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洪涝灾害卫生应急Ⅱ级响应实战经验评价

2017-08-31 14:38:15郑立国官旭华张世俊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计生委救灾公共卫生

郑立国,梁 艺,官旭华,张世俊,明 珠,吴 杨

2016年湖北省洪涝灾害卫生应急Ⅱ级响应实战经验评价

郑立国1,梁 艺2,官旭华1,张世俊3,明 珠3,吴 杨1

目的 回顾2016 年湖北省暴雨洪涝自然灾害Ⅱ级卫生应急响应工作,为今后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处置提供借鉴。方法 总结卫生应急响应启动和终止期间医学救援与救灾防病等具体措施。 结果 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因灾损失严重,全力开展医学救援和卫生防疫,对洪涝灾害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等开展督导检查30 000余次,现场检测样本5000余件;湖北省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响应期和恢复重建期全省无洪涝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灾后传染病疫情平稳,受灾的17个地市96个县区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中甲肝报告28例,发病与去年同期比上升,伤寒副伤寒报告13例,与前五年同期比上升,疟疾(输入性)报告4例,与去年和前五年同期比均上升,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1267例,与去年和前五年同期比上升分别为43.64%、65.80%,其他病种均与去年和前五年同期比持平或下降。 结论 灾前加强事前评估与应急准备,灾后坚决启动卫生应急响应,确保了救灾防病任务的完成。今后仍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防灾减灾、队伍装备、救灾防病信息系统和卫生应急响应总结评估的管理。

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应急响应

2016年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我国气候变化异常[1]。06-18入梅以来,湖北遭遇“98+”严重洪涝灾害[2],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湖北省卫生计生部门及时启动全省自然灾害Ⅱ级卫生应急响应[3],有力、有序、有效保证卫生应急工作的开展,伤病员及时救治,灾后全省传染病疫情平稳,无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现将卫生应急响应工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灾情概况

1.1.1 灾情 2016年06-18至07-21,湖北连续遭受历史罕见六轮暴雨袭击,超强梅雨期长达33 d,较常年偏多8 d。暴雨覆盖范围比1998年增加一倍,比1998年多195 mm。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96个县(市、区)2413.7万人次受灾;因灾倒塌房屋2.36万户共5.91万间,严重损坏房屋5.64万户共8.21万间,紧急转移安置175.01万人次[4]。据卫生计生部门统计,因灾伤病16 093人,死亡82人。

1.1.2 卫生部门损失 暴雨洪涝灾害使全省卫生计生系统遭受严重损失,因灾造成全省卫生部门工作人员伤病62人;危房6940间,危房直接经济损失14 378万元;房屋倒塌817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1926万元;5000元以上医疗卫生设备损毁941台,设备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 927万元;药品器械损失价值2531万元,受灾地区基层医疗单位医疗卫生服务功能破坏严重。

1.2 应急响应

1.2.1 启动卫生应急响应 2016-07-02 12:00和23:30,湖北省减灾委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分别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级别和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级别由Ⅲ级提升为Ⅱ级。根据湖北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5]规定,省卫生计生委于07-03 16:00启动全省自然灾害Ⅱ级卫生应急响应,成立省洪涝灾害卫生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医疗保障、卫生防疫、新闻宣传和后勤保障5个工作组,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和24 h值班。全省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实行24 h应急值班,各级救灾防病医疗卫生应急队伍24 h待命,由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一调度。

1.2.2 实行信息日报零报 响应启动后,各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日收集前一日辖区卫生应急响应灾情统计和日报信息,汇总后规定时间内报送省卫生计生委。省卫生计生委每日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委、省政府报送湖北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响应灾情统计表和日报信息,重要救灾防病情况和工作信息随时上报。

1.2.3 派遣应急工作组和队伍 省卫生计生委2/3以上机关干部赴全省防汛重点地区驻守,落实灾区医疗保障和卫生防疫工作,调动湖北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国家卫生应急队[6]赴武汉、黄冈、天门等重灾区支援。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强化问责制,派遣卫生应急工作组赴防汛重点地区帮助指导救灾防病工作,卫生应急队伍进驻受灾点和灾民安置点开展防汛救灾医疗卫生保障和卫生防疫工作。

1.2.4 统筹经费物资使用 省卫生计生委积极协调省财政厅联合统筹卫生防疫经费的使用,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定点储备企业、省疾控中心救灾防病应急物资和企业各类捐赠物资统一管理,落实卫生应急救灾防病所需的消杀灭药品、消杀器械、防护用品等卫生防疫应急物资,确保卫生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1.2.5 响应终止 08-01 17:00,鉴于全省范围洪涝灾害形势趋缓,根据省防总、省减灾委通知及卫生应急预案的规定,综合分析全省灾后洪涝灾害相关的重点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伤病员救治情况,省卫生计生委决定终止全省自然灾害Ⅱ级卫生应急响应[7]。

