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提升策略研究

2017-09-02 19:35刘小科吴焱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公共空间策略

刘小科+吴焱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这个电子信息化时代,城市儿童越来越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而患上了如自然缺失症、生物恐惧症等也理疾病,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以西安环城公园部分区段为例,分析儿童活动空间的缺失,并提出一些提升改善策略,以期环城公园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们。

关键词:日常生活;公共空间;儿童空间;西安环城公园;策略

一、公共空间景观

(一)城市公共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味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人们也越来越重要。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在实现生理和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对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人们实现精神追求,享受美好生活的场所,也是帮助人们实现马斯洛需求的重要途径。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居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众的场所,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和宜人的环境,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环境空间之一。

(二)日常生活下的景观

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从日常使用者和步行者的体验出发讨论个体与空间场所的关系,批判了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现代城市主义忽视和否定日常生活空间的观点,她主张关注生活和选择的多样化,创造易于普通人理解和交流的环境。扬·盖尔(Jan Gehl)注重群体或者是个人的平凡角色、甚至是琐碎的日常需求,认为这些日常状况构成了人类生活与城市的主要内容,思考空间对社会交往的潜在影响。

鉴于以上观点,出现了以日常生活为焦点的景观,从微小叙事的视角审视城市公共空间,打破追求精英主义的设计思路,反思当下景观设计片面强调视觉、形式和秩序,远离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体验的设计方式。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和活动为出发点,比如,与人们接触最为频繁的街头绿地、社区公园等,这些公共空间给人们提供参与和体验的场所,并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在人和城市之间建立起友好型关系。

二、空间分析

(一)环城公园简介

1982年7月,陕西省政府倡议建设西安环城公园,得到各界人士的响应和支持,几十万的市民以义务劳动的形式参与了环城公园的建设。随着环城公园的建成,古老的城墙又焕发了活力,为当地人和游客提供了直观了解古代战争的人文景观。依托于西安明城墙的环城公园,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林带的绿化种植,护城河环绕,集娱乐活动、观赏休憩、遗址保护于一体,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对与附近的居民来说,环城公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散步、周末的聚会活动的绝佳场所。

(二)环城公园部分区段公共空间分析

社交活动一般发生在可以交流和交往的空间,如较为开敞的入口空间、广场空间,私密性的小游园空间等。在西安环城公园永宁门—和平门段,公园入口空间设计树阵,在大树下设树池座椅,路人可以驻足休息,居民可以交谈纳凉。树阵的设计不仅将喧闹的城市主干道同城市公园隔离,而且起到从公共空间到半公共空间的过渡作用。公园该区段内景观环绕城墙依次展开,依据地形高差的不同,运用台阶、微地形、挡土墙等形式来处理场地布局,形成收放有致的空间。其间,布置有主题雕塑,枯山水园中园、廊架休息区等,一系列园林景观、雕塑小品等静态环境和滨水建筑相结合,形成大型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三)环城公园内儿童活动空间现状

美国评论家威廉姆·怀特(William H.whyte)曾提出“社会交往中的第三方”,即经过设计的公共空间可以促成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公共空间中有趣的事物周围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人们之间的主动交流甚至是身体的接触,成为社会活动发生的“第三方”。儿童活动空间以及儿童就很可能成为促进社交的“道具”。儿童活动空间周围设置的家长休息区,是家长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等社交性行为的发生场所。

然而西安环城公园内适合各类人群的全民活动区位于城墙西门以南,西南角楼以北的1000米段,经多次調研发现公园内南门—和平门段,明显缺失儿童活动空间。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室外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尤其是适于儿童的户外活动空间普遍减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带孩子来到环城公园娱乐玩耍。公园该区段儿童活动空间的不足,成为影响成人之间交往、儿童成长的限制因素。调研发现儿童活动空间的具体问题如下:

1.缺少娱乐设施,孩童们会自行寻找、创造“玩具”。比如翻越栏杆、攀爬石头、利用台阶挡墙当作滑梯。

2.玩伴不聚集,没有适合的儿童活动场地,致使孩童们三三两两,不利于营造儿童之间相会交流的空间,同时孩子们也失去了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成长,在新事物前探索的机会。

