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缘何昙花一现?

2017-08-30 07:29段培华
唯实 2017年8期
关键词:南明清军中原

段培华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著名的南渡:晋室南迁,刘裕灭南燕、亡后秦,可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室南迁,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心直捣黄龙府。同样是南渡,不一年,南明福王弘光政权瓦解;再一年,南明唐王隆武政权崩溃;南明永历政权东播西迁,甚至流亡到缅甸,最终也不免国破家亡,南明三个政权总共存在18年。同样是南渡,为何东晋、南宋立国绵长,而南明却昙花一现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缺乏一个领导核心

与东晋、南宋不同的是,东晋、南宋有一个众望所归的核心。西晋灭亡于公元316年,而早在公元307年,晋元帝司马睿已偕王导渡江至建邺(今南京)。晋室政治中心,自此逐渐南移江南。经过十年的经营,东晋政权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形势逐渐稳定。而且,由于司马睿是晋朝皇室成员,且十年之前就渡江任军政长官,所以,当时不存在与司马睿争夺皇位的人。南宋的第一任皇帝赵构也是无可争辩的继承人:靖康之变,东京汴梁突然被金军攻陷,留在都城的所有皇室成员全部被金军俘虏,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领兵在外而幸免于难,因而赵构继位也是众望所归。

甲申之变,明崇祯皇帝殉国,崇祯的三个儿子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但他们都下落不明。因而,最初,南明福王的继位并没有得到各方的一致认同。《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五》记载:“福王立南都,颁诏武昌,良玉不拜诏。继咸致书言伦序正,良玉乃拜受诏。”恰好不久南明出现“假崇祯太子”案,一个自称崇祯太子的人来到南明首都南京,左良玉信以為真,并借“清君侧”之名,从上游东下进攻南京。我们知道,立国于江南的政权必须保证上流的安全。三国时鲁肃曾言:“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东晋何充也说:“荆楚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北带强胡,西邻劲蜀,经略险阻,周旋万里。得贤则中原可定,势弱则社稷同忧。”(《晋书·何充传》)左良玉部引发的南明内战,不但使南明上游防御洞开,而且削弱了南明抗清的实力。南明的马士英说:“若辈东林,犹借口防江,欲纵左逆入犯耶?北兵至,犹可议款。左逆至,则若辈高官,我君臣独死耳!”(《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此时正值清军南下,南明将原本用于北上防御清军的力量,西调对付上游的左良玉军。结果清军轻而易举地渡江消灭了南明福王政权。正如夏完淳总结所说:“朝堂与朝外不和,朝堂与朝堂不和,外镇与外镇不和,朋党势成,门户大起,清兵之事,置之蔑闻。”

之后又有唐王与鲁王、桂王之争。南明福王政权覆灭后,监国鲁王在浙东建立政权,唐王在福建建立政权,两王互不统属,没有形成抗清合力。唐王隆武政权覆灭后,唐王的弟弟称帝于广州,同时桂王朱由榔也称帝于肇庆。两位藩王建立的政权非但没有同心同德,反而同室操戈,结果清朝坐收渔翁之利。可以说,当时已没有一个为各明残余势力普遍认同的核心存在。

还有南明永历时期的孙可望与李定国之争。孙可望和李定国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张献忠死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率领张献忠的旧部归顺了南明永历政权。由于南明永历政权已经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永历政权的实际军政大权控制在孙可望手中。李定国军事才能突出,曾经创造过“两厥名王”的辉煌战绩,一度稳定了南明的局势,但孙可望想废掉永历皇帝,自己取而代之,于是李定国与孙可望爆发战争,孙可望兵败后降清。孙可望是南明永历政权的实际控制者,他的投敌彻底击垮了南明永历政权。如果没有孙可望的投敌,南明政权至少不会那么快垮掉。

对清朝入主中原的决心估计不足

东晋立国60余年后,前秦的苻坚曾有投鞭断流的豪言壮语;南宋立国30余年后,金主完颜亮曾赋诗一首:“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此诗表达了自己灭南宋、成一统的心愿。事实上,正如农业立国的中原王朝难以有效控制草原,像苻坚、完颜亮等有意混一海内的骑马政权领袖实属少数。