1.3 医疗卫生防疫措施

1.3.1 紧急医学救援和医疗保障工作 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启动了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做好转诊伤员的接收。120急救单位、医院总值班、防汛应急医疗队及队员严格要求,杜绝值班人员离岗、脱岗现象,保持24 h通讯畅通,随时开展防汛医疗救援。制订湖北省灾民集中安置点医疗救护站设置方案,安置点医疗救护站医疗卫生人员根据安置人员规模进行安排,按照100 人以下4~5名、100~300人5~7名、300~500人7~8名和500人以上规模8名以上,配备消化内科、呼吸科、心血管、普外科、皮肤科、感染性疾病科、护理、疾病控制等专业医疗卫生人员,确保灾区群众能得到及时医治。

1.3.2 受灾地区公共卫生管理 (1)食品安全风险与食源性疾病监测。增加灾区食品的监测检验频次和覆盖面,及时发现和排查可能的食品安全风险。向灾区群众反复宣传不食用死亡畜禽,蘑菇、野菜、野果等。开展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重点宣传吃熟食、勤洗手等卫生知识,出现腹泻症状及时就诊[8,9]。(2)饮用水安全监测和管理。卫生监督和疾控机构加大对供水单位集中式供水的末梢水余氯含量、浊度和细菌学等水质监测指标的检查监测频次,特别是对万人千吨以上规模水厂派人驻点监督,重点督导水处理、消毒、自检等情况和管网运行。配合水利部门,对受灾重建水厂的消毒设施进行技术指导,保障灾后供水安全。同时向灾区群众宣传饮煮沸水,保护取水点,避免生活垃圾、粪便等污染水源[8,9]。(3)灾后环境清理和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加强环境卫生清理,做“三管、三灭、一清理”(管好饮用水、食品、粪便,灭蝇、灭蚊、灭老鼠,及时清理环境),及时清理病媒生物孳生地,清除灾区群众安置点周边垃圾、污水、人畜粪便和死亡禽畜尸体。通过各级爱卫会协调城建、环卫、工商、卫生等部门,广泛动员群众,开展灾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爱国卫生运动[8,9]。

1.3.3 疾病监测 加强灾区重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专人负责疫情报告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医疗机构和灾区群众安置点对发热、腹泻、皮疹、黄疸等症状监测,发现异常信息及时报当地疾控机构调查和处置。各疾控机构强化洪涝灾害相关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重点关注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疾病,同时开展防控鼠密度、蚊、蝇等自然疫源性病媒密度监测。

1.3.4 血吸虫病防控 向受灾的血吸虫病疫区派出血防专家队伍,对参加防汛救灾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干部群众进行登记造册,讲解血防知识,派专人监督接触疫水的人群,防止防汛抢险人员感染。主动公告当地血吸虫病易感地带,设立醒目的警示牌和宣传标语,通过电视、广播、宣传画等方式,广泛宣传血防知识。对已接触疫水但未采取防范措施的人群,建议在规定时间内口服吡喹酮药物预防。做好粪便管理、安全供水等工作,开展安全检查巡视,减少粪便污染,切断血吸虫传染源。

1.3.5 宣传和心理危机干预 组织媒体记者赴基层救灾防病一线采访报道,广泛宣传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在防汛救灾过程中开展的卫生应急、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疾病防控等相关工作,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以文字、影音和图片等形式向公众宣传卫生应急工作和传播防灾减灾等健康科普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卫生计生事业的良好氛围。将心理危机干预行动统一纳入到洪涝灾害卫生应急指挥部指挥,派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对洪涝灾害中受害者、家属及救援人员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心理危机干预及后续心理救援工作。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 果

2.1 应急处置情况 根据全省灾情统计日报表和日报信息,湖北省洪涝灾害卫生应急Ⅱ级响应期间,累计在受灾地区设置医疗救护站814个,派出巡回医疗队5491支共65 254人次,救治伤病员16 093人,派出卫生防疫队4604 支共50 522 人次,累计消杀面积7.922×107m2,消耗消杀药品1.81×105kg,对血吸虫疫区涉水人员登记188 700人次,预防性服药5.87人次,灭螺3.84×108m2。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部门派出队伍,对洪涝灾害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等开展督导检查30 000余次,现场检测样本5000余件。

2.2 灾害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显示[10],2016年三季度湖北省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响应期和恢复重建期(07-01至09-30),全省报告5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162人,死亡2人。其中较大级别1起,为误食毒蘑菇中毒,发病2人,死亡2人;一般级别4起,分别为宴请聚餐食物中毒2起,学校水痘疫情1起和腮腺炎疫情1起,均无死亡病例。5起事件经核实均与洪涝灾害无关联。

