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

2017-08-30 07:54顾玲妹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外包中介效应

内容摘要:本文引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服务贸易促进、人力资本优化等中介变量,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就浙江服务外包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途径和程度加以探讨,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 经济发展方式 中介效应

模型构建

检验中介效应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采用温忠麟等(2004)提出的检验方法。该方法采用依次回归的检验程序,并开展Sobel检验,可以将错误率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检验程序图如图1所示。

变量解释与数据获取

(一)被解释变量Y

Y代表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简称浙江发展转型指数。关于浙江发展转型指数的获取,在对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构建反映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1+5”评价指数(见表1)。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浙江省统计年鉴》,实证分析的时间跨度为2006-2012年。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发展转型指数,首先将原始数据进行同趋势化和标准化处理后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 选取一个主成分。并计算出单个变量系数结果,见表2所示。

(二)解释变量X

X代表国际服务外包额。由于浙江省服务外包市场分布主要为美国、日本、中国香港、芬兰等国家和地区,因而浙江省服务外包业务以承接国际离岸外包为主,内需市场份额占比较小。因而,本研究选取浙江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为被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2012)的统计资料。

(三)中介变量

1.技术进步 M1=P。采用刘星、赵红、张茜根据C-D生产函数推导出的技术水平指标: ,来反映技术进步情况,其中 Yt为上文被解释变量的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 Lt为服务外包从业人员人数,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2012)的统计资料, Kt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原始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目前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取α=0.2 。计算结果见表4所示。

2.产业结构升级M2=lnH 。目前学术研究中,主要采用Clark的产业结构调整系数或者通过第二、三产业产值的GDP占比来评价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评价产业结构变动的方法相对过于简单,没有全面衡量各产业结构內部和产业结构相互之间的升级变化趋势。因而,本研究将采用何娣、邹璇(2013)关于运用各产业结构系数的产值比重加权得到总产业结构水平的方法来研究浙江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首先,用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来计算表示产业的结构水平,采用公式:

H值的大小,说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高低。计算结果见表5所示。

3.服务贸易促进M3=lnS 。浙江作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省份,积极推进服务贸易改革创新。以服务外包、金融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实现了快速增长,服务贸易总量和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原始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2012)的统计资料。

4.人力资本优化 M4=lnL。一般而言,高学历人才有助于提升服务外包业务的创新价值,以助推服务外包企业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因此,本文选取2006-2012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毕业生人数L作为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本积累。原始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及分析

(一)“中介变量”的稳健性分析

在中介效应分析之前,应分别对三个中介变量进行基本回归,分析中介变量的稳健性。表6中,四个中介变量在回归模型中的可决系数调整R方都比较高,这表明模型的拟合度比较好,中介变量解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应比较明显。四个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t检验,并且F统计量的值都比较大,回归模型的效果比较好。这说明,中介变量的稳健性较好,可以做中介效应检验。

(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从表7可以发现,原效应系数c为0.208,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一定的直接效应,但是并非十分显著。服务外包同时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国际服务贸易增长、人力资本优化四个中介变量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最终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体如下:

技术进步在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影响。对中介变量技术进步M1 进行检验,结果见表7的第三行,其中回归系数 a 和b分别为0.006和11.965,且均在5%水平下显著,直接效应C为0.133,且在1%水平下显著,中介效应值为0.0717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51%,说明中介变量技术进步在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中起了34.51%的作用。这说明服务外包作为具有创新性、高技术含量的高端服务业,国内服务商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加强与发包方(主要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沟通与交流,在竞争和合作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服务商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形势,服务外包产业亟需转型升级,政府应鼓励服务外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加强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产业结构升级在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影响。对中介变量产业结构升级M2进行检验,结果见表7的第四行,回归系数 a为0.008,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明显的正面促进作用。回归系数b为13.675,不显著,需进一步做Sobel检验,计算结果显示,检验统计量zab=1.289 ,大于0.96,通过检验,故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介效应显著。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为0.1094,解释总效应为0.5260,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在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效应最为明显。可见,服务外包不仅促进农业信息化水平,而且与先进制造业互动互融,同时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助于三大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服务贸易促进在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影响。对中介变量服务贸易促进 进行检验,结果见表7第五行,回归系数 a为0.029,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服务外包对服务贸易促进具有明显的正面促进作用。回归系数b为2.961,且在5%水平下显著,直接效应C为0.121,且在5%水平下显著,服务贸易促进的中介效应为0.086,解释总效应为0.4128,表明服务贸易促进在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效应为41.28%。这说明,服务贸易促进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总量,同时有效转变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式,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结构,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人力资本优化在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影响。对中介变量人力资本优化M4进行检验,结果见表7的最后一行,回归系数 a为0.01,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服务外包对人力资本优化具有明显的正面促进作用。回归系数b为8.891,且在5%水平下显著,直接效应C为0.117,在5%水平下显著,人力资本优化的中介效应为0.089,解释总效应为0.4128,表明人力资本优化在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效应为42.75%。可见,作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关键要素——人力资本在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效应比较明显,而且,随着人力资本的优化,这种效应将进一步凸显。

政策建议

加快提升服务外包企业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浙江多数服务外包企业研发投入总体较低,创新能力不强。在浙江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背景下,发挥政策的集成效应,加大对服务外包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企业应创建组织学习机制,提高由承接服务外包带来的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形成专有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能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积极拓展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从对浙江服务外包示范产业园的调查来看,超过1/3的园区没有企业通过国际资质认证,这使得企业很难承接中高端业务,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浙江省各地市应积极组织开展国际认证与培训,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咨询和评估服务,帮助企业加快国际认证进度,提升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浙江服务”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人力资本优化。强化校训企沟通交流机制,鼓励省内有关高校加快专业转型,设立服务外包重点领域专业,与企业共建服务外包定制班,共同讨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在高校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中引入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的课程,将人、商业与技术结合在一起,培养服务转向型經济的人才。大力开展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培训,继续在境外举办服务外包高级人才培训班,创新服务外包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提升服务外包人才培引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顾玲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路径:服务外包[J].商业时代,2012(34)

2.喻美辞.国际服务外包、技术外溢、与承接国的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研究,2008(4)

3.陈菲.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印度为例[J].特区经济,2011(11)

4.陈永强,徐成贤.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服务贸易的途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12)

5.吴.发展服务外包优化外贸出口结构[J].当代经济管理,2009(8)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外包中介效应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城管服务外包引出城管权力扩大问题分析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