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戴平
儿童美术创造除具有一般创造的普遍特点外(如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还应具备美术创造特有的审美创造的特点。
审美创造的概念及内涵
审美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它包含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情感等诸多的心理要素,是各部分相互关联、渗透和融合的整体。审美创造是指主体在感知、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
审美创造是儿童美术创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虽与一般创造活动的心理过程相同,都是根据已有的表象或知觉形象重新组合加工出一种新的形象。但加工的表象内容和形式却不同,审美创造的特点在于:一是审美创造凭借的是审美感知和审美记忆的表象,包括已有的审美意象。这些大脑中的已有意象都是经过情感加工的具有审美形式或審美意蕴的图像。二是审美创造是经过个人情感熔炉冶炼的新形象,加入个人情感的参与,使新形象变成共性与个性相一致的情感模式。三是审美创造是完全自由的心灵活动。它必须以客观现实为依据,但它并不受客体形象的制约。审美创造可以是接近生活的,也可以是十分奇特的、指向未来的幻想。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审美创造是建立在审美感知体验基础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儿童美术创作大多基于对其周围人和事物的认识反映,儿童生活经验丰富与否与其创造表现内容相关,因此教师应密切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提高儿童的审美创造力。
感知周围世界,积累审美元素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生活中处处蕴涵着美,大千世界风光绮丽,这是自然赋予的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是时代塑造的美;悠扬琴声沁润心脾,这是艺术营造的美。教师应从儿童最熟悉的生活入手,不断帮助儿童积累审美元素,如带儿童走进自然,感知自然界四季交替、花开花落、瓜熟蒂落的无穷奥秘,领略自然界的奇特之美;带儿童走向社会,感受高楼林立、绚烂服饰、灯光夜景的奇异变化,发现周围世界的艺术之美;带儿童步入艺术殿堂,体验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作品的优美雅致,感受艺术的精致之美……总之,让儿童在观察中发现美、感受中体验美、对话中吸收美、嬉戏中想象美,不断积累审美素材,丰厚表象储存,萌生审美创造灵感。
激活情感体验,促进审美感受
在学前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特征明显,他们更愿意将客体对象当作一个人来看待,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投入到这个拟人化的客体中去,这种特性使他们在关注周围世界的同时与客体对象产生一定的心理联结。如我们经常发现儿童会赋予周围的花草树木以人的特征和情趣,这是儿童特有的体验与表现方式。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儿童领会和体验生命运动的特有模式,逐渐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感性认识、倾向和习惯,是提高培养儿童审美感受的关键。
如在一个秋风徐徐的早晨,教师和孩子一起看落叶。教师让孩子们静静观察此情此景,细细品味树叶飘落时的美轮美奂,而后问孩子:“你们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的情感之窗被唤醒了:“树叶离开大树妈妈,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快看,这片树叶在翻跟斗,像孙悟空一样。”“这片树叶宝宝不是飘下来的,是一下子落下来的,他摔在地上一定很疼吧。”
教师认真聆听着来自孩子内心深处的独特体验,而后对孩子们说:“你们一定还有许多悄悄话想和大树妈妈树叶宝宝说吧,快去告诉他们吧!”……
从这个片段中不难看出,由于教师精心选择了儿童熟悉的观赏对象,让儿童在落叶飘飘的优美情景中感受和体验事物的审美特征,满足其审美情感的需要。孩子们在此情此景中不仅感受到了落叶飞舞的多变姿态,还将大树妈妈与树叶宝宝的情感融入其中,增强了审美感受性。
重视创作反思,推动审美创造
在儿童美术创作中,审美感知是儿童创作的催生素,创作则是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的外化。当儿童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后,教师首先应鼓励儿童积极投入到创作中去,用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对事物的感悟、理解和思考。其次,要引导儿童关注创作作品的形式与结构。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学前儿童在创作时往往重视内容而忽略形式,教师可通过同伴间作品欣赏、交流、分析等方式,让儿童观察、寻找、判别同伴作品在形式、色彩、造型、表现手法上与众不同的地方,从中了解对比、调和、多样、统一、对称、均衡等美的形式特征并将此融入自身的创作中去。再次,教师可适度引导儿童进行创作反思,如让儿童在创作后交流创作感受和得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和建议,从中帮助儿童梳理问题,借鉴经验,提高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原有创作或尝试新的创作,使儿童的审美创造能力在相互补充、支持、提炼中得到不断提高。
由于儿童创作视角不同于成人,教师在评价儿童作品时绝不能用简单的“像”或“不像”去衡量,应尽量用欣赏、赞许的眼光对待每一件儿童作品,在充分了解儿童创作意图的基础上提出适宜要求,使评价过程成为让儿童体验成功喜悦的过程,促使儿童不断反思的过程和激发儿童后继创作兴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