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冯欣欣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阐释政府购买中政府责任的具体内容,了解政府责任承担现状,针对政府责任缺失提出改进对策,进行责任重构。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政府责任;缺失;重构
一、研究目的
201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2015年由国务办转发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力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体育领域积极做出回应,冯建中强调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成为理论热点,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推进工作,较少提及这一过程中购买主体即政府的责任。在我国政社关系没有理顺,有效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承担着诸多的重要责任。本文研究的目的:
(1)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及政府责任进行理论研究,阐释政府购买中政府责任的具体内容;
(2)了解在社会实践中政府责任承担的现状;
(3)分析当前政府购买中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
(4)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建议,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促进政府责任的承担。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究在公共体育服务中政府购买现状,了解政府责任承担现状及政府责任的缺失,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三、研究结果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总结发现,大部分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运作机制、发展现状等方面的研究。
(2)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策略研究。
(3)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个案研究。
(4)对发达国家和地區成功实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经验借鉴和推广路径研究。首先应该明确,政府责任是指政府在其行为过程中应尽的职责及因没能履行相应的职责而承担的后果。并针对现状揭示政府责任缺失及重构建议。
(一)政府责任缺失
(1)购买效率低下,相关法律不健全。
(2)优秀供给方的选择困难且数量有限。
(3)对购买结果评估能力有限,监管不力,理念滞后。
(二)政府责任重构
1.以公民需求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价值观,增大投入
坚持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价值观:政府责任的前提。政府必须要细致深入洞察百姓真正的需要。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培养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形成多元化供给主体以及竞争机制。政府应积极增加公共体育服务投入:①通过制度规定,形成资金的长期投入机制;②设立专项资金,以满足特别需求;③根据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强弱,设定不同比例的配套资金。
2.积极培训管理合同的一线官员,培育竞争市场的培育
政府基于节约购买成本,提高效率的前提,必须积极培训熟练掌握合同管理的一线官员,而不是对合同一无所知,减少对于承包商的依赖。这些官员需要有以下技能:起草明确而可行的标准、管理信息、审计以及谈判的能力。
积极培育竞争市场:政府责任的关键。竞争市场的培育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社会力量的培养。
(2)信息资源的共享。
(3)完善并坚决执行法律体系。
相关法律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政府责任的重中之重。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做保障。首先是完善已有的法律体系。其次,建构新的公共体育服务法律体系。当前亟需制定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化操作原则和实施步骤、市场准入条件、政府和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融资方式、合同制定、监管体制和制定等。要进行法律制度建设,关键是法制观念和治理理念的创新,法制理念要从过去强调“管制”向维护市场平等权利转变,从“允许”性规定向“禁止”性规定转变,政府治理理念要从主要依靠行政规章和文件向依据法律授权转变,从“权利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
四、结论与建议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是未来政府治理的系统战略和可行性模式之一,是我国政府改革的主流方向,当今社会权力分散化,国家碎片化,社会需要更多的自由和个性化。因此,需要更有效、灵活、包容性和适应性、速度更快的体制机制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通过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中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总结梳理政府购买中政府责任的缺失,即购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缺失重新构建政府责任,为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应承担的责任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周建新,王凯.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的困境与突破—基于供方与买方缺陷的视野[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5):49-50.
[2]冯欣欣.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模式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4,35(5).
[3]刘洵.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3).
[4]李震,陈元欣,刘倩.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研究—以武汉市政府购买游泳服务为个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7).
[5]朱毅然.发达国家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经验及启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4).
作者简介:
张丹丹(1990—),女,汉,河南省濮阳市人,在读研究生,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冯欣欣(1970—),女,辽宁北镇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