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过后,等风来
既禾
一手写现实、一手写青春的分裂青年,混迹在荒芜又盛大的西北,夜里写诗,白天做梦。新浪微博:@既禾
高三那年,我和朋友坐在操场的草坪上,夕阳的余辉洒下来,晚霞美得奢侈而动人心魄。朋友抬着头看天,漫不经心地说着:“怎么办?我感觉向前跑的动力还在,却根本找不到方向。”她把拿在手里的书卷起来,重重地丢了出去,北国的黄昏被年少时的慌乱砸出巨大的窟窿。
那一年,昆明火车站发生了暴恐事件,中南海召开了国际会议,马航消失在世界尽头……但似乎当高考到来的时候,一切风云变幻都与我们无关,题海围城,最是年轻学子手足无措的时候。
朋友喜欢文字,想通过艺考学编导。但反对的声音像潮水一样袭来,有人苦口婆心地告诉她艺考之路的艰难,有人建议她按部就班地参加高考,有人甚至直言她理想纷繁而不切实际……
朋友是沉静内敛的姑娘,那段时间最常和我提起的词却是“心急如焚”。她沮丧地形容起自己的处境:知道梦想就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等她,却根本不知道怎样迈出第一步,以及朝着哪里走。
如今高中毕业三年了,曾经的老师带着又一群学生备战高考,曾经的我们走到了大学的尾巴,三年之后,又到了新的节点,也又有了新一轮的茫然。就像一个小小的轮回。
最近,我连续一周和不同的朋友吃饭,他们读大三或者大四。北国的夜色很凉,我们说起的话题也常常有些凉意。有人说起新闻理想头头是道,却不知道哪一家媒体真正适合自己、接纳自己;有人一心想要从事会计工作,却在实务面前措手不及;有人想要拿起笔杆子当作家,却在梦想和现实的交手中找不到出路……听到类似的倾诉,我忍不住想起那位高中好友的往昔,于是就对大家讲起了她的故事,讲起那段故事里还不错的结局——
她最终没有孤注一掷地参加艺考,但收起了手机和小说,不动声色地温习课业,留给所有人一个挺拔的背影。高考结束,她比任何人都淡定,当我们焦躁不安地考量未来的专业时,她跟着一群长者朋友去了遥远的藏地采风。高考成绩出来,她泰然地填报了志愿,无一例外地都和文学、文字相关。这一次,没有人阻拦。
读大学时,她进了校内的广播电台,自己编写广播剧;偶尔写写短篇小说,陆陆续续发表在杂志上;跟组拍过纪录片,然后早早地找到了实习单位……她未来的路,似乎明确无疑。
有时说起几年前的纠结与抉择,她会成熟又妥帖地笑着。她说,其实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想明白了迷茫并不能解决问题,索性就不再东张西望,安下心来走好脚下的路,走着走着,一切就都慢慢明晰起来。
我笑她语气宛若老者,心底里却又格外认可。
记得看过的一句话说:“有些人能清楚地听见来自心灵的声音,他们依着那声音作息,这种人最终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
年少时的我们,谁不愿成为后者?然而,在寻找那个声音的路上,太多的时候,我们是迷茫的。不过,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一蹴而就,伸手去摘梦,需要最艰苦的努力和最漫长的跋涉。那么,与其迷茫,倒不如练就十八般武艺,然后,等风来。
我始终相信,我们把酒坛封好,放在江边的窖里,等上五年、十年、二十年,就是佳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