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
——熊伟校长谈“新型教师观”

2017-08-31 17:55吴爽
教育家 2017年29期
关键词:良师课程教师

文 | 本刊记者 吴爽

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
——熊伟校长谈“新型教师观”

文 | 本刊记者 吴爽

近日,由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光明网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7“寻找大国良师”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大国呼唤良师,时代造就良师,而良师的一个重要衡量依据就是“受人尊敬”,怎么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呢?对此,校长熊伟认为要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首先就得明确教师的定位。

教师是学习的共同体

一方面,就知识来源看,互联网强大的功能使知识具有了公平性,教师不再具有优先权或独有权,且知识更新快,这就必然要求教师与学生一道学习,更新知识。另一方面,新课程的实施确定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需要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新课改下要求教学的过程转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是学生潜质的开发者

当今知识爆炸,知识量多且更新速度快,教师的作用重点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而在于对知识的认知;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与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路径方法;不在于对知识占用,而在于对知识如何去认识及运用。既不是静态的掌握知识,也不是掌握静态的知识,而是在动态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现代教师不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给予者,而更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创造是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欢乐的源泉,没有创造加入的教育教学工作非常枯燥。所以,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情境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并且要做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行动研究”能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将教师由“教书匠”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这种“行动研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要克服求同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应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并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

教师是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和顾问

当终生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成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某些知识上,而应着力于培养能力;“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心理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师在熊伟看来也必须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良师

——以德育德,言传身教,用人格力量吸引人教师的形象就是学生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因为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作风本身就是一本无形以言的教科书,对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才培才,才自才来,用知识的力量感召人教育是要培养有创新能力、有竞争能力的人才。教师首先应有竞争创新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真知灼见,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应运新知识的能力。我们已不是往日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

——爱动其心,情到理通,用情感的力量感化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没有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是不会产生心灵撞击的火花的,爱学生就要尊敬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因材施教就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承认人文全才,肯定人人有才,既有人情又有道理,做到有情有理,情理交融。

熊伟表示:“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的不良倾向,严重损害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根本没有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中学习。”所以,熊伟期待教师尊敬学生的人格,宽厚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败,注意挖掘其中体现出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尽量呵护学生的灵感。

猜你喜欢
良师课程教师
最美教师
医学教育家培养工程:一种让良医成为良师的有效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良师“林黛玉”——《香菱学诗》教学杂想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良师·阶梯·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