2.3 灾害期间疫情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显示,2016年三季度湖北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3种78 106例,死亡120例,与去年同期比发病数上升12.96%,死亡数下降3.22%。报告中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24种39 130例,死亡117例,占发病总数的50.01%,与去年同期比上升0.36%,主要病种为乙肝(17 064例)、肺结核(11 422例)和梅毒(3626例),三种传染病占乙类发病数的82.06%;丙类传染病9种38 976例,死亡3例,与去年同期比增加29.25%,主要病种为手足口病(19 34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13 691例)和流行性腮腺炎(2921例),三种传染病占丙类发病数的92.26%,手足口病较去年同期(13 036例)上升48.42%,其他感染性腹泻较去年同期(9775例)上升40.06%,均为散发,无聚集性疫情报告,见图1。

图1 湖北省2015年和2016年三季度汛期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4 重点传染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系统”显示,2016年湖北省受灾的17个地市96个县区中,洪涝灾害重点关注的甲类肠道传染病霍乱无报告;乙类肠道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中,痢疾、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伤寒副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疟疾(输入性)有病例报告,其中甲肝和疟疾发病与去年同期比上升,伤寒副伤寒和疟疾与前五年同期比上升,其他病种均与去年和前五年同期比持平或下降;丙类传染病中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报告为主,与去年和前五年同期比上升分别为43.64%、65.80%,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率下降,见表1。

3 讨 论

坚决果断依法启动应急响应是救灾防病工作的有力保证。此次灾情暴雨强度、范围、洪水总量和危害性均超过1998年。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按照预案规定,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统一指挥,有力应对了此次灾害,因灾伤病员及时救治,稳定了受灾群众情绪。1998年湖北洪灾期间消化道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上升较明显,本次灾害期间也发现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数较多,表明存在肠道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生暴发流行的风险,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11]。湖北通过加强灾后食品、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管理,开展传染病疫情、症状监测、血吸虫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灾后未发生洪涝灾害相关传染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无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提示湖北省灾后传染病疫情平稳,卫生防疫应急任务圆满完成。

开展风险评估[12]、提前做好技术和物资准备是科学完成救灾任务的前提。湖北省卫生计生委5月组织多部门开展了汛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省疾控中心6-8月度风险评估报告中,均突出洪涝灾害中的重点传染病、食物中毒和血吸虫病风险进行公共卫生风险分析,针对性提出防控建议,为全省救灾防病工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根据评估结果和灾情形势,省卫生计生委和省疾控中心提前开展了卫生应急物资清点,加强了省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并组织专家修订全省洪涝灾害卫生应急6个技术方案,做好了应对灾情卫生应急准备,在全省应急处置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是应对灾害和事件的重要力量。根据相关部门年初灾害预测预警,湖北省卫生计生委4月组织16支省级医疗救援和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开展自然灾害跨省卫生应急演练[13],锻炼了队伍救灾防病能力。6月汛期来临前,省疾控中心国家卫生应急队组织卫生应急车辆省内和跨省1400 km拉动和车辆维保,完成队员培训,确保车辆状态,有力支援了救灾防病工作。全省医疗和防疫队伍按照“洪水到哪里,医疗卫生保障到哪里;灾区群众在哪里,医疗卫生保障到哪里;救灾队伍到哪里,医疗卫生保障到哪里”的原则,全力以赴,深入灾区开展救灾防病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迅速准确的救灾防病信息是卫生应急科学指挥的决策基础。卫生应急响应后的信息日报告和中国疾病控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系统的信息,让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迅速掌握受灾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损失情况,了解救灾防病能力现状,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提高灾情救灾防病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但本次应急响应期间发现,国家救灾防病系统数据与本省日报告信息不一致,日常工作中发现与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相比,救灾防病信息系统无具体工作方案,未使用培训,数据逻辑矛盾现象,系统报告管理亟需提高。建议从国家层面管理和完善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系统,使其在救灾防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事后评估是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次灾害卫生应对虽取得胜利,但未开展专题事后评估,形成重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模型[14]。在救灾中发现基层防疫队伍装备薄弱,全省仅省级和武汉市疾控中心拥有消毒防疫车辆,无法满足大范围灾害应对;基层医疗卫生部门因灾损失问题突出,数额巨大,亟需提高灾害的防范意识,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完善受灾损失补偿机制。这些需通过总结回顾和评估,分析识别掌握全省灾害卫生应急的威胁、脆弱性和资源,为今后灾害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能力提升提供依据。

表1 2016年三季度湖北省洪涝灾害地区重点传染病发病与历史资料比较分析表

[1]李克强.在国务院防汛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应急管理,2016,116(8): 4-5.

