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娟 容淑恒 李家美
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对提高专科护士能力的影响
陈 娟 容淑恒 李家美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实施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对提高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7年3月对我院急诊科34名护士进行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内容有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操作知识与技能、临床思维判断、教育与培训、协调组织与应急等,比较培训前后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训练后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明显提高,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对各层级护士实施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有利于护士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保证“专业护士”的成长,高效应对急诊突发事件,同时重视基础知识和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更好地提高核心能力水平。
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层级培训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服务窗口,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复杂等特点,要求急诊护士必须具备专业的急救知识、精湛的急救技能,方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要求[1]。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士为保质保量完成其岗位预期工作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总和[2]。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直接影响急诊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水平, 我科根据《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以护士的不同职级、岗位、职责和权限不同,制定了如N0,N1,N2,N3各层级的核心能力训练计划,加强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建设,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和技能,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我院对2016年1~10月在急诊科工作的34名护士实施为期6个月的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34名护理人员中,男1名,女33名。工作年限:8年及以下24名,8年以上10名。学历:本科以上11名,大专以下23名。职称:护师以下26名,护师及以上8名。年龄:30岁及以下27名,30岁以上7名。
1.2 训练方法
1.2.1 制定计划 根据各级护士的职级、岗位、职责和权限,制定了如N0,N1,N2,N3各层级的核心能力训练计划。
1.2.2 培训形式 核心能力基础知识采用自学和集中培训两种方法结合完成,临床实践能力则以区域临床导师带教的形式进行,完成本岗位的工作实践时数和实际的护理案例数,即量化的疾病种类、操作技能及设备操作等。
1.2.3 评价与考核 训练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内容有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操作知识与技能、临床思维判断、教育与培训、协调组织与应急等5个专题,各层级分别考核。理论答卷1份,以闭卷形式,满分为100分。10道单选题和10道多选题,5道是非题,3道简答题,1道案例分析及论述题构成理论试题。操作分批次进行,由考核小组逐一进行考核,按我院制定的考核标准统一评分,单项满分100分,5个专题加理论试卷总分满分为600分。
1.3 培训方案
1.3.1 以提高专科基础知识为基础,实施层级护士训练 年资、岗位、职级不同,其培训内容、管理职责、质控要求等不同。根据各级护士的职级、岗位、职责和权限不同,制定N0,N1,N2,N3各层级的基础知识训练计划。如N1的培训内容是观察区出入患者的办理程序、观察区的交接班等,N2的培训内容是急诊分诊、院前急救以及分诊区文件记录与书写等,N3的培训内容则是特殊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急诊物品管理、职业防护等。又如N3履行高级责任护士职责,是在护士长及专科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护理、教学、科研、预防工作,也负责检查、质控N1,N2和N0的岗位完成情况,并汇报、请示专科护士、N4、护士长。所以排班上以新老搭配,让下级护士在上级导师或护理组长的指导下,把患者的出入院办理、交接班、药物治疗、护理查对、留观宣教、书写记录等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在护理实践中,使基础护理技术逐渐成熟。
1.3.2 加强培训、反复演练,提高专科操作知识与技能 列出“师徒带教表”,让每一层级护士都有上级护士的“一对一”指导。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技巧、危重患者抢救、各种监护技术等护理操作上,让有丰富经验的上级导师在亲临指导,掌握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口咽通气管放置等操作,对开胸心脏挤压的配合、高级生命支持、监护指标的异常警示处理等专科操作技术,有上级的指导培训,经反复演练下更熟练、更规范,急救技能才得以提高。
1.3.3 将护理理论应用于专科护理实践中,提高护士临床思维能力 根据层级要求进行护理理论培训,遵循整体护理理念,将护理科学化和专业化作为工作目标,增强责任感。以老带新,熟悉掌握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分诊顺序,快速分诊,对病情紧急的患者立即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让新护士在预诊分诊中将护理程序灵活运用到护理实践中,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如脑出血患者常因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而不配合治疗,甚至发生跌倒、坠床、非计划性拔管等现象,高年资护士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可前瞻性预见病情的进展,采用约束患者、妥善固定管道等措施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做好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等保障患者安全。
