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杨 赵雪莹* 刘绪凤 金 岩 刘珂欣 张 燕
(抚顺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0)
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采血的临床效果
徐 杨 赵雪莹* 刘绪凤 金 岩 刘珂欣 张 燕
(抚顺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0)
目的探究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甲组:2016年1~3月,志愿者110例,乙组:2016年4~6月,志愿者110例,对两组志愿者实施静脉留置针与常规采血,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常规采血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常规采血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弃血2 mL后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弃血2 mL后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弃血0.5 mL后血样和常规血样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P>0.05)。结论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具有可行性,但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把含有封管的0.5 mL血液弃掉后再次进行采血。
葡萄糖耐量试验;静脉留置针;采血;临床效果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主要是对疑似糖尿病者进行诊断的关键方法。此种方法在糖尿病可疑,而空腹状态下或者餐后的血糖没达到诊断标准的患者中较适用。常规采血方法要求在180 min内完成5次静脉穿刺,使患者的痛苦与感染概率明显增加[1]。怎样将常规采血方法为患者带来痛苦的问题有效解决,已经成为本领域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最近几年,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的研究较多。但静脉留置针要求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封管,在再次抽血的过程中,2 mL的血液标本中会含有针腔与肝素帽内的0.2 mL封管液,在理论上认为封管液占血液标本量的1/10,可能会使血糖浓度有所稀释,进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直接的影响[2]。本研究探究了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甲组:2016年1~3月,志愿者110例,其中有男性54例,女性56例,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54岁,没有糖尿病史。乙组:2016年4~6月,志愿者110例,其中有男性58例,女性52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51岁,没有糖尿病史。
1.2 方法
1.2.1 材料采选与封管方法。材料:一次性5 mL注射器与静脉采血针、3M透明敷贴、直型外周静脉留置针(2.2GA 1.0)以及0.9%氯化钠溶液等;封管方法:利用脉冲式正压封管法进行操作(也就是通过小压力、持续、推注与旋转的方式将针头退出)。
1.2.2 采集血样。甲组:①静脉置针采血的方法为患者在空腹的前提下,在患者上臂肘静脉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同时,留置并有效固定。扎止血带,对肝素帽进行有效消毒,将一次性采血头皮针端于肝素帽,另一端借助刺透管盖进到真空储血管内,止血带放松,进而将针头拔出。采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抽取5 mL的0.9%氯化钠溶液,实施通过缓冲式正压法进行封管。随后在口服75 g葡萄糖后的0.5、1、2、3 h方法同上,进行分次采血。除了空腹血糖以外,每次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采血:首先抽取2 mL血液留样(包含封管液血样),随后利用另外储血管再次采2 mL血液,留样(弃血2 mL之后留样);②常规采血法。在相同受检人员另一侧上臂肘静脉进行静脉穿刺,采集2 mL的静脉血样。试管上标明姓名、标本号、血样类型以及序号等,有效核对后将其送检,每个受检对象12份血样,总计1320份血样标本。
乙组:①静脉留置针的采血方法同上。除了空腹血糖以外,每次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采血:首先抽取0.5 mL血液留样(包含封管液血样),弃掉不予采用,利用另外储血管再次采2 mL血液,留样(弃血0.5 mL之后留样);②常规采血法同上。试管上标明姓名、标本号、血样类型以及序号等。总计880份标本。
1.2.3 血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血糖进行检测,仪器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X7型)与配套的试剂盒。
1.3 统计学分析:把所有研究数据准确的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血糖水平等计量资料描述为,检验方法为t检验。倘若P<0.05,说明对比数据间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1 甲组:不同采血方法血糖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由表1可知:常规采血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t=27.7888,P<0.05),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常规采血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弃血2 mL后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性(t=0.03470,P>0.05),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弃血2 mL后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t=27.9247,P<0.05),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表1 不同采血方法血糖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
表1 不同采血方法血糖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
项目血样例数血糖(mmol/L)常规采血4408.324±2.150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4404.323±2.121静脉留置针采血(弃血2 mL后血样)4408.319±2.124
2.2 乙组:弃血0.5 mL后血样和常规血样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静脉置针采血(弃血0.5 mL)血糖水平(7.680±1.561)mmol/L,常规采血血糖水平(7.561±1.581)mmol/L,弃血0.5 mL后血样和常规血样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性(t=1.1235,P>0.05),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在临床上,葡萄糖耐量试验是对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标准,但因为常规采血方法要求在180 min内完成5次静脉穿刺,导致部分患者因为疼痛与恐惧心理不愿意接受试验,进而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造成不利影响;频繁穿刺还可能使感染概率明显增加,老年患者与肥胖患者常常由于穿刺导致采血时间延长,进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直接的影响[3-4]。另外,因为反复穿刺采血,患者的精神过度紧张,交感神经出现兴奋的状态,血中的儿茶酚胺显著提高,引发抗胰岛素激素显著增加,对糖耐量试验结果也具有不利影响[5]。
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一次穿刺就可以进行多次采血,操作简便、时间准确,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患者也更乐于接受,但静脉留置针经过0.9%氯化钠溶液正压封管以后,再次抽血的过程中,血液会不会受到稀释,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否有影响,现阶段还没有一致标准。因此,本院分为两组予以研究。甲组结果表明:常规采血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常规采血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弃血2 mL后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表明含有封管液的血氧血糖浓度明显比弃血后血样、常规血样浓度低,所以,在葡萄糖耐量试验静脉留置针采血的过程中,需要将封管液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有效排除;乙组结果表明:弃血0.5 mL后血样和常规血样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P>0.05),表明在葡萄糖耐量试验静脉留置针采血的过程中,将0.5 mL血液弃掉(包含封管液)就不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0.2 mL封管液能够使血样中葡萄糖浓度降低,其作用机制为在肘静脉内血液的流速,降低了静脉留置针套管口位置的压强,降低了葡萄糖向封管液内的渗透作用,导致在葡萄糖耐量试验时间范围内使用与封管液内的葡萄糖浓度失去平衡,因为封管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糖浓度低,使血糖稀释,所以,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具有可行性,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将含有封管的0.5mL血液弃掉后再次进行采血[6]。
总之,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具有可行性,但操作时需要把含有封管的0.5 mL血液弃掉后再次进行采血。
[1] 蔡小玲.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在儿科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4):128-129.
[2] 刘英.无止血带静脉留置针采血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10(3):77-79.
[3] 叶苓,李平,张烨涵,等.使用直式静脉留置针改进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技术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71-72.
[4] 徐向静,徐文.改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温馨提示卡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23):63.
[5] 吴林燕,马海萍.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4):106-107.
[6] 吴剑平,鞠晓云,范乃兵.不同采血方法对大鼠内分泌及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影响[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4,34(5):377-380.
R472
B
1671-8194(2017)20-0162-0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