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红丹
[摘要]增强问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质量是关键。在历史教学中,要提高问题的质量,教师应尽量避免提“教材式问题”,注重问题的深度;不提“不明确问题”,注重问题的层次;少提“正规化问题”,注意问题的开放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7501
当前,问题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却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却在被教师抛出后得不到预想的回应,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尽量避免提“教材式问题”,注重问题的深度
所谓“教材式问题”,是指答案已经确定,在教材上可以找到答案或者解释的概念性问题。比如:什么是世袭制?三民主义的作用与影响分别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教材中有明确的、现成的定义,或者在某一领域有固定、标准答案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不可以问了吗?可以问,但可以让学生直接问教材、问课本,甚至问互联网。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避免提出“是什么”的问题,要注意问题的深度,即使是知识性的问题也要让它有一个质的提升。
如在讲到“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美国1787年宪法”是其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这个重难点要想理解透彻,应先让学生对“邦联制”进行理解,但这部分恰好是教材中简略带过的,所以教师可以先设置问题:“北美独立后采用的邦联制有何特点?”补充适当材料后,学生对邦联制的缺陷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就打开了通往“美国1787年”的第一道门。同样,在注意问题深度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高中历史教材以历史事件居多,但高中生对历史人物更感兴趣,所以在问题设计时,可以考虑从这方面入手。如讲到“洋务运动”时,可以问学生:“你们对李鸿章(或者是曾国藩)了解多少?”这样的问题,很少有学生会拒绝或者冷漠对待。
二、不提“不明确问题”,注重问题的层次
在学生没有掌握到足够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時,问题范围越大,学生越不明确自己应该回答什么。从学生的心理来分析,对于一无所知的问题,他们不会对其产生好奇,更不会有回答的欲望。完全陌生与非常熟悉一样,都不能够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只有那些让学生既感到困惑又认为有挑战性的问题才是最“好”的问题。如在学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相关内容时,其中提到有人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称为“欧风美雨”的产物,针对这样的论点你有什么看法?如果教师以这种形式提问的话,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很难回答。而以“渐进式”方法将问题分解,效果完全不同:中国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它有着怎样的发展态势?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在鸦片战争后表现出了怎样的特点?为什么要发动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在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当时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哪些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这些问题如同在历史长河中的一盏盏明灯,领着学生由浅入深地去探索历史,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在每一个问题被解决,每一个真相被发现时,学生无疑是最快乐的。
三、少提“正规化问题”,注意问题的开放性
逆反心理是这个时代的高中生最显著的心理特点,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对那些过于传统和正规的事件和观点,总是心存叛逆。这种心理常常让教育者感到头痛,但在问题教学中,这种叛逆却恰恰为实施“逆向提问”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因此教师不要被太过于正规化的问题所束缚,要通过逆向提问让学生尝试在一些开放性问题上找到新思路,开拓新视野。如在讲到中华民国成立时,就可以这样设问:“如果当时袁世凯没有接受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之位,辛亥革命还会失败吗?”这种先否定再重新验证的思维方式恰恰与高中生的“怀疑”心理相契合,因此对这样的问题他们也会投入更多的兴趣和热情去思考和探究。在一番交流与讨论过后,学生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辛亥革命不会失败,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会走向成功;另一种则认为结果不会变,同样还是会迎来失败,因为群众始终没有参与到革命中来。这时教师可以继续设问:“到底是谁在决定着革命的成败,谁在‘操纵着历史的走向,是某个人、某个军阀、某个阶级,还是广大群众?”这种“逆向提问”增加了问题的维度,让学生的思维朝着更敏捷、更广阔的方向发展,最终到达创造性思维的“最高境界”。
总之,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施问题教学时,一定要把好问题的质量关,切忌不要做向学生要答案的“伸手党”,而是要做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本质的“领路人”。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要深入了解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来提升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