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本“四读法”

2017-08-31 17:47张学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安西王维诗歌

张学明

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诗歌所占的比例都很大。作为一种付诸心灵、涌动情感的艺术形式,诗歌所具有的陶冶学生情操、涵养学生心灵的功能需要在文本解读中得以体现,并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彰显。

实现这种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教师在解读诗歌文本时,真正从关注人的发展角度出发,从解读的内容、解读的思维、解读的方式等方面审视诗歌文本,并抓住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意象、意境等发现诗歌的审美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让他们从优秀的诗歌中受到文化的洗礼与熏陶。

言文行远

实践

解读诗歌文本,就是对诗歌文本作出理解与赏析。笔者这里要谈的,不是对某一首诗歌理解得多么深刻,赏析得如何细腻,是否有新的见解,而是通过某些途径或方式去理解、赏析诗歌,也就是解读诗歌的基本策略问题。解读诗歌的策略很多,常用的有译读、创读、品读、较读四种,笔者将其简称为“四读法”。

一、译读

译读指翻译式地解读诗歌,主要适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学习诗歌,侧重于熟读、背诵和记忆,只需要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就行了,而这正是译读的基本目的。当然,到了高年级,译读仍然可以使用,但这个阶段的译读,目的是为欣赏诗歌做准备工作。

怎样译读?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句的内容用简洁的话表述出来。例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的原文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读时,可以表述为:渭城中,清晨的雨湿润了地上的灰尘;旅馆里,返青的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变得焕然一新。(柳树下,王维)劝朋友元二再喝一杯酒,因为离开了阳关之后,就再也难以见到老朋友了。

译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尽量保留诗句原有的语序;二,对于一些特殊的结构需要适当地调整词语的顺序;三,对有些词语做解释性转换,如把“浥”字转换成“湿润”,把“客舍”转换成“旅馆”;四,为了表述得通顺连贯,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话语,如以上表述中括号里的词句。

二、创读

这里的创读,是指有创意地解读。创读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一是转换文本样式,将诗歌改写成散文。这种改写,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将诗歌写景的内容描绘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将诗歌写事的内容演绎成生动曲折的故事。同时,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歌的相关内容(如背景等)和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有机融合起来。

仍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这首诗歌可以改写如下:

故事发生在唐朝。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阳光照耀着大地,树木抽出了新枝。王维对着书房的窗外,吟咏着一首新写的诗。这时,家仆走进来递给他一封信。王维接过信一看,原来好友元二受皇上差遣,要到安西去,现正在渭城的一家旅馆中。

到安西去?那么偏远的地方,元二受得了吗?王维思索着好友的去处,很是为他担忧。然而,皇命不可违,王维知道,即便是遍地黄沙、孤郊荒野,元二也必须去。想到朋友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王维立即骑上马向元二的住处赶去。

到达元二的住处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了。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湿润了地上的尘埃。元二刚洗漱完毕,看见王维进来,十分惊喜:“摩诘兄,你怎么来得这么早?”王维说:“元兄,我来为你饯行啊!”“好,到隔壁酒楼。请!”

二人来到酒楼。酒过三巡,王维又给元二斟满一杯酒,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元兄,请喝了这杯!”元二醉意朦胧,推辞说:“多了,我……实在……不能再……再喝了……”王维伤感地说:“喝下这杯酒,你我就远隔天涯了。”元二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将酒一饮而尽,然后拉起王维的手,一起走出了酒楼。

元二醉醺醺地跨上马,挥挥手,向安西行去。王维目送着远去的好友,伫立了好久好久……

这里的改写,交代了两位好友相见的原因和背景,使故事的内容丰富起来;生动地描述了两人相见、喝酒、告别的情景,使人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这样的改写,是对诗歌的再创作,对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二是转换文本样式,将诗歌转化成图画。中国传统艺术很早就有“诗图同源”之说。看图题诗,为诗配画,古已有之。诗歌教学中,将诗歌转化成图画,也是创意解读诗歌的一条途径。

