研究大多是从动机和属性角度出发,分析参与者个体的内外部动机和个体属性对众包绩效的影响,但较少考虑到参与者参与行为对结果的影响。本质上,企业采用众包解决复杂问题的优势来源于集体智慧,即每个个体基于自身的知识和信息做出决策以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自己的行为也适应于他人的行动,尽管单一的个体拥有有限的知识,且所执行的行动也是非常简单的,但是通过社会互动的群体行为将导致更高的集体智慧的涌现。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微观层面的个体互动方式以及影响个体互动的其他因素,如社会网络结构、信息技术等,对众包绩效的影响。而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最佳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建模方式,不仅能够模拟现存的网络和社会互动,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可能存在的其他智能形式。
(4)非商业情景下的众包应用研究。目前商业情景下的众包应用研究相对丰富,而其他领域中的众包应用研究则相对匮乏,这主要是由于其他领域中众包研究起步较晚所导致的。众包思想之所以被引入到其他领域中,主要还是由于其在商业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其他领域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但是,如何在其他领域中应用众包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后续研究中,深入探讨非商业情景下的众包应用模式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以科研领域的众包应用研究为例,目前科研众包的研究仍处于内涵探讨阶段。众包中哪些模式和机制可以直接应用到科研众包中仍不清楚,科研众包具有哪些具体的应用模式尚待探讨,科研众包对国家科技体制以及政府科技管理的影响也有待深入研究[53]。
(5)众包负面问题研究。尽管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众包的负面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相关研究仍然相对较少。在后续的研究中,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识别众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负面问题,或者众包活动本身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探讨负面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作用机理。此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情境有所差异,因此众包中负面问题的影响效果可能也会存在差异。而中国文化情境对众包中负面问题(比如欺诈行为)的作用效果产生何种影响还有待研究和探索。
[1]WEXLER M N.Reconfiguring the sociology of the crowd:exploring crowdsourc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2011,31(1/2):6-20.
[2]CHIU C M,LIANG T P,TURBAN E.What can crowdsourcing do for decision support?[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4,65:40-49.
[3]BRABHAM D C.Crowdsourcing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cess for planning projects[J].Planning theory,2009,8(3):242-262.
[4]SCHLAGWEIN D,Bjørn-Andersen N.Organizational learning with crowdsourcing:The revelatory case of LEGO[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14,15(11):754.
[5]CHRIS Zhao Y,ZHU Q.Effects of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on participation in crowdsourcing contest:a perspective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4,38(7):896-917.
[6]POETZ M K,SCHREIER M.The value of crowdsourcing:can users really compete with professionals in generating new product idea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2,29(2):245-256.
[8]冯剑红,李国良,冯建华.众包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15(09):1713-1726.
[9]SAXTON G D,OH O,KISHORE R.Rules of crowdsourcing:Models,issues,and systems of control[J].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2013,30(1):2-20.
[10]ZHAO Y,ZHU Q.Evaluation on crowdsourcing research: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14,16(3):417-434.
[11]AFUAH A,TUCCI C L.Crowdsourcing as a solution to distant 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2,37(3):355-375.
[12]HOWE J.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J].Wired magazine,2006,14(6):1-4.
[13]VIVARELLI M.Innovation,employment and skills in advanc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A survey of econom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14,48(1):123-154.
[14]SUN Y,FANG Y,LIM K H.Understanding sustained participation in transact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2,53(1):12-22.
[15]HIENERTH C,VON HIPPEL E,JENSEN M B.User community vs.producer innov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a first empirical study[J].Research policy,2014,43(1):190-201.
[16]TROYE S V,SUPPHELLEN M.Consumer participation in coproduction:“I made it myself”effects on consumers’ sensory perceptions and evaluations of outcome and input product[J].Journal of marketing,2012,76(2):33-46.
[17]SCHENK E,GUITTARD C.Towards a characterization of crowdsourcing practices[J].Journal of Innovation economics & management,2011(1):93-107.
[18]NAKATSU R T,GROSSMAN E B,IACOVOU C L.A taxonomy of crowdsourcing based on task complexity[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14,40(6):823-834.
[19]BLOHM I,RIEDL C,LEIMEISTER J M,et al.Idea evaluation mechanisms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in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ies:Do traders outperform raters?[C]//Proceedings of 3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11.
[20]YANG Y,CHEN P,PAVLOU P.Open innovation:An empirical study of online contests[J].ICIS 2009 proceedings,2009:13.
[21]侯文华,郑海超.众包竞赛——一把开启集体智慧的钥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2]ORGANISCIAK P.Why bother? Examining the motivations of users in large-scale crowd-powered online initiatives[D].University of Alberta,2010.
[23]BRABHAM D C.Moving the crowd at iStockphoto:the composition of the crowd and 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a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J].First Monday,2008,13(6).
[24]BRABHAM D C.Moving the crowd at threadless: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a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J].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 society,2010,13(8):1122-1145.
[25]徐向艺,王桂云.众包竞赛中发布者信誉对参与者行为的影响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2):174-178.
[26]LAKHANI K R,PANETTA J A.The principles of distributed innovation[J].Innovations,2007,2(3):97-112.
[27]FREY K,LÜTHJE C,HAAG S.Whom should firms attract to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s? The role of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moti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11,44(5):397-420.
[28]BAYUS B L.Crowdsourcing new product ideas over time:an analysis of the Dell IdeaStorm community[J].Management science,2013,59(1):226-244.
[29]JAVADI KHASRAGHI H,AGHAIE A.Crowdsourcing contests: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competitors’ participation history on their performance[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4,33(12):1383-1395.
