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珺
老师您好,我女儿6岁,是个个性较强、比较独立的小姑娘。不过同时,她也比较难“管教”,不太听从周围成人的意见,常常我行我素,比如带她去游泳,泳池里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因为刚学游泳只能在浅水区,我反复强调让她不能超出分界线,但她总是若无其事地游到深水区去。上课了,老师提醒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事情投入课堂活动,她手里拿着喜欢看的书不肯放下。这样的情况很多,每次我都要反复要求,甚至发脾气,她才很不情愿也很不高共地被迫服从。有时我设置惩罚措施,她总是又哭又闹、情绪激动地为自己辩解,不肯接受惩罚,最后弄得我筋疲力尽,不了了之。请教老师,对于这样的孩子,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什么?
王老师解析:
家长朋友:
看到您对女儿的描述,尤其是“她总是若无其事地游到深水区去”,我不禁笑了出来,不由地感慨:“原来你是这样的小姑娘啊!”您可能会觉得困惑,是的,我非但不觉得头疼,反而觉得您的女儿很有趣呢。
不知道您是否带女儿读过儿童文学大师林格伦女士的经典作品《长袜子皮皮》。这部作品讲一位小姑娘皮皮,她一个人住在一栋小房子里,生活完全自理,富得像一位财神,壮得像一匹马。她所做的一切几乎都违背成年人的意志,不去学校上学,满嘴的瞎话,与警察开玩笑,戏弄流浪汉。她花钱买一大堆糖果,分发给所有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小姑娘,却很自然地成了孩子们的偶像。她的不同寻常、极富个性、充满力量、离奇幽默,不仅让孩子们痴迷,也吸引了很多成人的喜爱。
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故事呢?是因为从您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些许紧张和焦虑,所以希望能与您一起重新看一看您家这个有点像“皮皮”的小姑娘。
一、阅读我们的孩子
您提到女儿个性强、难于管教、我行我素,似乎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些任性的、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孩子。让我大胆揣测一下,您期待的孩子应该是乖巧的、听话的、柔软的“小棉袄”吧?这当然无可厚非,温暖的“小棉袄”没有人会不喜欢。可是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想一想就真是无聊到恐怖。那么,首先恭喜您,您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尽管有时她会逼得你抓狂,但同时她也具备这些特点:她坚定果敢而不怯懦退缩,她乐于思考而不愿被安排,她对待喜欢做的事情热情投入,她充满好奇、能言善辩,她可能会不达目的不罢休,她也许还会有点小“狡猾”……她一定让你又爱又恨。虽然能够供我推测的根据实在太少,但您一定可以发现更多,这个重新阅读的过程,会不会让您微笑并感恩“我拥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呢?
关于“深水区”,我有过类似的经历。父母们恐吓孩子们千万不可以去深水区,但这反倒让我们觉得能够征服深水区是一件很酷的事儿,纷纷背着大人、壮着胆子游到深水区。我深刻地记得自己一个“跳冰棍”跳进池水最深的部位,双脚碰到池底,最深处的池底因为罕有人至略带腻滑,周围池水光线很暗,而抬头看水面又距离那么遥远,瞬间恐惧在心里炸裂开。经过“漫长”的努力,浮出水面之后,我庆幸又自豪地面带着“小菜一碟”的表情,潇洒地甩甩头,但从此便对深水区满怀敬畏。
这样的体验并不可取,想说明的是孩子的任何经验都要建立在一定的亲身感受的基础上。生活中,我们说了那么多“不许”“不要”“不可以”,而这对于您的孩子来说也许不但不会被吓住,反倒把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得一发不可收拾。就拿游泳这件事儿来说,或许我们可以让她知道为什么不可以,甚至带她一起去感受一下深水区有多么深,并且让她牢记如果你真的想去一定要让我陪你一起,这比简单的指令更有效。
二、倾听我们的孩子
如果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世界。美国哲学家马修斯搜集到一个6岁男孩伊恩的故事:伊恩正在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这时家里来了客人。客人的三个孩子不与伊恩商量就转换上他们想看的节目,伊恩看不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很不高兴。妈妈对他说:“不要哭丧着脸。让三个人快乐总比让一个人快乐好。”伊恩想了一会儿说:“为什么三个人自私比一个人自私好呢?”
