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雪
内容摘要: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各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白酒企业应抓住一切机遇,努力应对,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更好的效益。具体做法包括:一是继续深化以产权改革为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抓住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的“一带一路”机遇,三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白酒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供给侧改革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历史最长的国家,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酿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粮食酒。如今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已是家喻户晓,几乎每个省市都有一个白酒的知名品牌。改革开放后,白酒企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产销量连年增加,企业利润迅速增长,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全国白酒类生产企业有两万余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指出,其中有数千家规模以上企业(即营业额两千万元以上)。但是近几年,受宏观经济下行、限制“三公消费”以及“八项规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白酒行业收入与利润增速急剧下滑,收入增长跌至个位数,利润甚至2013-2014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进入2015年以来,在各方努力下,白酒行业经营情况有所改善,收入增长加快,利润也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全国规模以上酒企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558.86亿元,同比增长5.2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27.04亿元,同比增长3.29%。白酒行业的18家上市公司中,16家酒企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有研究机构认为,白酒企业经历三年时间调整,已逐步走出销售大幅下降时期,行业调整进入第二阶段,企业逐渐站稳脚跟,可以比较从容地重整市场。进入2016年,白酒企业纷纷对主打品种进行提价,龙头企业频繁提价也是行业逐步回暖的信号,由此带动企业利润不断上升,上市公司股价也是屡创新高。据《2017-2022年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前景、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预计未来10年将成为中国白酒业的稳定发展时期,中国白酒业出口增长将达到5%-10%,利润将达到20%。
白酒企业发展的三大思考
综上所述,我国白酒企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依然是曲折的。在当前调结构、稳增长的大环境下,企业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笔者认为白酒行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应对:
(一)继续深化以产权改革为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从产权开放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实行"四线并进"。第一条线,立足于国有企业,吸引民营资本、外资与国有资本融合。第二条线,立足于民营企业,让国资、外资与民营资本融合。第三条线,立足于外资企业,让国资、民资与外资融合。第四条线,立足于企业员工,实行员工持股。总之就是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所属的若干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些企业实行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其他可以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国有和民营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2015年4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正式施行,外资进入名优白酒股权比例的限制被取消,白酒企业的并购整合开启。白酒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争取做强、做大。白酒企业在混改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點:
1.加强顶层设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贱卖。顶层设计来源于工程学,意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顶层设计就是从上到下,从高端到低端来设计目标,强调内部各要素围绕核心理念和目标有机衔接,同时注重可操作性。白酒企业混改不能盲目进行,更不能照搬照抄,应制定各种资本有序进出的措施,明确各种资本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不控股的股权结构,同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力争成为上市公司。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当中,还要特别注意防止贱卖国有资产,杜绝国有资产流失,这方面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中有过深刻教训。这就要求一定要做好资产评估,要保证各方评估结果的可靠、真实、准确,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货比三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2.制定合适的股权激励制度。白酒企业属于竞争性行业,员工持股有利于改善股权结构,发挥职工的积极性。特别是关键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持股,要在健全的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市场化机制下进行员工持股,对企业的考核也应该是以业绩为标准。可通过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考核退出机制,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白酒企业想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用开放性的思维和胸襟看待市场化的用人激励问题,在进行员工持股改革中还要避免分配悬殊,造成社会不公。
3.注意各种文化的融合。文化整合是混改企业整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整合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与否。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民营资本的企业文化以及外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存在诸多差异,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价值观、管理理念、行为准则等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必然伴随着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相遇、交汇甚至冲突。为此,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提高改革的成功率。文化融合首先是思想融合,要让所有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各方的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有了共同的目标,就有了企业文化融合的可能。其次是价值观的融合,不同酒企有不同的价值观,要从不同的价值观中提炼确立企业新的文化理念,建立起新的企业文化。最后是行为融合,在思想融合、价值观融合的基础上必然达到行为的融合。
(二)抓住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的“一带一路”机遇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正如在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习总书记所说:“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中方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基建领域投资总额逾四千九百多亿美元;2014-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三万亿美元。
