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明义 入境悟情

2017-08-31 17:48赵秀红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黄鹂读音鱼儿

赵秀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阅读诗歌时要“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可以从诵读正音明义、想象显象入境、比较品味悟情三个方面入手。

一、诵读成韵,正音明义

古诗语言精练,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所以在诵读中解决字音、字义的问题,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是理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1.正音

读准古音字。汉字的读音在语言发展历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化,有些读音古代存在过,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诵读古诗时,如果片面地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去确定古诗中某些字的读音,这些古诗就不押韵了。如杜牧《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刘禹锡《乌衣巷》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元稹《菊花》中的“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等,句中的“斜”应读作“xiá”,不能读“xié”,因为读成“xié”后,诗句不押韵,我们就难以享受到原诗中音韵的曲折回环之美了。

读音还涉及内容理解的问题。如“骑”, 根据国家语委等部门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现在“骑”统读为“qí”。古代的“骑”有两个读音:一读“qí”,是动词,指一种两腿跨坐的动作;一读“jì”,是名词,指供人骑的马,或骑马的人,或一人一马的合称。“骑”读作“jì”的情况在古诗中比比皆是,如卢纶《塞下曲》中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杜牧《过华清宫》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诗中的“骑”都读作“jì”。如果读成“qí”,不仅影响我们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也影响作品的审美价值。

读准单音节词。古代有些单音节词,两个词语连在一起,很像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妻子”和“衣裳”。在现代汉语中,“妻子”和“衣裳”是两个双音节词,它们的后一个字“子”“裳”都读轻声。在古代,“妻子”是两个单音节词,分别表示“妻子”和“子女”;“衣裳”在古代也是两个单音节词,“衣”是穿在上身的服饰,“裳”是穿在下半身的服饰。因此,诗中的“子”“裳”作为单音节词,不能读作轻声,应分别读作“zǐ”“cháng”。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这类诗歌文本时,如果先引导他们读准字音,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就会比较容易。

2.明义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有些词语的词义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古诗中有些字的字义与现代汉语的字义相差甚远,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古诗时,如果不注意这类问题,就有可能误读古诗。

古今字义有别。白居易《暮江吟》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叶绍翁《游园不值》的“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中,“怜”字取“爱惜”义;杜牧《山行》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字作“因為”讲;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青春”是指“明媚的春天景象”,等等。这些词的古今之义或完全相反,或产生了转移,或另有所指,解读时,如果我们囿于今义,就有可能误读诗意,甚至难以理解诗意。

古义消亡。叶绍翁《夜书所见》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中的“挑”字,教材下的注释是“用细长的东西拨弄”。“挑”在“挑动”“拨动”的义项时念“tiǎo”。如果这样来朗读,就违背了该句的格律。由于促织的“促”是一个入声字,属于仄声,这句诗的平仄只能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要符合格律要求,“挑”字在这里就只能读平声。其实,这个“挑”字,古时候还有一个读音“tāo”,意思是“舀取并注入”(《汉语大字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年出版)。“挑”(tāo)的这个义项可以从古诗中找到依据。南宋词人张镃在《满庭芳·促织儿》中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满身花影,犹自追寻。”“灌穴”是古时抓蟋蟀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将水灌进蟋蟀穴,逼迫蟋蟀出来。这几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孩子们晚上提灯捉蛐蛐时,尽管脚步轻轻,机敏的蛐蛐还是听到动静躲到洞里。孩子们端水灌进蟋蟀的洞穴里,又放轻脚步仔细听着,追寻逃跑的蟋蟀的声音。张镃和叶绍翁是同时期的诗人,叶绍翁诗中所写的儿童“挑促织”,也有可能采用了用水灌洞的方法。由此可以推测,叶绍翁《夜书所见》中的“挑”应读作“tāo”,是“舀水灌入洞穴”的意思。

二、想象画面,显象入境

诗歌是用形象来表现的艺术,是诗人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各具特征的事象、物象等客观外物的表象。诗人创作时,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现实中的表象变成了诗中的形象。解读时,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展现画面(即“显象”),进入意境,能拉近学生与诗人、文本的距离,为深入学习、品词悟情做好情感积淀和背景铺垫。

