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的演进及测度

2017-09-01 18:17熊淑萍
老区建设 2017年10期
关键词:测度农民工影响因素

[提 要]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必然进程。然而,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转化过程中,仍存在着主客观的制约因素,应在政策落实、农民工素质的提升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加快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测度;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熊淑萍(1969—),女,南昌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江西南昌 330044)

[基金项目]2015年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重点项目“江西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提升的测度与阐释”(GJJ151167)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及进程

农民工指的是户口在农村,而在城镇中进行不属于农业的其他行业的收入获取行为,在每个行业基本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国家最新出台的一些文件当中,对农民工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群以外出劳作为手段,获取资金的劳动人员,是在改革开放提出以后由农村向城市发展转变的大军,是现如今各个行业劳动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部分”[1]。在既往的国家文件中也对农民工问题提出了解释:由于农民工的户口都在农村,却要在城镇进行劳作,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导致农村劳动力偏少,缺乏城镇户口,也导致了农民工在城镇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便。

为了研究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一些相关的参考意见,比较突出的包括两点“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化改变”和“城乡户口类型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改变”主要是让在农村没有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进行城市化改造,让他们学会掌握城市化生活的节奏,融入城市发展当中,在城市进行非农业化的工作;而“城乡户口类型改变”主要是从居民户口身份方面揭掉“农村户口”标签,享受和城镇户口同等待遇,享受城镇户口的福利保障。两种方式有些国家已经取到了良好的成效,也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共同发展的效果,对于我国来说,采取的基本行政措施就是城乡分治的形式,城镇化发展的速度稍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竞争力,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就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数量增加,逐步向城市转变。

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市民化受到制约的主体原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障碍有以下几点原因:农民工自身认知水平不高,没有相应层次的文化水平来适应城市生活,导致他们的城市归属感不强;城市居民对农民工还是采取排斥的心态,某种程度上影响农民工与市民的融洽关系;政府的政策还是偏向于城市主体利益,对处于弱势的农民工扶持力度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农民工市民化速度延缓。

2.农民工市民化演进制约因素分析

城市化进程发展就是农民工逐渐向市民化演进,然而这一速度缓慢,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民工自身因素,城市户籍制度因素,社会福利制度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城市户籍制度因素,这一情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影响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影响城市化的顺利进行。将“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态势提高到较高水准已经成为现今社会主要的发展目标”[2],而农民工身份确认的滞后也会影响到上述发展目标实现的进度。农民工自身因素主要有守旧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社交网络,城市的制度情况等。

(1)守旧的思维方式和政府的安排让农民工产生对市民化的排斥心理

虽然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增长了不少见识,不再像以前那样封闭,且获得了全新的现代化主流意识。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的思维方式,他们仍然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只是抱着一种路人的心态,不容易与城市生活相接轨。此外,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中,希望更多的农民工来参与城市建设,但由于相关措施制定的滞后,造成农民工与市民待遇的差异。由于两种情况迟迟得不到转变,所以拖延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延缓了现代化的步伐。

(2)农民工的文化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市民化

调查表明,农民工文化水平低而且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成为限制市民化的主要因素。这就导致了农民工只能从事一些劳作量大,体力为主的工作,这种由于农民工本身性质导致他们工作选择的限制,即只能在劳动性或服务性行业工作,这就使得他们的社交网络得不到拓宽和发展,始终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面,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3)制度问题限制了农民工市民化

制度因素包含了很多方面,例如: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这些都对市民化的进程造成了阻碍,只有改善制度才能加快市民化的进程,使农民工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

(4)组织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农民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至今仍未出台相应政策约束其行为,而且农民工的利益是被弱化的存在,不受到各界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团体保护,一定程度上缺乏自我保障的能力。这就会在某些方面削弱农民工的归属感,导致对自己在城市生活认同的差异,阻碍了市民化的发展。

政府对农民工采取的态度,往往关系着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影响着市民化的进程。为了加快市民化的步伐,提升城市一体化速度,黨中央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给予农民工相应的福利制度。但是,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自身效益,会采用有利于自身的政策。

三、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民工市民化进度测度的关系

从当前情况看,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程度还不容乐观,农民工与城市之间交流仅限于付出劳动力与收取回报的方面,其他方面的联系还不够,尤其是城市人口享受的福利农民工是不能享受的,这就是所谓“经济接纳、社会拒入”的具体体现。相关人员通过社会现状的观察,也得出了类似的看法。例如,在某一城市农民工家庭的调查中,农民工家庭的生活现状已经逐渐发生转变,思想态度也在逐渐变化,然而,由于农村人口的收入情况偏低,影响了他们与城市人口之间的交流,凸显农村与城市的矛盾,造成城市化进程受到阻碍。还有一份农民工的调查报告,主要为农民工返乡或留在城镇发展的心态问题,结果显示了多个方面问题。endprint