[30]BLOHM I,BRETSCHNEIDER U,LEIMEISTER J M,et al.Does collaboration among participants lead to better ideas in IT-based idea competition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ing and virtual organisations,2011,9(2):106-122.
[31]MO J,ZHENG Z,GENG X.Winning crowdsourcing contests:an analysis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multi-relational networks[J].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y(CIST),Austin,USA.2011:47.
[32]HETMANK L.Components and functions of crowdsourcing system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Wirtschaftsinformatik,2013,4.
[33]HEER J,BOSTOCK M.Crowdsourcing graphical perception:using mechanical turk to assess visualization design[C]//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ACM,2010:203-212.
[34]KITTUR A.Crowdsourcing,collaboration and creativity[J].ACM crossroads,2010,17(2):22-26.
[35]MASON W,WATTS D J.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rowds[J].ACM SigKDD explorations newsletter,2010,11(2):100-108.
[36]IPEIROTIS P G.Analyzing the amazon mechanical turk marketplace[J].XRDS:crossroads,The ACM magazine for students,2010,17(2):16-21.
[37]HASSAN U,CURRY E.A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worker performance in crowdsourcing[C]//Collaborative Computing:Networking,Applications and Worksharing(Collaboratecom),2013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nference on.IEEE,2013:429-437.
[38]STIEGER D,MATZLER K,CHATTERJEE S,et al.Democratizing strategy:how crowdsourcing can be used for strategy dialogue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12,54(4):44-68.
[39]VUCULESCU O,BERGENHOLTZ C.How to solve problems with crowds:A computer-based simulation model[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23(2):121-136.
[40]杰夫·豪.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商业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1]AIKAWA T,YAMAMOTO K,ISAHARA H.The impact of crowdsourcing post-editing with th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framework[M]//Advanc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2:1-10.
[42]曹艺馨.互联网大众翻译模式微探:历史,现时,未来[J].中国翻译,2015,36(5):78-82.
[43]MCDUFF D,KALIOUBY El R,PICARD R.Crowdsourced data collection of facial responses[C]//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odal interfaces.ACM,2011:11-18.
[44]TONG Y,CAO C C,ZHANG C J,et al.Crowdcleaner:data cleaning for multi-version data on the web via crowdsourcing[C]//2014 IEEE 3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IEEE,2014:1182-1185.
[45]NOWAK S,RÜGER S.How reliable are annotations via crowdsourcing:a study about inter-annotator agreement for multi-label image annot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retrieval.ACM,2010:557-566.
[46]ALONSO O,MIZZARO S.Can we get rid of TREC assessors? Using Mechanical Turk for relevance assessment[C]//Proceedings of the SIGIR 2009 Workshop on the Future of IR Evaluation.2009,15:16.
[47]YANG D,XUE G,FANG X,et al.Incentive mechanisms for crowdsensing[J].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2015.
[48]MANIKONDA L,CHAKRABORTI T,De S,et al.AI-MIX:using automated planning to steer human workers towards better crowdsourced plans[C]//Second AAAI Conference on Human Computation and Crowdsourcing.2014.
[49]刘雅儒.众包配送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4):32-33.
[50]HOLLEY R.Crowdsourcing:How and Why should libraries do it?[J].D-Lib magazine,2010,16(3):4.
[51]RIDGE M.From tagging to theorizing:deepening engagement with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crowdsourcing[J].Curator:The museum journal,2013,56(4):435-450.
[52]赵宇.档案众包平台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浙江档案,2016(4):012.
[53]张九庆.科研众包对中国科研活动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5(03):1.
[54]卫垌圻,姜涛,陶斯宇,谢光锋,谭宗颖.科研众包——科研合作的新模式[J].科学管理研究,2015(02):16-19.
[55]庞建刚,刘志迎.科研众包参与主体及流程的特殊性[J].中国科技论坛,2015(12):16-21+32.
[56]张绍丽,郑晓齐.科研众包网络模式创新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科技论坛,2016(09):5-10+44.
[57]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6.
[58]MAJCHRZAK A,MALHOTRA A.Towards an information systems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agenda on crowdsourcing for innovation[J].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13,22(4):257-268.
[59]费友丽,田剑,邓娇.众包竞赛中欺诈行为的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
[60]EICKHOFF C,DE VRIES A P.Increasing cheat robustness of crowdsourcing tasks[J].Information retrieval,2013,16(2):121-137.
[61]庞建刚.众包社区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设计[J].中国软科学,2015(02):183-192.
[62]SCHMIDT L.Crowdsourcing for human subjects research[J].Proceedings of world’s first conference on the future of distributed work.San Francisco,USA,2010:1-7.
[63]KAJINO H,ARAI H,KASHIMA H.Preserving worker privacy in crowdsourcing[J].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2014,28(5-6):1314-1335.
[64]BOUTSIS I,KALOGERAKI V.Location privacy for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s[C]//Proceedings of the 2016 ACM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ACM,2016:694-705.
(责任编辑 刘传忠)
A Literature Review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rowdsourcing Research
Yan Jie1,Liu Renjing1,Liu Han2
(1.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2.Schoo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the definition,mode,elements and workflows of crowdsourcing,and developed a common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crowdsourcing workflows.Then,it reviewed the recent researches on its elements and activities between elements based on the framework,and elaborated the main area of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 and crowdsourcing negative problem.Finally,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rowdsourcing research,and summarized the deficiencies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studies.
Crowdsourcing;Crowdsourcing workflows;Theoretical framework;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Crowdsourcing negative proble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166),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5XGL001)。
2016-09-30
严杰(1990-),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集体智慧、众包。
F27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