1.显象

教学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的《江南》时,教师针对学生年龄小的实情,先范读诗歌,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情景,体会鱼儿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的悠闲可爱的样子。然后,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象鱼“戏”的具体情景:鱼儿成群结队地游动,鱼儿互相争抢食物,鱼儿从水面跃起,鱼儿把嘴巴伸出水面透气……学生抓住“戏”字,想象出了鱼儿活泼的姿态,体会出了莲叶与鱼儿的美。

又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曲小令开头三句话九个名词,中间没有修饰的形容词,也没有一个可作谓语的动词,但我们可以通过作者描绘的语言环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画面补充完整:深秋季节,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乌鸦。又到黄昏时分了,一条小溪从小桥下流过,桥那边是几户人家。一位远离故乡的游人骑着瘦马,顶着西风,在荒凉的古道上奔波。太阳已经落山了,他仍在天涯漂泊。

引导学生解读以上两个诗歌文本时,教师均采用“显象”的方式,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画面。在这种鲜活的画面中,枯燥的文字变得可见可感,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endprint

2.入境

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窦桂梅老师抓住“相媚好”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诗歌描述的具体情景,比如“翁”与“媪”相互说着怎样的话等。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了,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一名女生说:“老头子,你辛辛苦苦把几个孩子养大了,也该享享清福了。我呀,嫁给你没有嫁错人……”一名男生说:“我说孩子他娘,虽然你的脸上堆满了皱纹,但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大美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生活场景迁移到课堂上,理解了诗人所描绘的祥和宁静的乡村生活景象。

三、比较品味,体悟情趣

诗人作诗填词时十分注重对字词的锤炼。这些经过锤炼的字词往往感情浓烈、个性鲜明、含义深刻,成为诗歌的点睛之笔。解读诗歌时,引导学生推敲揣摩这样的词语,能让他们真正走进诗歌,理解诗歌。

1.比较

杜甫《春望》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换成“落”“流”等,意思也通,但两相比较,“落”“流”都不及“溅”字更能表达泪流之急、之多,以及悲痛欲绝之情。又如,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一位教师在学生读懂了诗句的字面意思后,向学生指出,据说王安石在作此诗时,先后试用过“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决定用“绿”。然后,教师让学生分别将“绿”换成“到”“满”等,边诵读边比较体会,讨论“绿”字到底好在哪里。通过比较,有的学生认为用“绿”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流畅自然,而用其他的字读起来却缺少这种感觉;有的学生觉得“绿”既表达了“吹”的动感,又描写了春风“吹”出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讲解“绿”在古诗中的特定意象——綿绵的思念之情,再让学生思考:“绿”的前面加上一个“又”说明了什么?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无尽又无奈的思乡之情——只隔一水数山,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光流逝,不能回家乡一趟。这感慨之情,多么深重!

2.品味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很传神地写出了西湖的神韵之美,而要让学生领悟这种美,就要引导其挖掘出西施与西湖的相似之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西子或浓妆或淡抹都很美,西湖或阴晴或雨雪也都很美,而且这种美都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本色之美。经过比较,西湖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就会生动鲜明,绚丽多姿,诗句也就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又如,一位教师执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在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诗意时,一名学生突然质疑:“老师,我认为‘两个黄鹂中的量词用得不恰当,应该改为‘两只黄鹂。”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是这样解释的:诗人为什么用“个”而不用“只”呢?“只”,简化前写作“隻”,在古代汉语中用作量词的情况比较少见。它主要的用法有两种。一是指“单一的”,专指“鸟一只”。《说文解字》对“隻”的解释是,“隻,鸟一枚也”。二是指“变为单一”,如“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潘岳《悼亡》)。因此,古诗文中用“只”于鸟,表示“落单”的意思。如果把“两个黄鹂”说成“两只黄鹂”,虽然说是“两只”,但也会让人感到黄鹂各自言表、没有交流的味道。诗人用“两个黄鹂”强调的则是黄鹂成双成对、一唱一和,绝不是两只孤独的鸟儿在那里自说自话。

教师的这番解释,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在品味诗句,只不过由于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是生疏的,教师采用了讲解法来处理。从教学的效果来看,这种处理是恰到好处的。

(作者单位:钟祥市教研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鹂读音鱼儿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那”与“哪”的读音
两只黄鹂
问黄鹂
“鱼儿游走了”不一定是减法
鱼儿飞起来
鱼儿乐
自媒体探索路上的“两个黄鹂”
我是小字典
“箪食”之“食”读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