相信所有人看到这个故事,都会为之惊讶、赞叹、沉思。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往往认为各方面水平都高于孩子,因而觉得自己说的都是“为了你好”,其实并不尽然。亲子关系始于血缘,看似牢不可破,而现实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却比比皆是。任何教育都应该建立在良好的感情关系上,基于家长权威和盲目顺从的教育,是有缺陷的。不仅孩子需要逐渐学会换位思考,成人更应该学着从孩子的角度,真诚地倾听孩子的想法,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进行交流,唤起孩子的爱恋和对规则的接受。
这位小姑娘的妈妈,您提到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听从指挥,生活中也经常如此,迫使您不得不“反复要求”“甚至发脾气”才能艰难地达成要求。我认为这可能是家庭教育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当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多且细,还总在同一问题上反复强调,就会令孩子从接受到不耐烦进而到反感。然后面对同一情境,孩子会不自觉地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我行我素”“充耳不闻”。这时,家长会觉得孩子没有接收到自己的信息是因为“讲得还不够”“说得还不透”,于是乎增加在一个问题上“死磕”的程度,但往往情况不会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亲子双方都陷入让人心累的恶性循环,以至于最后变成放任不管不行,而管起来又遭遇孩子强烈抵触,左右为难。
針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抓大放小。在一段时间内,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要求,不宜事无巨细,凡事都要说上一说;本着一个问题只说一次的原则,不简单重复,即使同一问题反复出现,也要尽可能换个方式,换个角度。第二,正面引导。将“你不要怎样做”变为“你可以怎样做”,并对孩子任何良好的表现给予鼓励,鼓励宜以精神奖励为主,如表扬、游戏、陪伴、主动权等。正向强化的效果好于惩罚,而对于年幼儿童,尤其要慎用惩罚,如若对惩罚的方式、强度、后续处理等把握不好,易产生不利作用。第三,情感维护。家庭教育比起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更强调情感的参与和维系。学会倾听,是建立情感温暖型的教养关系的第一步。从孩子的真实需要出发,适当满足,积极引导。
三、追寻我们的孩子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愿意按照成人的指令行事,我们很容易觉得孩子是“不听话”。产生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有些父母觉得跟孩子说再多,他也不能明白,认为既然是为了孩子好,直接去做就可以了,孩子以后会明白,或者父母工作繁忙,觉得没办法慢慢来。那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孩子和我们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要让孩子自己追寻自我的底线和原则,而不是父母把自己的原则强加于儿童。这样的过程既是儿童追寻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追寻儿童的足迹,共同成长的过程。
如您所说孩子的个性较强,那更表明她不太适合直接指令的方式,而需要平等的交流,共同地追寻与建构一个舒适的相处模式和原则。在阅读与倾听孩子的基础上,找寻恰当的处理方法,不一定是孩子遵从父母或父母顺从孩子。比如孩子不愿结束手头的活动,先要思考要求的事情是不是现在必须做?如果是,比如看电视距离太近,那应该明确原则。如果有一定的余地,比如应该去睡觉了,那可以跟孩子商定,比如五分钟之后结束,让她有一个心理准备。如果可做可不做,那就应该让孩子做她更想做的事情,不要打断她。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坚持性差,这恰恰和周围成人时常因为自己的需要和判断,而粗暴打断孩子有很大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比如五分钟到了,孩子没有如约结束,首先可以提醒孩子时间到了,如果孩子有所反应,就应该立即表扬“我一提醒,你就立即停下了,你很遵守承诺”,为以后制定规则打下良好基础。如果孩子仍没有行动,还可以进一步主动提出,那我来帮你一起收拾吧,带领、促使他遵守约定。如果所有尝试都不见效,那可以采用小惩罚,例如今晚的睡前故事,我要少讲一个(注意在第一次实施的时候不是干脆不讲),还可以推迟或取消原定要满足他的愿望(促使孩子换位思考),等等。这个过程一定不会顺利,还会出现反复,家长需坚持小步走,切忌想起来就管一管,想要一步到位,然后因为困难太大,又轻易放弃。如果是这样,不如不管。不但对解决问题无益,还变相暗示孩子只要哭闹,父母就会妥协退让,后果可想而知。
每当有家长朋友就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问题寻求帮助的时候,一方面我能够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尽我所能地提供参考性建议;而另一方面,我也总有“盲人摸象”的忐忑感,或是担心因无法还原真实情况产生偏差,或是担心建议不够“药到病除”,不能解家长们的燃眉之急。然而,我真正想說的是,教育不是看病抓药,更不可能担保药到病除,事实证明,局部的“病症”往往是整体“病症”的体现,任何一个孩子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都是生活中点滴的累积和演变。换言之,如果整体没有变革,针对局部所做的种种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唯一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读懂孩子,倾听孩子,和孩子一起生活。
早期教育(家庭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