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市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

2017-09-01 17:11张馨丹
课外语文·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堂参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张馨丹

【摘要】初中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爱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根据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现状,提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通过对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行为的研究,有利于使学生通过个性的阅读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现状及原因

(一)现状

我在这次调查当中选择了YJ市第六中学八年级五个班,并根据调查现状进行了分析。

1.初中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有55%的学生认为课内现代文教学并不是很吸引他们,有46%的学生课外阅读愿望并不是发自内心的主观想要阅读。

2.初中生对课内现代文阅读的重视程度。学生对现代文阅读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并且有63%的同学认为不重视课内现代文阅读的原因,一方面是老师讲解的内容不是考试中必考内容,另一方面学生认为课堂阅读分析与实际运用脱节。

3.初中生对现代文阅读的习惯。大多数学生阅读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之后不会再反复感受其中的韵味而将书搁置在一旁。

(二)原因分析

1.学生层面。(1)学生忽视语文現代文阅读。学生忽视语文阅读对于他们精神的陶冶、世界观的建立、人格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只追求功利性的分数。(2)学生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课堂上表达自己想法的人远远少于不发表意见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并不想被看作异类,因此参与课堂学习行为的学生少之又少。这种害怕说错成为同学笑柄或者害怕与老师思路不相符得不到老师认可的心理,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有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较弱,普遍会表现出理解不畅、思路不清晰的状况。学生在平时阅读过程中缺乏积累和做批注的习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只是走马观花不进行细致地品味。

2.教师层面。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枯燥,达不到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教师应确立自身的“偶像”形象,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教师的行为模式进行效仿活动,从而达到模仿学习的效果,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行为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导入语要引人入胜。如在讲《桥之美》这一课中,我建议采用展示世界著名大桥的方式进行导入。学生在这里感受到了人类的智慧,也感受到了桥的魅力,使学生眼前一亮。在讲《背影》这一课中,学生可回忆和父亲之间记忆犹新的事。学生的回答将会同时引发未回答学生的共鸣,并产生热烈的讨论。但是在导入过程中切记不要过长,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的思维尽快回到文本的解读思考过程中。

(二)关注有效提问策略,提高学生主体性

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提高学生主体性呢?首先,提问要循序渐进。如《中国石拱桥》这一文章的讲述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在讲解文本之前先向学生介绍关于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接下来再向学生提出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接着教师再提问:“文本在逻辑上又是遵循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呢?”这样由简入难,环环相扣的提问,让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更有方法。

其次,提问要有目的性。如《桥之美》,教师可问:“请根据文章中所举的例子赏析桥之美。”这样,学生就会结合文本例子进行分析。学生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使学生自信倍增,主动参与课堂的意愿将会更加强烈。

第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可以用点名的方式让不积极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先给予这样的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提高自信心,最终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

(三)全方位评价学生,避免成绩一刀切

在评价中,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应加强学生和学生互评,学生在得到同伴认可时会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也会思考自己身上的不足,进而激发提高自身阅读素养的欲望。在学生互评阶段,学生对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教师和学生协商确定,教师要将对学生三维目标达成度评价放入评价标准。

教师还要注意评价的过程性。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由浅入深,对文本欣赏的层次由单一的词句赏析到结合具体时代背景对作品情感的表达,并加入自己独特的理解,这都是过程性评价应该涉及的。

(四)改善学生阅读习惯,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摘抄过程,是机械性积累,缺乏分析的过程。

如何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可以在每周末都让学生做一次赏析,如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师在课堂上选出一些有独特见解或分析比较深刻的赏析在课上进行交流。每个学生在作业中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使学生的阅读鉴赏更具个性化,学生能够更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学习完一篇有代表性的课文后,在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写篇作文,以达到学生创造性表达的目的。如《台阶》一文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可以让学生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写一个人,在自习课时间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交流写作成果,提高学生将阅读转化为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陈霞.语文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7.

[3]阳丽涓.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杨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5]彭江.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参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生活化情景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程度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文化对英语课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