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工具,具有快捷、方便、及时、零资费等优势,深受80后、90后的欢迎。正因为如此,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都建了微信群,我班也不例外。刚建群的那段时间里,家长们有点拘谨,不知道说些什么。有一次,晨晨妈妈在群里发了一张孩子在园户外运动时脸上摔破了皮的图片,下面还配了文字:“心痛,孩子的脸!”紧接着,便有部分家长跟帖,说自己的孩子以前也有这样那样的小伤,微信群一下子变成了诉苦大会。其实,这件事我已经向家长耐心解释了,但晨晨妈妈还是在群里发了图片。这引起了家长们各种联想。红红爸爸竟然提到了前段时间我们当地某中学有一个孩子跳楼的事件,他说“孩子跳楼是因为老师找学生谈话,老师的目的是吃、拿、要,最讨厌这种老师”。其实孩子跳楼的原因很复杂,红红爸爸把这个原因全部归结在老师身上,这种偏执的思维充满了负能量,也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家长发的图片和信息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對教师这份职业的不尊重,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没有和我们达成共识。他们完全误解了微信群的功用,尽管老师一再强调,建群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和家长联系,探讨科学育儿知识,实现家园共育。但有的家长不是装聋作哑,就是固执己见。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个群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怎样扭转这种局面,转变家长的思想呢?
1.发现问题,及时回应。
晨晨妈妈发布的图片和信息让家长和老师看了都不舒服,我们再次耐心地进行了解释。我这样回应道:“晨晨妈妈,孩子脸上磕破了皮,我的心里也非常难过,真希望摔倒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但我相信您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只要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磕磕碰碰的事儿,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知道摔倒了应该做些什么,引导孩子如何避免这些事情,如何注意安全,请您和我们一起来努力,行吗?”晨晨妈妈没有回应,但第二天早上主动来和我们进行交流,态度也有了转变。对于红红爸爸,我也进行了回应:“您在关注孩子跳楼事件,说明您重视教育,真好!孩子为什么跳楼,目前还不清楚,我们不能想象着把原因全部归结在老师身上。诚然,现在社会上对老师存在一些偏见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许多老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就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成就了许多孩子。不要求您为老师点赞,只希望您能理解。”这时红红妈妈在群里回话:“爸爸刚才的发言有失偏颇,请谅解,老师确实很辛苦,我们都能看得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自此,红红爸爸再未发过此类信息。经过这两件事后,有些家长在群里发信息时就比较慎重了,他们会考虑什么事情在群里说合适,什么事情和老师私聊合适。慢慢地,一些负面的信息少了,微信群的局面开始扭转,往好的方向发展。
2.发布随笔,改变观念。
我班的留守儿童比较多,我就常常把班级动态,活动照片,一些随笔,发布到微信群里,让家长们看看,了解活动的意义,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改变不良的教育行为。有的爸爸妈妈只顾着自己玩,很少陪伴孩子,在外地的偶尔回来一次,把时间都给了朋友,我便记录了和孩子的一次谈话《感动一刻》,引导家长多陪伴孩子,珍惜和孩子的每一刻。随笔里写道:“当我描述这世界的美好时,子峰的泪夺眶而出,说‘老师,我被你感动了。如果您经常陪伴孩子,有一天,当你和孩子对话时,孩子会被你感动,你亦被孩子感动。”诗雨奶奶常常托别人接送孩子,我们多次劝说无效。有一天早上,所托之人忘记拉着孩子的手送孩子上学,孩子自己不注意撞到了电瓶车,幸好没有大碍。于是我写了《安全一刻》随笔,讲述了诗雨的事情,又讲述了我的侄子因过马路时没注意被车子撞伤导致终身残疾的事情,提醒所有的家长陪同孩子做好安全平台作业,尽量自己接送孩子,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小羽妈妈因为女儿和几个男孩子坐在一起,就要求调位,说和男孩子不熟,要跟好朋友坐在一起。我和妈妈交流,如果孩子之间不熟悉,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交往的技能,鼓励幼儿主动结识新朋友。小羽妈妈不认可我的说法,怏怏不乐地走了。于是,我写了随笔《放开你的手》,请家长学会放手,要学做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过了几天,小羽妈妈态度明显好多了,她说:“小羽认识了新朋友,真好!”针对班上的一些现象,及时写些随笔,让家长从现象里找到教育的起点,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确实有效。每次的随笔都有好多家长点赞,有的还会留言,说说自己的想法。点赞和留言都表示对我随笔里观点的认同,同时对我的文笔及工作的用心程度表示认可,有了认同和认可,观念改变还会远吗?我相信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3.倾诉心声,引起共鸣。
偶然的一次,我组织孩子洗手时,聪聪跟我聊起了爸爸,说爸爸整天看手机或玩电脑游戏。聪聪的话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谈起自己的父母,大都说爸爸妈妈喜欢玩手机。我灵机一动,何不将孩子们的心声采用语音的方式发到微信群里,让家长朋友们听听,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聪聪对着手机大声说:“爸爸,你为什么天天玩手机,难道手机比我还要重要?”子轩说:“妈妈,不要发自拍了,对眼睛不好。”源源说:“妈妈,不玩手机,多陪我玩玩。”大多数孩子的愿望是,请爸爸妈妈放下手机,多和他们玩。语音发到群里,家长们反应很快,都表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把时间留给孩子。晚上,我写了一段话发在群里:“聪聪说得多好啊!难道手机比我还要重要?这个反问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相信家长朋友们一定有同感。如果感觉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真是欠缺了什么,那就尽快调整自己的行为,向优秀的家长学习,和我们一起探讨育儿问题,在家园配合方面达成共识。下个月我们将继续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心声,如果孩子的心声没变,就说明您可能还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做任何改变。如果不默默耕耘,就想静待花开,怎么可能呢?如果自己不好好教育孩子,那就等着别人来替您教育孩子,到时您愿意吗?我相信您一定会做出改变的。”孩子的心声和我的心声一定引起了家长的共鸣,当我再次和孩子们聊天时,说爸爸妈妈玩手机的人数逐渐减少了,我们的家长真的在努力,这一变化让我着实高兴了好久。
随着和家长相处时间的增加,再加上微信群的经营,家长们特别是一些奶奶,对我的工作逐渐表示肯定和鼓励,夸我是个用心的老师,对孩子取得的进步向我表示由衷的感谢!从他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信任,看到了尊重,看到了友善与理解。微信群里的对话让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我们达成一致,我们彼此握手,肩并肩走在了一起。
早期教育(家庭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