对于白酒企业来说,“一带一路”显然打开了一个极大的市场,但走出去,其中包含着机遇、挑战、风险甚至危险。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会降低中国酒产品进入其市场销售的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将会加速白酒企业的分化升级。
1.积极宣传中国的酒文化。文化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之分,精神文化包括历史、品牌、情感、礼仪等,白酒的物质文化包括品质、种类、功效、养身等。白酒的地域性很强,文化依赖性也很强,当它走向世界的时候,势必会遭遇挑战。当前许多白酒生产企业,都在不断增加白酒出口,通过各种力量使白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却始终未能得到国际主流社会的高度认可。中国白酒占世界烈性酒生产量的32.6%,而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却非常少。我国有几千年的酒文化,无论是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还是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都是酒文化的体现,也都表达了古人对酒的热爱。如何将这种喜爱引导和升华,如何使之发扬光大,得到世界的认可并成为主流意识,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2.组建“酒企集团”共同开拓海外市场。酒企要抛弃门户之见、南北之争,抱团取暖,包容发展。正如2017年4月在安徽黄山召开的第六届中国白酒领袖峰会上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提出的,白酒同行只有摒弃封闭自守的旧观念,放逐恶性竞争的旧做法,积极构建“求同存异、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合作共赢”新型关系,共同铸造匠心品质、匠心文化、匠心精神,才能使我国引以为傲的白酒产业历久弥新、永葆青春,白酒企业也才能在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中更好生存、更快发展。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无疑代表了中国酒业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3.注重防范风险。“一带一路”商机很多,市场潜力巨大。但商机也会带来风险,企业需注意市场、金融、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等风险。我国企业应参考借鉴风险评估报告,通过商业咨询、法律咨询、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商业保险等手段规避风险,通过到境外设立产业园区,与政府保持密切协同,以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还需要注意金融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不要冒然决策,更不能单纯地采取短期行为,否则一旦碰上金融动荡,将会面临很大压力。
(三)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大力倡导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运用市场和政策的手段,着力解决产品质量、规模、效益、成本的问题,着力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虽然白酒企业目前有企稳回暖的迹象,但整体去产能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从以下方面积极做好供给侧改革:
1.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保证质量。民以食为天,酒以真为先,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未来阶段,我国白酒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将是食品安全问题。1998年山西的假酒事件造成27人丧生,222人中毒入院治疗,使山西白酒业从此一蹶不振,全国其他酒厂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教训必须牢记。所以不管改革如何进行,质量是第一要务。
2.增加品种,延伸产业链。这要求企业既要克服主品同质化问题,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专门化消费需求,也要避免盲目贪多、贪大而顾此失彼。这方面不乏成功案例。如山西汾酒在发展原有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保健酒市场,构建了医药连锁的发展方式,这样企业不仅可以借助原有的品牌影响力更方便地进入保健酒市场而且保健酒的税收优惠还可以为企业开源节流,提升企业的净利润。又如江苏的今世缘酒业,自身定位婚喜庆产业的整合者,通过“今世缘喜庆+”与产品、服务、基地结合,规划整合婚庆产业,产品重点围绕婚喜庆消费情景和日常情感维护来开发或定制,优先寻找婚喜庆产业链上与今世缘能够形成共振的某些环节引进合作或者资本运作,以实现企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提升附加值,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5亿元。再如泸州老窖则改革了公司的产品结构,针对80、90后,开发了“泸小二”和“会唱歌的小酒”等多样化品牌,并进行了一系列产品“瘦身”改革,企业轻装上阵,这有利于百年老店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挑战。
3.提高技术含量,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且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为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超越的能力,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含量,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方面如山西汾酒在2015年设立了“汾酒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技术研发的相关工作开展,将技术投资模式由之前的事业部管理方式转向了专营公司的模式;同时,积极更新生产设备、采用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4.加快推进白酒企业绿色化、生态化改造。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低碳、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一致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做好环境保护。酒企也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白酒行业的绿色和生态化改造。所謂生态化,就是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学原理,建立生产—消费—分解的一套循环系统,寻求物质闭环循环,多级利用和废物产出最小化。这方面“沱牌舍得酒”就做得很好。20世纪90年代,“沱牌舍得酒”率先提出生态啤酒的理念,着手建设酿酒生态工业园,遵循循环性、连接性、多样性、高效性,在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实施生态化改造,以充分实现生产过程零废弃的排放原则。经过2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以玻璃厂、热电厂、金属粮仓、纯水处理中心、灌装自动化中心、制曲中心、酿酒厂、废水处理站、养殖场、公园等相互交叉的工业共生链网系统,达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5.加强与全国知名电商合作,拓展互联网销售渠道。在如今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互联网+”也给酒企带来了新的机遇。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目前“互联网+酒业”结合度仍然较低。如今酒行业仍以“传统渠道为王”,多数企业仍选择传统渠道。统计显示,2015年白酒在互联网渠道的年销售额约为50亿元,仅占白酒行业年销售额的1%左右。互联网的出现,让消费者对白酒产品的价格有了新的认识,当前白酒销售终端出现了很多本土化的电商渠道,如中酒网、酒仙网等,这些渠道让消费者更方便,白酒企业应积极与这些酒类电商合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以及酒博会等平台,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推介,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手段,大力发展线上和线下两个市场。
结论
面对经济新常态、面对酒业生态环境巨大变化的挑战,白酒企业要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充分抓住一切机遇,努力应对各种挑战,在创新中推进合作共赢,不断打造和优化企业发展新生态,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欣予.青花瓷酒——中国白酒业的新航标[J].商品与质量,2011
2.姚尧.“石油混合所有制”暗藏风险[J].中国经济信息,2014
3.和云.“三个支撑带”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5(4)
4.付晓东.从区域经济学视角看“一带一路”方略——兼论五大支撑平台的建立和完善[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2)
5.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J].交通财会,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