[2]李鸿忠.在洪湖调研强调抢抓农时抗灾自救齐心协力誓保丰收[EB/OL].( 2016-07-30) [2017-03-30]. http://ww w.hubei.gov.cn/zwgk/hbyw/hbywqb/201607/t20160730_ 873622.shtml.

[3]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启动全省自然灾害Ⅱ级卫生应急响应的紧急通知(鄂卫生计生明电〔2016〕23 号)[S].武汉:湖北省卫生计生委, 2016.

[4]湖北省应急办.湖北全力迎战六轮强降雨奋力打赢抗洪救灾攻坚战[J].中国应急管理,2016,116(8): 63-66.

[5]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的通知(鄂卫发〔2010〕6 号)[S].武汉:湖北省卫生厅, 2010.

[6]郑立国, 唐之一, 官旭华, 等.建设湖北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的探索[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5, 26( 6): 74-75.

[7]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省卫生计生委关于终止全省自然灾害Ⅱ级卫生应急响应的通知(鄂卫生计生明电〔2016〕30 号)[S].武汉:湖北省卫生计生委, 2016.

[8]黄若刚, 于建平, 邓 瑛.北京市“7.21”特大暴雨灾害后卫生防疫应急工作评估与思考 [J].首都公共卫生, 2014, 8(2): 83-87.

[9]郑立国, 吕桂阳, 马 弋, 等. 湖北省通城县6.1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救灾防病卫生应急处置[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3, 24( 1): 124-125.

[10]郑立国,官旭华,黄淑琼,等.湖北省2008-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4): 521-523.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4-28.

[11]程 峰,焦美秀.1998年水灾对湖北省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与防治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 1999, 15(6): 510 -511.

[12]王 哲, 李永红, 曹秋野, 等.台风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方法探索与思考[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5, 16(2): 153-156. DOI: 1009-6639(2015)-02-0513-04.

[13]郑立国, 官旭华, 张天宝, 等.湖北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队伍跨省救灾防病卫生防疫实战演练评价[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 5(2): 61-64. DOI: 10.13919/j.issn.2095-6274.2017.02.001.

[14]毛安禄.“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经验与启示[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5, 26(4):1-3.

(2017-03-30收稿 2017-07-20修回)

(本文编辑 宋宫儒)

Evaluation on the experience of health emergency Grade Ⅱresponse to fl ood disasters in Hubei Province in 2016

ZHENG Liguo1, LIANG Yi2, GUAN Xuhua1, ZHANG Shijun3, MING Zhu3, and WU Yang1. 1. Health Emergency Office, Hubei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uhan 430079,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9, China; 3. Health Emergency Office,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9, China

WU Yang, E-mail: 6021975@qq.com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performance of health emergency GradeⅡresponse to rainstorms and flooding in Hubei Province in 2016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health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future. Methods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medical rescue, disaster relief and disease prevention were summariz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Results The medical and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the province suffered heavy losses due to the disasters and carried out medical rescue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in full efforts, organizing more than 30,000 inspections of drinking water, food sanitation, public hygie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esting over 5,000 samples on site; n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connected to flooding was reported in Hubei Province during the emergency response period and the recovery period;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following flooding was controlled with no A class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ed in the 96 counties of the 17 disaster-stricken cities: 28 cases of Hepatitis A of categories B and C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reported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being up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of the previous year. Thirteen cases of typhoid were reported, which was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same period in previous 5 years. Four cases of malaria (imported) were reported, which was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same periods both in preceding year as well as the previous 5 years. A total of 1,267 cases of infectious diarrhea were reported,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43.64% and 65.80%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s in preceding year and previous 5 years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rate of other diseases stayed constant or diminished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s in preceding year and the previous 5 years. Conclusions It is important to initiate the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immediately at the onset of flooding, and enhance its pre-evaluation and emergency preparedness, so as to ensure the completion of disaster relief and disease control tasks. Furthermore, there is a ne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grass-roots medical and healthcare units in term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relief, equipment an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isaster relief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flood disaster; health emergency; emergency response

R183

10.13919/j.issn.2095-6274.2017.08.003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2017 年度疾控专项一般项目(WJ2016J-008)

1. 430079 武汉,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办公室;2. 430079,武汉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3. 430079 武汉,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应急办公室

吴 杨,E-mail: 6021975@qq.com

猜你喜欢
计生委救灾公共卫生
航母救灾
环球时报(2023-02-25)2023-02-25 19:14:34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水上消防(2020年3期)2020-07-25 02:36:26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河北水利(2016年8期)2017-01-13 12:39:00
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下一步”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5:56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健康服务业基金筹建工作五步推进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祖芸:全面落实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任务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