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漩
摘 要 本文就初中化学课程中重视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效率而进行的分层次教学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 差异 分层教学 课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九年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基础教育。初中的教育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它一方面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大军的任务,另一方面肩负着向高中输送优秀新生的任务。由于现在我们国家倡导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学校与学校之间要均衡,而且班级与班级之间要均衡。每个班级学生由于受到遗传、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每个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对化学的兴趣和爱好,对化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好、中、差的学生同时存在,因此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好学生学的饱,让基础差的学生有的学,重视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当前教育国情,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通过几年的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初步探索和实践了分层次教学。
以下谈谈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做法:
1学生学习情况的分类是分层次教学的基础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这不是人为地给学生划分等级,而是为了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服务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为了能够比较准确的对学生进行分类不能只单一的依据考试的分数而是应该依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尽早了解每个
学生的学习情况,尽早掌握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群体的分布情况,为实施分层次教学打好基础。
根据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大致将学生分为以下四个群體。
第一类:学习态度认真积极,理解力强,基础扎实,成绩较稳定;
第二类:学习态度较积极,有上进心,理解力较强,但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中上,有时欠稳定;
第三类:有一定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但基础和理解力一般,成绩中等,有时偏下;
第四类: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足,缺乏自信心,基础和理解力较差,成绩欠佳。
2明确分层次教学的目标是分层次教学的关键
分层次教学应明确对不同类学生所达到的教学目标应有所区别,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指引我们进行相应的教学授课。例如;我将化学分层次教学的具体目标初步定为:
(1)第一类和第二类学生:应注意扩大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加强其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第三类学生,要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四类学生,要着重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其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其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分层是分层次教学的主要内容
开展分层次教学必须落实到教师的备课、授课、练习课、布置作业、测试及评讲、备考复习、课外辅导等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群体的学生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培养和训练,某一方面的脱节,都将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除应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对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群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并做好准备,为分层次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授课时通常只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面向大多数学生。教师应熟悉教学大纲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能顺利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观察化学现象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化学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同时,可适当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部分"吃不饱"或"吃不消"的学生则通过其他教学环节进行弥补。练习课较正常的讲授课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师可通过控制练习题的内容范围、深度、数量等来达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可采用指定完成、指定发言、自由讨论等多种灵活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这需要教师事先做好精心的准备和设计。 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给学生布置不同内容、不同深度、不同数量的作业。例如,对A,B类学生,可适当减少作业量,适当增大难度,并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以扩大其知识面;对C,D类学生,则适当增加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作业,敦促其自觉巩固对"双基"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有关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是中考重点,这类题对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在一道大题中不要求完整地做所有的小题,只要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准确求出溶质质量就可以了,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有关问题可以不作要求,而优秀生必须做完整且有所提高。可设计如下:含杂质的锌粉20克恰好与100克稀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生成0.4克氢气,求:(1)锌粉的纯度?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生成的氯化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道题对于中等及以上学生能完成1、2两题,鼓励完成3;优等生不仅完成1、2、3,而且还可增加这么一道题,40克含碳酸钙杂质的氯化钙样品,与62.2克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为100克,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测验和考试是定期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师在出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题目的范围和难度进行选择,既要有难度稍大的试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还有不足之处,又要有难度偏浅的试题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必要时还可考虑出两套内容、难度不同的试题同时分别测试A,B类和C,D类学生,以达到不同的检测目标。试卷的评讲可根据测试成绩的总体情况,采取教师评讲、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如果总体成绩呈正态分布,则对C,D类学生进行评讲,A,B类学生要求其自评或互评;如果总体成绩呈负偏态分布,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所测试知识掌握情况较好,此时不进行专门评讲,教师可在课后对少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如果总体成绩呈正偏态分布,即学生对所测试知识的掌握普遍不理想,此时则对全班进行评讲。除上述以外,在备考复习,课外辅导等方面,分层次教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可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等活动来加强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4心理教育是分层次教学的催化剂
学生由于各种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差异和成绩差异。对同一个班的学生来说,采用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势必引起一些学生心理上的变化。成绩差的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自信心,结果可能导致学习的进一步下降;而成绩好的学生则可能因此产生骄傲自大的思想,学习的自觉性下降,结果也可能导致学习的退步。因此,在进行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还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鼓励争上游,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坚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分层次教学。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与学生多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把自己的爱心倾注到学生身上,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感情基础,取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必须选择好教法。选择的标准是教法要能适应教学对象的需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来提高课效呢?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无论是分层次教学,还是自主学习,都不是绝对的好教法,且不搞一刀切,一哄而上,要让不同的教法在富饶或贫瘠的土壤中都能够茁壮的成长,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 省课题组编写.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指导[M].广东省教育厅,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