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微博体系,创新高校网络思政工作

2017-08-30 13:58王高飞
关键词:网络思政高校

王高飞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物质,受到的思想影响和冲击也越来越多,这对于人们正确思想的形成、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高校应当强化思政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应思想内容的宣传和引导,进而达到帮助学生构建正确思想价值观的目的。

关键词:微博体系;高校;网络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7-0145-03

高校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思想发展和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社会不断开放的过程中,各种思想纷纷融入网络和生活,这时候就应当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进而保障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好地投入到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

一、高校思政教育微博体系的目标定位

高校思政教育微博体系构建的目标具有普遍意义,主要以下3个方面:

(一)为大学生认可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走进学生中间,诚恳的和他们进行交流,并对学生在心理、生活、工作、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应当对学生关注热点话题进行有效引导,帮助他们发现并掌握新型生活和学习方式。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当放低姿态,对于学生的所思所想也应当进行有效的解决和分析,进而确保思政工作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二)为学生喜爱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應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他们喜爱的新鲜事物,进而实现自身知识面和视野的拓展。教师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使用学生广泛运用的流行用语,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加个性化、幽默化,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正确权威点评社会热点问题,并有效引导学生的舆论。通过以上措施,高校思政教师能够更加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三)为学生提供引导

高校思政教职人员应当运用个性化、通俗化的表达方式将传统的思想观念、教育主题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时教师还应当给予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想观点变化以充分关注,通过有效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应当通过微博或现实生活将自身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还能够和他们共享生活方式、思想内容,进而达到引领学生思想观念的目的。

二、高校思政教育微博体系的构成

高校应当围绕官方组织微博群,充分发动思政教育工作者、共青团,构建包含学生个体和学生组织的微博体系。该微博体系应当包含全日育人、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等功能,并将微博内容内涵建设作为重点,充分实现引领学生、亲近学生、服务学生的目标。

(一)建立引领学生、亲近学生、服务学生的高校官方组织微博群

高校官方微博在网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是网络中学校的虚拟标志,是高校向学生进行思想传达的介质,学校可以根据微博学生留言判断舆情。高校党委宣传部可以利用微博群,对学校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共同参与思政教育进行协调,还能够充分利用高校官方组织的微博集群发挥答疑解惑、服务广大师生、发布重要信息、沟通交流的作用,通过与大学生在微博集群前段的沟通,在后台开展反馈信息、研判舆情等[1]。

(二)建立引领、分享、交流思想教育工作者、共青团微博群

各级共青团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团委老师、辅导员等工作人员通过个人微博相互关注形成该微博群,该微博群发布的内容应当包括通过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解疑答惑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的了解和掌握。将思政理论课内容在该群进行分享,将教职员工的工作心得体会进行传递和分享。通过分享心得和进步,引领思想潮流,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对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培育。

(三)构建开放、交互、参与的学生和学生组织微博群

这个微博集群由学生个人、学生干部、班级、学生组织微博相互连接构成。该微博集群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大学生个体微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能够通过个体微博真实的反映出来,这样思政教育微博体系就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服务。实现微博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个体微博参与度的提升。其次,学生干部微博。学生干部能够在微博体系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进而通过学生的效仿效应实现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最后,班级、学生组织的微博。这些微博具有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特点,不仅能够让人们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信息,还能够发布校园文化活动信息,进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2]。

三、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微博体系的载体

(一)微博体系前端:建设矩阵型高校微博

在微博营销中,通过PRAC法则的运用逐步形成“2+N微博矩阵型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品牌微博和客户微博的平台基础上,并将活动微博、产品微博、粉丝团微博、运营领导员工微博添加进来。在高校微博矩阵建设中运用PRAC法则,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微博体系的形成。建立高校思政教育微博矩阵型的账户,设置高校思政教育微博矩阵型架构,高校思政教育微博矩阵型使用评估是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微博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高校思政教育微博矩阵的账户。高校应当通过完成微博的官方认证,赋予其更强的公信力,这样就能够利用微博网站的技术支持,进行高校各项事务的有效宣传,进而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设置高校思政教育微博矩阵的架构。应当从微博集群的不同主体、不同作用出发,进行相关微博集群和微博的构建。同时应当由高校相关部门,包括校党委宣传部进行官方组织微博的统一管理和备案[3]。

