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立场

2017-08-30 10:30盛晓庆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立场

盛晓庆

一、“学生立场”意味着什么

黄厚江先生在文中说,“学生立场,就是要求语文教学的内容选择、目标确定、方法运用、活动组织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学生出发,而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这一论述在笔者看来颇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厢情愿的情形太多了,一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责怪:怎么教都不会,怎么练都错!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不排除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了学生立场这一点几乎是一定的。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的教学中,曾经设计过这样的教学:先向学生介绍司马迁;再向学生介绍《史记》;再向学生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兼并剧烈的战国中期,赵国面对秦国的挑战,包括廉颇、蔺相如在内的赵国名臣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按理说,有了这样的铺垫,有了学生此前学习其它文言文的积累,那在读此文时应该没有多大的困难。不幸的是,这个“理”却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理,学生也没有“应该没有多大的困难”;事实上,学生所遇到的困难是,只知道此文的宏观大义(可能还是其它阅读中获得的),不知道文中具体的描述有着哪些意味深长的道理,譬如说他们不知道第一段看似人物介绍,其实却是在表明两人的出发点不同;又如他们读不出文中“王必无人”四字乃是蔺相如对当时朝廷局势的判断的结果,而不是个人逞匹夫之勇……由此可见,这种寄希望于大而全的文本背景的介绍,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去构思课堂教学的结构,可能是更为必要的。

这就将教师教学研究的目光指向了学生本身,教师要基于经验判断学生在读到《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思考,而学生的这些问题又当如何解决,思考又当如何升华。因此,学生立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立场就是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沿着学生的问题去展开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最终的教学目标。

二、高语课堂上的学生立场

于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立场就可以带来强烈的生态气息。要知道,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善于思考的,学生面对某一文本所作的思考,就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找准了这个出发点,就站稳了学生的立场。

再教《廉颇蔺相如列传》这节课时,笔者没有急着呈现相关的背景资料,也没有让学生去复述自己所知道的“将相和”的故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样的复述不具太大的意义),而是先让学生去“素读”文本。

素读绝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概念,因为是素读,所以就没有任何的“添加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素读结果去准确地判断教学的起点。在笔者的实践中,学生素读之后疑问较多,于是先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先解决一些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如大部分的字词的工具性问题;其后,收集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最终形成的问题有:蔺相如何堪重任?——更细的问题是:他自己怎么敢的?赵王为什么信任他?蔺相如去秦之前对秦能否还璧有无更准确的判断?——因为有学生提出文中描述蔺相如与秦王一番对话之后,就“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学生质疑的是:难道此前没有根据秦王的性格作出判断,而非要一番对话之后才作出判断吗?

有此问题作为理解文本的驱动力,学生于是进一步思考并得出:以蔺相如之智,不可能不度秦王之性,然仍怀璧前往,此是谓大勇;而中途遣从者衣褐怀璧而归,此是谓大智。从而判断出蔺相如实乃大智大勇之人!

其后的渑池相会、负荆请罪等解读中也有类似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都是在学生素读的过程中,经由自主思考而得出,经由小组讨论以及师生互动而解决。笔者反思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应当说他们在如此之长的文本解读中,也是有工具性困难的,但这个困难并没有成为他们文本解读的障碍,反而在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自主地解决了这些困难,然后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属于学生的,而且结合以往教学的经验也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其实并不肤浅,都在基于文本逻辑而提出的问题,同时又为了理解的逻辑自洽而去解决问题。事实上,正是对前面那些问题的解决,学生才真正读懂了最后的负荆请罪,既是廉颇品格的体现,也说明了蔺相如确实是一大材,是一个值得负荆请罪的对象(学生语)!

三、学生立场就是教服务于学

其实仔细想来,学生立场并不是一个生硬的概念。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历来有个性解读的传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文本解读的必然,因此学生在面对一则文本的时候,总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恰恰是有效阅读的表现,如果没有这样的问题提出,而是坐等教师讲授,反倒是不正常的了。

理解并接受了这一点,实际上就理顺了教与学的关系,优秀文本的解读并不是教师带领学生径直走向所谓的目标,而是在学生自主解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问题、思考,跟学生一起走向教学目标。这就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的教学关系定位。

确定了这样的教学关系,那学生立场就形成了,这里还有着另一个道理:只有建立了学生立场,学生才会真正感觉到语文学习是有意思的。而也正如黄厚江先生所说:“只有学生觉得有意思的时候,你的做法才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①王华.《试论高中语文教学的学生立场》.《内蒙古教育》,2014年第18期第27-28页。

②张志刚, 曹明海.《高中语文学习评价的探索者——朱成广语文教学评价智慧》.《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9年第11期第17-20页。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廉颇蔺相如立场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廉颇并非真英雄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