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早期还未建国时,晋将刘琨曾劝石勒背弃前赵,改事晋朝,刘琨说:“自古以来诚无戎人而为帝王者,至于名臣建功业者,则有之矣。”后来石勒向晋将王浚假意投降时,石勒的使者王子春曰:“石将军才力强盛……自古胡人为辅佐名臣则有矣,未有为帝王者也。石将军非恶帝王不为而让于殿下,顾以帝王自有历数,非智力之所取,虽强取之,必不为天人之所与故也。”(《资治通鉴》)即使是统一北方的前秦苻坚,也一直因为自己是氐族而担心不能成为中原正统的皇帝。在当时观念里,五胡是不能成为中原正统皇帝的。

东晋能长久存在的另一原因是五胡的力量分散且互相对立。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古代游牧民族,五胡先后兴起且五胡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而不是合作。如羯族的后赵消灭了匈奴族的前赵,鲜卑慕容氏的前燕消灭了后赵政权的继任者冉闵,氐族的前秦消灭前燕,羌族的后秦消灭了氐族的前秦,鲜卑拓跋氏的北魏消灭了鲜卑慕容氏的后燕、北燕以及匈奴铁弗部的夏政权。五胡是竞争关系,且在一定时间内,五胡中的鲜卑甚至是晋的盟友。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制度》中指出:“鲜卑、乌桓起兵,所支持的是司马越;匈奴起兵,所支持的司马颍。既然司马越与司马颍势不两立,胡人双方也势不两立。”所以,五胡大部分时间都是互相敌对的,根本没有力量顾及东晋。

南宋能维持长久,与金国并没有彻底消灭宋室的意图大有关系。靖康之变,金军攻下京城的外城时,金军统帅宗翰说:“自古就有南北之分,今之所议,在割地而已。”先是虏中伪留守高庆裔献议于粘罕(宗维),曰:“吾君举兵,止欲取两河。故汴京既得,而复立张邦昌,后以邦昌废逐,故再有河南之役。方今河南州郡自下之后,亦欲循邦昌故事。”(《三朝北盟会编》)金军攻破汴梁后,向宋提出的条件仅仅是割地、赔偿金银,继而在中原连续立了两个缓冲国,在后来与南宋议和时,甚至一度主动将黄河以南的土地归还给南宋。可见,金初没有混一海内的雄心。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知道,正如大一统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历史进程,使中国最终分久必合。古代的一些其他观念,也同样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比如,马背上的政权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最早的强大游牧帝国,汉初刘邦征伐匈奴失败,反被匈奴围困于白登,于是高帝乃使人厚遗阏氏(匈奴王后),阏氏乃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史记·匈奴列传》)契丹灭晋后也曾短暂占领过中原,然而契丹南下中原时,曾有一番能不能成功入主中原的探讨:“初,德光之击晋也,述律常非之,曰:‘吾国用一汉人为主可乎?德光曰:‘不可也。述律曰:‘然则汝得中国不能有,后必有祸,悔无及矣。”(《新五代史》卷七十三)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观点。这两个例子都说明,对于北方骑马民族国家来说,如果不能在中原长久维持统治,反而不如不进入中原。北方的游牧民族很少有进入中原一统海内的意愿。

金对宋的关系,沿袭了辽对宋的政策。辽国主要想从宋朝获得大量岁币,因而宋辽之间议和为主。《金史·列传第十五》记载:辽之太宗,慢亵神器,倒置冠履,援立石晋,以臣易君,宇宙以来之一大变也。金人效尤,而张邦昌、刘豫之事出焉。”所以,金在攻破宋朝都城后,连续立了张邦昌、刘豫两个伪政权,将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划归伪政权统治。当然,金宋并立还有其他因素,如南宋其他战场的牵制,如黄天荡战役的获胜等。史载,黄天荡战役后,金军统帅兀术“自江南回,初至江北,每遇亲识,必相持泣下,诉以过江艰危,几不免”。完颜昌约他“再征江南,兀术皇恐推避,不肯从之”。

到了元代,蒙古第一次成功入主中原,中国历史有了一大变化。元朝成功入主中原后,开启了骑马政权入主中原的信心和胃口。如明朝土木堡之变,也先战胜明军,俘虏明朝皇帝时,也曾一度有进取中原恢复元朝的想法。到明清之交,清军入关之前,已有了混一海内的志向。