3.出于好奇,儿童会围绕标有“小心雷电”标志的照明设施玩耍,威胁安全的因素就会时常存在。

三、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

(一)儿童活动空间的必要性

在这个电子信息化的时代,孩子们更喜欢在电视机旁观看儿童节目,不愿意与其他儿童一同玩耍;更愿意玩儿手机或者各种电子设备上的游戏,不愿意在公园中奔跑玩乐。儿童与自然的接触及与同龄人的接触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儿童户外空间的缺失。

儿童喜爱在自然中游戏的,只是当前儿童游戏空间趋于室内化,与自然的隔离使儿童缺少身体及心灵的感知,容易受到抑制,出现学习障碍及感知能力弱化。事实上,接触自然元素的游戏活动在儿童的成长期是不可或缺的。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査德.洛夫(Richard.Louv)在2010年出版的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指出美国的儿童己经遂渐患上"自然缺失症"。相关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全面的促进作用,包括有益身心健康、培养学习兴趣和爱好、积极的环境价值观念、优秀的认知能力等。

(二)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endprint

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千篇一律的游戏设施如滑梯、沙坑等可能已经习以为常,孩子们天生”喜新厌旧”,这些司空见惯的游戏设施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就会影响孩子们对户外活动的兴趣,因此就缺少了与同龄人交流互动的机会;精英主义领导的集中式、快餐式的游乐场如迪士尼、欢乐谷等,剥夺了儿童发现自然,获得快乐的机会,而且游乐场地不等于儿童活动场地。因此,在做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时,应重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从日常生活景观的视角出发,适当的返朴,让孩子在纯粹的户外环境中归真,在自然生活中探索,成长。

对于西安环城公园永宁门-和平门段来说,丰富的景观节点串联起公园,空间、植物配置合理,道路及铺装与城墙风格相统一。考虑低成本景观设计的理念,在既有的客观条件下可以对节点进行适当改善,景观提升策略的研究可从如下方面考虑:

1.增加感知体验区

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通过大量的试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 是通过视觉,11% 是通过听觉。由此可知,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对学习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儿童活动空间增设体验感知活动有益于儿童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具体的感知体验可以通过材料的运用来实现:软与硬、轻与重、粗糙与光滑、干燥与潮湿……将这些因素运用在儿童游戏场地,会使儿童的興趣大增。对公园内植物进行认知区分类,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五颜六色的花卉等都会有助于儿童的自然体验与学习。

2.组织小型活动

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主题性小活动,吸引儿童与家长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感情,还能在活动中结识更多的伙伴,学习更多的知识,增加生活技能。比如,每周六下午孩子们在合适的场地进行手工制作,以废弃材料的创新利用为主题。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获得乐趣,还能提高创新能力,对废弃材料、重新利用、低碳节约等理念也会有切身的体会。

3.传统文化的再现

民间儿童游戏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可谓是新鲜感十足。在儿童空间中设计传统的民间游戏,不仅能够给儿童带来新鲜的快乐体验,还能把家长带回童年的回忆,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也可以得以传承和发展。如在较大面积的开敞空间,可以在铺装上用白灰绘出“跳房子”游戏,白色与城墙及铺装的青灰色相协调,有了孩童的欢跳,空间就会焕发出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小朋友玩耍。在这样简单而又不失活力的场地中,孩子们体验快乐,获得友谊,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没有明显的危险因素,家长们也会相对放心。

四、结语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关乎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基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则,对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儿童游戏场地建设应有所重视。户外活动空间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及体魄的强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设计合理的户外活动场地对儿童的户外活动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为城市儿童营造一个布局更加合理、设施更加完善、更加贴近生活的户外游戏空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彦芝,巍薇.基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J].规划师,2011,(04):44-51.

[2][英]杰弗瑞·杰里柯,苏珊·杰里柯.图解人类景观[M].刘滨谊主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3][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方咸孚,李雄飞,王全德等.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唐莉英.城市儿童游戏场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6]刘冰颖.城市儿童游戏和游戏活动空间的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7]詹燕.城市开放空间中儿童游戏场所规划设计探析[D].重庆大学,2005.

[8]毛华松,詹燕.关注城市公共场所中的儿童活动空间[J].中国园林,2005,(09).

[9]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公共空间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