第三,高校思政教育微博矩阵的主要内容。不同微博集群在微博矩阵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它们将各种类型信息利用不同形式进行发布,但是却具有相同特点的内核内容:首先是高校要闻。官方组织微博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微博矩阵中的宣传作用,将校院的各种要闻进行及时发布,并和校园网站实现有效的链接和共同传播。微博传播信息非常及时和迅速,关注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学校的各种动态,这样就能实现信息接受者和发布者的及时对接,进而实现官方组织微博形象的提升。其次是信息补充。通过多样化的微博操作方式,能够突破传统网络媒介的局限,将信息更加快速和便捷的传播出去,例如直播运动会、活动、会议。再次是转发。在信息传播中转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能够将宣传成本压缩到最低。主要的方式有3种:第一是内容相同,微博和主微博分别进行信息发布。第二是自上而下,主微博的信息被微博群积极转发。第三是自下而上,主微博接受微博群的信息。最后是个性化内容。不同类型微博具有不同功能,有一些微博的主要作用在于服务学生,有一些微博的作用则是在于进行相关事项的提醒和通知等等,这样由不同功能微博构成的微博体系就能够更具张力[4]。

第四,高校思政教育微博矩阵的使用效果评估。通过将效果反馈给微博集群,能够实现对思政教育策略的及时调整,进而实现对微博的更好利用。其中涉及的因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分别是转发量、被@量、粉丝量,通过有效利用这些因素能够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更好的评估。

(二)微博体系后台:有效建设舆情监测平台

高校微博管理部门应当强化大学生微博舆情的微博反馈机制、微博研判机制、微博预警机制的舆情监测平台的构建,通过有效监控校园网用户中参与国计民生等话题的讨论情况,实现对舆情的有效把握和控制[5]。

第一,应当进行全方位微博与预警制度的构建。随着高校思政教育微博体系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微博的监管作用和能力不断加强,所以预防机制的全方位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操作中上至高校官方各部门下至思政教育工作人员,都可以对大学生思想和行為上遇到的问题进行侧面排查和正面引导。但是由于网络风险具有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的特点,还需要对专业人士、民间组织、行业自律组织、网络运营商进行有效整合,进而推动微博舆情预警机制的制度化、全面化、专业化发展。为了有效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应当确保微博舆情机制的迅速反应水平,各层级组织能够积极参与到化解舆情危机工作中,进而对舆情危机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控制[6]。

第二,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微博研判机制。在高校思政教育微博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会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微博主形成于学生民间组织、学生官方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高校官方组织、学生个人、学生干部各层级微博中,这些微博主与其他微博主相比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微博ID识别度、信息流量、微博内容认同、粉丝数量均是与众不同,因此,高校微博管理部门应当强化对该群体微博信息动向的关注,对其一定时期内高校学生的行为、动态进行判断和研究。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将思政教育内容的隐形开展和传播通过这些微博群主实现。最后,还应当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反馈、开展、设计中充分吸引这些微博群主的参与,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为微博研判机制的形成提供助力[7]。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手段,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和相关责任部门进行高校微博思想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成效,促进学生思想上的健康稳定发展,进而成为未来我国建设的合格人才[8]。

参考文献:

〔1〕范曦.充分发挥微博“意见领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5,(10):183-184.

〔2〕陈磊,魏林.基于网络平台的“90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4,(10):62-64.

〔3〕沈培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10):1-5.

〔4〕徐福林,梁芷铭.高校官方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官方微博系列研究之一[J].传播与版权,2013,(17):86-87.

〔5〕吴宇,徐智.“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互动模式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6):121-123.

〔6〕王兴龙.微力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以“微博”为例[J].学理论,2014,(10):195-196.

〔7〕石钟旭,曾劲.微博兴起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10):66-68.

〔8〕王燕红.微博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长春大学学报,2014,(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网络思政高校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思考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