《清史稿·范文程传》曰:睿亲王多尔衮帅师伐明,文程上书言:“中原百姓蹇离丧乱,备极荼毒,思择令主,以图乐业。曩者弃遵化,屠永平,两次深入而复返。彼必以我为无大志,唯金帛子女是图,因怀疑贰。今当申严纪律,秋毫勿犯,宣谕进取中原之意: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贤能,恤无告。大河以北,可传檄定也。”多尔衮及时采纳了建议,且很快将统治中心从关外迁到北京,以夺取中原为目标。由于南明对清朝逐鹿中原的决心估计不足,在初期,甚至采取联虏平寇的国策,与清军合力对付李自成,低估了清军的威胁。

将帅牧守降附过多

南宋初年,金兵也曾一度成功渡过长江,占领了江南大片领土,然而,金兵却难以长久维持在江南的统治,不得不迅速撤兵北归。王夫之在《宋论》中说道:“兀术渡江而南,席卷吴、会,追高宗于四明,东迤海滨……当是时也,江南糜烂,宋无一城之可恃,韩、岳浮寄于散地,而莫能自坚……然而兀术急于渡河而归,高宗且可画淮而守,此可以知国家安危之机,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夫宋之得此,于天下虽无片土之安,而将帅牧守相持以不为女直用,固有以致之也……女直之不能久处江东也,若有所怵惕,而梦寝不安。非其欲之有所厌也,非其力之不足恃也;攻有余而守不足者,无与故也。”

南宋即使失去大量领土,也不至于亡国,其中一大原因在于“将帅牧守相持以不为女直用”,绝大多数文臣武将不投降。明末投敌的人数太多,以至于清朝乾隆在修史时专门列了《贰臣传》。清朝乾隆皇帝在编修《贰臣传》时讲道:“因思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望风归附。如洪承畴以经略表师,俘擒投顺;祖大寿以镇将惧祸,带城来投。及定鼎时,若冯铨、王铎、宋权、金之俊、党崇雅等,在明俱曾跻显铁,入本朝仍忝为阁臣。至若天戈所指,解甲乞降,如左梦庚、田雄等,不可胜数。盖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以明顺逆。”

应该说,这些降臣为清军夺取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没有大批降清文臣武将的合作,清朝入主中原将困难重重。清军入关前,原关外抗清主力之一毛文龙所部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先后降清;做过关外明军统帅的洪承畴降清;据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降清,开放了入关的最后一道障碍;在清军南下进攻南明福王政权时,左梦庚在左良玉死后,率领长江中游的南明军队投降;南明福王弘光政权的江北四镇统帅中有三镇向清投降,这些直接导致了福王政权的崩溃;清军在继续南下福建时,南明唐王政权中实际执掌军政大权的郑芝龙投敌,导致了清军轻而易举地消灭了唐王政权;在最后与南明永历政权的对峙中,南明永历政权中的孙可望内讧失败后投敌,大大加速了南明永历政权的崩溃。甚至可以说,南明亡于自身。

出现大规模投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清朝入关之初,打着为崇祯复仇,共同剿灭李自成的旗号,迷惑了很多人。如吴三桂向清朝借兵时说:“三桂蒙受厚恩,怜民罹大难,拒守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于大清……念之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吾朝酬报大清相助,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当清军进入北京后,士绅以为吴三桂借兵打败李自成后拥立崇祯太子复位,主动迎接,等发现迎接的是清军时,非常错愕。大同总兵姜瓖听到李自成山海关战败时,也以复明为号召,积极响应,并不知道清军志在中原,之后姜瓖在投降清朝后又反正归顺南明。中原义军在知道清兵入關后的檄文中写道:“史司马整旅江南,旌斾夹舳舻并进;吴总戎扬旍塞北,清兵挟汉将齐驱,屡有捷音,多方响应。”虽然知道清兵入关,最初也以为是吴三桂借兵。至于后来,大势所趋,投降者更多了。

南明的历史告诉我们,祸起萧墙破金汤,诚所谓邦分崩离析不可守也。清朝能成功入主中原,也在于历史上有入主中原的先例。我们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可贵,做前无古人的开拓者难,作为第二个吃螃蟹的人,只需沿着前人的脚步即可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群众杂志社)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南明清军中原
清军中火器的来源、使用情况与作用
新时代的啊哩哩
绿色农业逐梦中原
校园足球中原行活动掠影
浅析后金军(清军)攻城方略
两个遗民典范:释大错与王船山
南明大学士文安之佚诗辑录
南明委离退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会
浅析清军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的火器装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