调查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想留在城市发展,女性比男性更对城市生活向往,而离乡多年的人想要回家的愿望更高,农民工是否接受城市户口取决于自己婚姻现状还有举家搬迁的生活。在当今时代,新生代农民工显然需要更多的安全感,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有所不同,内心一直在渴望能有一个更加稳定的环境生存,希望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有专家认为,现在农民工正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的状况,所谓半城市化就是指农民工并没有真正融合到城市化的生活中,或者说融合的不够彻底;还有专家指出这种现象是虚城市化现象,农民工不能在城市中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难以得到相应的福利,成为徘徊于城市户籍制度之外的身份,缺乏相应的归属感。根据这种不完全城市化的具体表现,说明农民工虽然经过进城务工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其本质上并没有得到居住所在地的认可,不能完全的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对现今时代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弊端。同时,不完全城市化的现象,还造成了农民工的医保问题,农村留守问题,资源浪费问题,阻碍了社会进程的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把农民工融入到城市化发展的大潮中,享受城市福利。

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3]。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5、1.5、0.5和0.6个百分点。

农民工市民化进度测度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农民工市民化的实际情况,收集精确数据进行分析,并把不同地域的农民工市民化整合分析。找到适合的方法策略做出正确结论。

四、进行市民化进度测度的具体途径

1.实践探究

(1)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上,应改变传统意识,深入思考市民化的可行性,注重农民工思想态度的转变,优化城市管理措施。而农民工自身也要加以改变,加强自身修养,注重文化水准的提高,逐渐融入到城市化当中。

(2)纵观时代的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对历史相关事件做出思考,体会他们的解决方式,去其精华,弃其糟粕,研究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借鉴一些好的思路,开放性思考,努力克服农民工市民化的弊端。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综合当前体制问题进行分析。把农民工工作情况和流动城市情况进行统计,在探究过程中采用证据分析,理论结合的方式。分析农民工打工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为农民工市民化做铺垫。

2.技术路线

思考研究的目的和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对收集情况进行理论分析,确立研究结果,得出农民工工作生活现状,对典型的状况深入分析,得出相应的对策,实施过程中进行观察,如果仍然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

3.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有学者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却受到了制度和社会交际等情况的影响”[4];农民工自身素质包括农民工的文化水准,守旧的思想观念,较小的社交网络等。而政府和市民对农民工的态度也影响着农民工的素质提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人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即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旨在于解决城乡矛盾,消除不平等对待,市民与农民工一视同仁,从心理上转变农民工的看法,从而融入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

在资料的收集中,一些对农民工问题不合理的意见和看法,就“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而言,应包括生存职业、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四个层面的涵义:即“农民工职业由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转变成正规就业的非农产业工人,社会身份由农民转变成市民,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城市化”[5]。

第一,通过对农民工问题的探究,有学者总结出发展工业化进程是影响农民工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而且这些目标的实现也受到农民工劳动力的制约;农民工要融入发展的步伐当中,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形成新的社会观念,加快价值观的进步;同时也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城市管理制度中农民工的政策补充,市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得不到认可,缺乏相应的理解;作为应对的方案应有相关的管理条款,消除市民对农民工的歧视观念,增进双方之间的交流。

第二,在解决农民工问题政策与实施标准的差异上,相关部门没有足够重视,或者说只是注重条文的发布,没有考虑农民工政策的实施效果。故需加强管理政策与实施行动之间的对接,明确正确的思想和引导,健全管理与实施间的统一。

第三,在面对农民工问题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内在分化状况,而往往视为整体。对于农民工不同性质的研究一般只考虑留守问题,忽略了不同的乡村环境,不同的城市生活的差异情况,这是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巨大失误,故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下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深入对农民工的了解,深入他们中间做出不同的思考,这是研究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四,对农民工问题的探索较为笼统,难以全面认识农民工的大体水平,造成了对农民工认识的不同,造成研究结果差异。有一些学者只是从大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没有深入具体步骤中,给政策的实施带来困难,缺乏可行性。由于各个城市之间存在着差距,面临的困难也不尽相同,关键要落到实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对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状况做出明确判断,才能制定合理政策。

4.项目创新点及特色

(1)政策的制定应站在农民工的角度来考虑,将真正的利益返还农民工,传统的视角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实际,要用真正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明确正确导向。

(2)解决农民工问题要落到实处,不能只是理论方面的认知,更多的是具体实践中感知,确立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步骤,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3)完善农民工的管理制度,保护农民工的利益,促进市民与农民工利益对等。

(4)消除或减少農民工对城市生活的消极心态,放宽农民工的政策,缩小市民与其差距,推进农民工融入社会生活的工作。

五、结语

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然进程,所以实现这个目标尤为重要。城市管理者要加强对农民工管理政策的落实,积极参与改善农民工利益。农民工同样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城市生活抱有积极心态,努力参与到城市发展建设中去。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减小其与市民的各项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为小康社会实现打下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1.

[2]李长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3]谭崇台,马绵远.农民工市民化:历史、难点与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

[4]周密,张广胜,黄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J].农业技术经济,2012,(1).

[5]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5).

[责任编辑:朱晨光]endprint

猜你喜欢
测度农民工影响因素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N)模糊积分的Chebyshev型不等式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