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向军+许云燕+周亚傲
摘 要: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新媒体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大学生独特的网上表达方式及高校网络舆情的高发、高危、高关注的特殊情况,要求网络思政教育不断推陈出新。目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网络平台建设落后、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和网络平台监管不力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结合当下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与时俱进紧跟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加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1]。
关键词:网络思政;教育育人 ;路径创新
网络思政教育是指通过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和网络平台,对受教育者传递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性实践活动。而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借助新媒体平台,由高校师生发布的有关高校事务的言论、意見、建议、态度等各种情绪的总和。大学生群体既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被影响者。网络思政教育相对于传统思想教育活动而言,主要利用的是网络工具平台,以校园网、论坛、即时通讯工具和BBS等形式,在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的环境下通过信息传递、思想语言的交流来实现教育目的。
新媒体时代下创新网络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1.创新网络思政工作可以更好地贯彻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一些新媒体平台利用各种“噱头”吸引大学生,妄图在思想观念上误导学生、价值取向上左右学生、理想信念上动摇学生,导致高校经常面临一些涉及宗教信仰、民族团结等问题。作为思政工作者,要主动了解国家政策、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状态,积极创新网络思政工作方式方法,搭建符合学生需求特点的网络阵地、新媒体平台。
2.创新网络思政工作可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引导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工作的重点,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关键是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组建“深海纵队”网络宣传小组,目的就是发挥组织作用来创建“能动方向标”平台,围绕学生的关注焦点、使用学生的网络语言、以学生喜欢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全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3.创新网络思政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网络思政工作要发挥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首先要在形式上、内容上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提升他们对高校各级学生组织创建的新媒体平台、网络平台的关注度、喜爱度。因此,只有积极创新网络思政工作的方法,包括积极探索大学生“感兴趣、愿意听、愿意看”的网络语言形式和教育内容,才能实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精神需求、发展需求、生活需求”的目标[2]。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1.缺乏学校层面的统筹规划,网络思政工作效果不明显
学校和学生之间、各院(系)之间、学生组织社团之间各自为战,学校层面缺乏统筹规划,自媒体重复建设,没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还有部分高校虽然建有思政教育主题网站,但网站结构并不合理,功能多以单向信息发布为主,无法提供与学生互动的平台;网站内容多以说教为主,与传统的“说教”教育模式相差无几,无法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部分网络思政工作者对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资深思政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丰富,但部分人对全媒体的概念以及自媒体的技术应用不太熟悉,以致对发展网络思政工作的动力与信心不足,仍然习惯沿用传统的观念、方法、手段开展工作。多数一线辅导员尽管对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思政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但在自媒体发布的信息内容中,仍偏向事务性、通知性的文件,并没有利用自媒体的特点进行方式和内容创新。[3]
3.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超过44%的受访大学生承认曾经浏览过含有不良信息的网站,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扭曲,产生思想错位、行为异常和心理障碍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所以应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选择
1.培养高校网络思政工作队伍,提高网络思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道德文化素质强、具有全媒体传播理念并能熟练操作全媒体设备的专门骨干队伍是开展好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关键。高校思政工作者首先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水平,其次,要以敏锐的思维、敏捷的行动抓住问题;最后,要主动走进网络世界,直接与学生在网上交流思想,学会在信息道路上与学生打交道。
2.积极搭建“红色网络平台”,构筑网络思政工作阵地
一般学生登录“红色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专栏,其目的不外乎两点:理论学习和查找资料。鉴于此,“红色网络平台”上“思政专栏”的建设应强调内容的丰富性、权威性和理论性,从而让大学生能方便地获得需要的所有资料。当然,积极搭建起来的“红色网络平台”,所推动的热点问题要在网站中得到体现及引导。理论越彻底,也就越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校园网络要吸引大学生群体的关注,首先,要由纯粹宣传型向多功能服务型的转变。其次,要有能让广大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最后,建成一批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的主题教育平台,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政教育活动。
3.注重网络思政工作的数据化,促进思政教育接地气
当前,学生应用微信、微博、QQ等进行信息化交流非常广泛。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渗透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新浪微博平台的数据表明:学生群体已经成为新媒体应用与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发起时政热点的讨论;把微访谈、微话题等方式积极运用于学校大型活动、校园公开课、学术讲座,主动与学生形成互动;关注网络舆情,通过学生在新媒体上所聚焦的事物或者热议话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发展需求。这样就能利用新媒体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潜移默化地引导“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4]。
本文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课题“高校网络宣传与舆情引导研究—以华北电力大学红色网络宣传平台‘深海纵队为例”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范宜华.浅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J]. 科学导报, 2016(7).
[2]苏明.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探索[EB/OL]. http://www.moe.edu.cn/jyb_xwfb/moe_2082/zl_2015n/2015_zl02/201501/t20150130_185480.html.
[3]缪娜.创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
[4]韩亚超,曾程.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创新思路[J].辽宁经济职业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91-92 .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