有位教师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没有采用传统的逐词逐句分析诗歌文本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为诗配一幅画。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纷纷拿出彩笔画了起来。一会儿,学生的作品完成了。他们有的把树描得枝繁叶茂,有的把马画得膘肥体壮,有人画的桥雕龙绣凤,有人画的屋舍曲径回廊……教师问学生:你们所画的是诗词中描绘的景象吗?学生再仔细地读读诗,看看各自的画,觉得所画的情景与诗的内容有偏差。教师告诉学生:为诗配画的过程也是品析诗歌的过程,如果你对诗没有清晰的理解,只是凭自己的喜好画,你的畫就不能准确地表现诗歌描绘的情景。反过来说,你的画与诗歌描绘的景象是接近或一致的,那就说明你理解了诗的内容。评画也一样,我们看似在评画,实质是在间接地品诗。

这节课,教师用为诗配画的形式从侧面解读诗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实,中小学教材中的很多诗歌都能用这种方法解读,即使是故事性比较强的(如《石壕吏》),也可以用画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诗歌的内容,表达解读诗歌的结果。当然,这样的活动,要视学生的绘画能力而定,不能勉为其难。

三、品读

品读是对诗歌文本字斟句酌地解读,是对诗文内容深入细致的品析。“品”,在于玩味和领悟,在于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句子表达的方法和效果、诗中描绘的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等作深入细致的探究。

品读的策略很多,这里只介绍两种。

一是提问引路。品读诗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质疑、探源、寻因。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深入到诗歌文本之中。endprint

如何提问?笔者还是以《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为例。研究题目时,教师可以这样问:谁送?元二是什么人?元二与作者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出使安西?安西在哪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研究首句时,可以这样问:这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上面的问句,有这样几种情形:一是抓对象问,如“谁、元二、安西、景物”等。二是抓关联问,如元二与作者是什么关系、安西在哪里等。三是抓原因问,如为什么要出使安西。四是抓特点问,如安西是怎样的一个地方、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等。五是抓效果问,如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其他的句子,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提问。

二是选点用法。这种策略强调的是提问要有所侧重,不要句句问,处处问。对于诗句中那些一目了然的地方,教师不要设问;设问的地方,应该都是值得重点品析之处。

选点侧重的是内容,一般通过抓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以及有特定含义的物象展开。例如,品读《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抓“新、更尽、一、无”等重点词语和“柳”这种特定的物象。

用法侧重的是教学方法,一般有直接解释法、替换比较法、联系语境法、联系背景法、情景再现法等。以品读《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为例。用替换比较法品读:“更”字能否改为“又”字或“还”字?“一杯”可否改为“三杯”?用联系语境法品读:两个好友喝酒的气氛是欢快的,还是忧伤的?联系上下文谈谈。用联系背景法品读:王维为什么要这样尽情地劝酒?用情景再现法品读:想象出王维劝酒时两人对话的具体内容,以及对话时的神態、语气、语调,把想象到的情景表演出来。

文本不同,品读的内容和方法也会不同。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品读的内容和方法,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四、较读

较读是比较性的解读,是由此及彼的求同求异的解读。

从一首诗歌的内部讲,可以是前句与后句、上阙与下阙在内容或写法上的比较。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上阙写边塞风光,下阙书词人情怀。这些都可以作为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进行比较的点。

从一首诗歌的外部讲,主要是把同题材、体裁、主题的同一作家的作品或不同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也有把不同题材、体裁、主题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的,这里不作论述。同一作家的作品比较,如将杜甫的《登高》与《登岳阳楼》作比较;不同作家的作品比较,如将陆游的《咏梅》与毛泽东的《咏梅》作比较,等等。

比较的方法,主要有“求同”“求异”两种。“求同”是找两者之间的共性,“求异”是找不同诗歌的个性;“求同”可以发现规律,“求异”可以发现特色。例如,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高适的《别董大》作比较。求同:两首诗的相同点是,都是送别诗,都是七言绝句,都是先写景后写事等。求异:两首诗的不同点是,所写时令不同(前者是春天,后者是冬天),诗歌感情基调不同(前者沉郁,后者开朗)等。

比较阅读,一般是在某首诗歌学完后进行的拓展性阅读。这样的拓展能增加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从诗歌之间的共性中发现诗歌写作的某些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阅读同类的其他诗歌,甚至可以根据发现的规律仿写某类诗歌。这样,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就会带来学习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西王维诗歌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诗歌岛·八面来风
硫唑嘌呤联合小剂量曲安西龙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