1.3.4 建立持续的教育训练制度,将教育与训练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为使新护士尽快提高护理技能,老护士走向成熟,制定继续教育目标课时,促使学习更多护理知识。只有建立持续的教育训练制度,将教育与训练强调在日常工作中,不再把护士局限在打针、发药上,通过建立护理小查房、重症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护理制度形成长久机制,促进护士的成长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让年轻护士在护士长及专科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护理、教学、科研、预防工作,逐渐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1.3.5 举办各类模拟突发事件急救活动和讲座培训班,训练协调组织和应变技能 模拟突发事件演示应急能力,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扩大护士的实践知识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遇到特殊人员(如三无人员、酗酒者等)的应对和管理,在护理组长的指导下对绿色通道的开启合理性进行评价,进一步优化绿色通道管理,遇到高难度技术时学会请示高年资护士,遇到大型急救时及时寻求帮助,这样既能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保证专业性工作任务完成质量。
1.4 评价方法 记录并比较培训前后专科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各项及总分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表1 培训前、后专科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各项及总分比较(分,±s)
急救护理工作具有时间性强、实践性强、工作繁杂、风险大、 服务性要求高等特点,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必须知识全面、反应迅速、判断果断[3]。有研究报道[4],急诊护士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判断,并正确地运用合适的干预措施,而1名急诊护士在8 h内的工作中需要进行50个重大的临床决定。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现状为护士一毕业即分在急诊科工作,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完全满足急诊护理的工作需要[3]。所以,实施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提高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很有必要。按照培训大纲要求,以护士的职级、岗位、职责和权限不同,分别制定各层级的核心能力训练计划。制定的干预措施之一是从提高专科基础知识抓起,以“一对一”培训模式为特点,让每一层级护士都有上级护士的指导,在护理排班上实行“双人制”新老搭配,以老带新、老新互补的方法,为低年资护士创造了方便学习、提高自我的工作环境,把提高专科基础知识作为首要任务。干预措施之二是着重临床护理教育训练,将护理理论灵活运用到护理实践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医疗技术的不断引进,特别是护理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十分明显,为适应急诊护理的需求,需扩大理论学习,举办各种急救护理专题讲座、培训班,利用晨会交班、护理查房、重症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组织学习和交流,将教育与训练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基础理论水平、急救知识和综合技能。在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中,重视急救护理的特点,以提高临床效果、急救成功率和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和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干预措施之三是改变专业人才的培养形式,训练计划中规定,必须完成本岗位的工作实践时数和实际的护理案例数,如量化的疾病种类、操作技能及设备操作等,以此作为核心能力考核评价指标,才能逐级递增、晋升。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技术、洗胃术和气道开放术等最基本的急救操作,以临床实践次数多,操作熟练做到并熟能生巧。训练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采取情景模拟法,进行观摩学习、反复演练、强化操作技能,如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开胸心肺复苏等难度较高的操作,则以区域临床导师带教的形式进行,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完成案例时数,使急救技术更成熟、更规范,提高临床实践技能。结果显示,培训后专科护士的各项及总分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可提高各层级护士的核心能力。
本次训练中发现,培训后我院急诊专科护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操作知识与技能等项得分仍偏低(均在90分以下),存在薄弱之处,这可能与我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短、学历低、职称低者占大多数有关,工作时间较短、学历水平不高、技术职称低等可能是理论基础知识和急救技术能力提高不快的原因。国外已有报道认为应根据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结果对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5]。扎实的基本功和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是“专科护士”成长的重要基础,以后制定培训措施时必须考虑培训对象的人才结构特点和个人资质,评估其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个性化培训。同时,重视基础知识与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对专科核心能力的影响,才能促进护理人才的全面成长,提高急救知识、技能和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提高急诊队伍的整体水平。
[1] 杨 锦,蔡丽华,何韶翔.急诊护士急救护理技术掌握状况调查[J].吉林医学,2014,35(24):5524-5525.
[2] 赵永新,黄丽华.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8(33):5-6.
[3] 杨丽萍,王 芝.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4,12(12):1067-1068.
[4] 王丽竹,金静芬,陈水红,等.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5,14(3):274-276.
[5] 张彩玲 刘擎国 介小霞,等.基于职业应对自我效能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在急诊科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7-19.
(本文编辑 刘学英)
524500 吴川市 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陈娟: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2017-05-01)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