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2017-09-01 06:56陶章华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效对策

陶章华

【摘要】:首先对现阶段呼图壁水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层面上的意义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并以此为基础对呼图壁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发展对策,以便于能够在今后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性作用,从而在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高效;节水型农业;经济意义;对策

1、呼图壁县基本情况

1.1 水资源现状

呼图壁县是全疆首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有灌溉总面积13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6万亩,呼图壁县境内有2条河流,地表水年径流量为4.89亿m?,其中:呼图壁河年径流4.56亿m?、军塘湖河年径流3100万m?;地下水总储量为2.69亿m?,年均实际可供开采1.97亿立m?。近年来,呼图壁县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全局性战略,与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同安排、同部署,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切实强化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在全疆率先开展了军塘湖流域高效节水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水利现代化和农业水利化进程。到目前全县节水灌溉面积已经达到82.23万亩,占全县总灌溉面积138万亩的59.6%,4个农区乡镇的高效节水面积覆盖率均达到70%以上,10个村实现高效节水覆盖率100%。

1.2 农业高效节水工作的发展历程

纵观呼图壁县农业高效节水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实现了四个转型和七个突破:

三个时期:2002年至2006年,主要以研究实践“小白龙”低压软管灌技术为主,改进了田间灌水技术,灌溉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2007年至2009年,主要以大规模推广膜下滴灌、地埋式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为主,变革了农业灌溉方式,实现了农作物的精准灌溉;2010年之后,主要以探索创新节水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为主,主要以积极推动高效节水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灌溉模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程度,开创了农业节水的新局面。

四个转型:农户分散管理向土地联营合作社统一管理的转型,滴头大流量向小流量技术的转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智能型的转型,技术单一型向综合集成型的转型。

七个突破:一是高效节水工程从零发展到2015年的82.23万亩;二是从农户的被动接受发展到积极主动;三是由单户管理发展到新型土地联营合作社管理模式;四是从单一经济作物滴灌发展多种农作物滴灌;五是从单一的国家投入发展到国家、地方、集体、农户四个轮子一起转的投资模式;六是从井水滴灌发展到河水滴灌;七是从滴灌百亩小首部系统发展到规模化、集约化万亩大首部系统。

2011年,军塘湖流域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区被确定为自治区8个标准化、规范化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区的核心示范区。目前,示范区10万亩耕地已建成高效节水面积9.1万亩,其中:实施滴灌自动化控制技术1.6万亩、小滴頭流量滴灌技术1.3万亩,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标准农田基本形成,已成为全疆标准化节水的典范和现代化农业的样板。

2、呼图壁县高效节水发展的4个阶段

纵观呼图壁县农业节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高效节水初级阶段(高效节水1.0):防渗渠道建设从毛渠、土渠到浆砌石、干砌石,改进了田间灌水技术,有效地杜绝了水的跑冒洒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2000年至2008年,主要是固定节水形式的“小白龙”低压软管灌和固定节水形式的喷灌和管道灌。“小白龙”低压软管灌每年节水面积超过10万亩。

常规节水灌溉的成熟阶段(高效节水2.0):2009年至2013年,常规滴灌大面积推广阶段,每年新建10至15万亩,以大规模推广膜下滴灌、地埋式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为主,注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应用。积极探索并推广应用地表水自压滴灌大首部新技术。在充分论证、计算和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单向内斜跨式”、“单向外斜跨式”、“双向内斜跨式”、“双向外斜跨式”、“溢流屋脊式”、“网笼”式等6种不同形式的“大首部”,有效地解决了沉砂、过滤及处理微生物的问题,代替了常规河水滴灌配套的砂石加网式组合过滤器,同时兼具工程量省、无需动力、运行费低等优点。

高效节水自动化阶段(高效节水3.0):2008年至2014年,以探索创新节水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为主。最早是在2008年高效节水示范项目中探索,规模相对较小,总面积5万亩左右。2011年,呼图壁县被确定为自治区8个标准化、规范化农业高效节水核心示范区,建成高效节水面积7.1万亩,其中实施滴灌无线自动化控制技术8000亩、水肥盐综合调控技术6000亩,小流量技术1.3万亩,成为全疆自动化节水的典范和现代化农业的样板。

呼图壁县充分发挥高效节水示范县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探索阶段高效节水智能化(高效节水4.0),2015年开始,经过两年在示范区运作,采用通信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智慧水利”。

3、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应对措施

3.1 站在整体的层面上科学、合理的规划

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合理的利用作为前提条件,统筹兼顾的考虑地表水、地下水以及雨水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节水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是需要对以供定需这种生产方式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站在整体的层面上对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用水进行配置,从而就能够逐渐的实现量水而行这一个目标。

3.2 重点显著

在地区和种植结构之上,是需要将大田作物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重点工作内容的,因为大田作物的面积是比较大的,投入产出的效益较为低下,并且我国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是较为低下的,站在农民的层面上想要自资金建设节水工程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龙晓辉,周卫军,郝吟菊,余宇航,薛涛.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303-304.

[2]胡鞍钢,王亚华.中国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甘肃张掖“节水型社会试点”调研报告[A].国情报告(第六卷 2003年(下))[C].2012:26.

[3]范文军,宁站亮,刘勇诚.我国水资源现状探讨[J].北方环境,2011(07):68.

猜你喜欢
高效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