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科学揭示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集中反映了新形势下我们党对党内政治生活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态的基础
在现代政治体系中,政治文化是一个政党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在政党政治运行中影响和制约着每个党员的政治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是指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在党内逐步形成的价值体系,以及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中国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有机统一,有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其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内政治文化之“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根”,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本”。正因为如此,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党性特质,是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在党内形成的政治环境、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模式、政治评价标准等政治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的综合体现。党内政治生态综合反映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从政行为。[1]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之上,对优化政治生态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党内政治文化为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培厚良好的文化土壤。党内政治文化渗透于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路线纲领、制度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态度习惯上,也体现在党章和党的其他重要文件以及全党特别是党中央的重要活动和工作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大建设都蕴含着党内政治文化因素,对党的活动与党的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党内政治文化还能为党的政治实践提供文化支持和文化引导,激励千百万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不忘根本,为完成党的任务,英勇奋斗,忘我牺牲,开拓进取,从而为优化政治生态涵养实干和廉洁的文化土壤。
党内政治文化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培育良好的政治主体。党内政治生态是人营造的,人既是政治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态的受众。如果政治主体出了问题,党内政治生态自然就会恶化。就党员和领导干部个体主体而言,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党的整体文化的认识、认同和态度,体现为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内心深处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取向、政治信念,体现为影响、指导和制约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行为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和政治规范,党内政治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践行党性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而有效塑造他们的党性品格。对各级党组织而言,党内政治文化发挥着引领方向、规范行为、整合思想、统一行为的重要作用;对政党整体而言,党内政治文化发挥着培育精神、锻造品格、定位目标、展示形象、资政育人、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的重要作用。[2]
党内政治文化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风气。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不仅是对党内政治实践进行文化反映与文化构建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党内政治实践提供文化支持与文化导引,进而达到影响和塑造政治、营造政治风气的过程。实践表明,“文化”与“生态”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党内政治文化不健康,党内政治风气就会污浊,党内政治生态就会严重恶化;党内政治风气污浊,党内政治生态恶化,党内政治文化也不可能正气浩然。[3]只有建设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才能夯实价值底座、校正价值坐标,画出最大同心圆,使全党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良好政治风气遍地充盈,不良政治风气寸步难行。
二、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必然要求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内风气的综合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员对党的价值观的认知和内化,是党内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它以文化精神的形式渗透于政治生态各要素之中,规定着政治生态各要素的共同本质,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然要求建设党内政治文化。
注重以党内政治文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但是他们在领导工人运动过程中多次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精神武器”。列宁也十分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出俄共在完成政治变革后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就是要搞好自身文化建设,增强政党文化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自成立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早在1926年的中央文件中就开始使用“党的生活”的概念。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提出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在延安整风过程中形成了诸如《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经典之作。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目标。改革开放之后,1980年我们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正式采用“党内政治生活”的表述,成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全面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法规,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我們党96年来的奋斗历程表明,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滋养,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强大动力。
以党内政治文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当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要求,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了抑制清除不良的党内政治文化,彰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深入全面地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加强思想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坐标,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修订、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55部党内法规,使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这些都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党内政治文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是解决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存在问题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大力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有力整顿党内政治秩序,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有效治理党内政治顽疾,着力驱散政治雾霾,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淡化、党性观念不强、价值追求不健康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党内“圈子文化”“山头主义”“劣币驱除良币”的逆淘汰现象时有发生,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关系网”“厚黑学”依然有一定的市场;官员懒政怠政不作为的现象和“好人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党内生活不良倾向和“四风”问题时有反弹;党内制度法规执行不力、运转不畅和一些党员干部顶风违规违纪现象屡屡发生;不敢腐和不想腐的治本效应尚未充分显现,净化和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形势依然严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净化和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营造形成从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以党内政治文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实践路径
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就是要紧盯党内政治生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宏观视野、战略高度、具体领域着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就是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满足于广大党员干部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觉和坚持与时俱进,以党的价值理念为准绳,努力把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特质、具有现代执政理念、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具有开放性的创新型党内政治文化,以及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和谐型党内政治文化。
以理想信念引领凝聚。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浸染熏陶、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紧抓不放、常抓不懈思想理论武装这一“先导工程”。要丰富理论武装的内容,坚持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道德品行和革命传统教育,当前尤其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取向、站稳政治立场、强化政治认同、保持政治定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完善理论武装的有效载体,抓好各级党校、干部学院以及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将理论、党性、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党情教育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全体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要着力抓好党报党刊与网络等舆论平台建设,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努力营造繁荣清朗的网络空间和文化环境。要创新理论武装的方式方法,通过采用主题实践活动、文艺活动、学习活动、参观考察、基层锻炼等形式,把党内政治文化实践活动融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之中。
以优秀文化浸润滋养。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根脉和底色,坚决不能丢,丢了党内政治文化就失去了根基和灵魂。为此,我们要在扬弃与传承中创新党内政治文化。一要“扬弃”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对于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主旨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党内政治文化。二要传承我党红色基因的革命文化。长期以来,我们党重视和珍惜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大宝贵精神财富,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必须要以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革命文化为源头。三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内涵,是我们党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是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内在价值自省的思想源泉。[4]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四要借鉴西方优秀的政治文化。应立足于国情党情,敢于吸取,慎于选择,提高“洋为中用”的能力。同时,要高度警惕和防止西方政客文化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5]
以纪律规矩约束规范。主要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严管纯洁党内政治文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的刚性约束,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和规矩。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是要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紧抓预防不放,让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成文的纪律和不成文的规矩,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就是要积极维护核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对党忠诚,做到紧抓责任不放,盯住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分管领导监督职责落实情况,让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知责、尽责、负责;就是要始终不越红线、坚守底线,紧抓问题不放,對于班子建设以及巡视、审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约谈和问责,通过紧抓、常抓,抓出习惯,形成自觉管、从严治的政治文化建设氛围。[6]
以用人导向引导激励。事实表明,有什么样的选人用人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从严选任领导干部,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风向标”的作用。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牢固树立以忠诚为本、以事业为上、以责任为重、以公认为要、以廉洁为基的鲜明导向;要探索完善精准科学选人用人的方法机制,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要高度警惕,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严防“带病提拔”,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对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处,问责到人。要扎实推进组工文化建设,把公道正派作为组工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要求,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6]力求做到选一名干部立一面旗帜、树一个标杆,以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纯洁党内政治文化。
以制度机制管理保障。党内政治文化中的制度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纪律准则等。当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首先,要重视党内法规的作用。以党内法规教育和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以党内法规传承党内政治文化、发展党内政治文化。其次,要突出纪律准则的约束。依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围绕强化党的纪律规矩、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完善和落实具体的措施规定,从而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强化全体党员的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全党修身有规、自律有矩、监督有法,促进党内政治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7]再次,注重制度规范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超过50多部,体现了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也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要不断完善规范、健全制度,扎紧制度笼子,把我们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則,从而为党内政治文化的落地生根提供强大的外部约束。[8]
注释:
[1]陈向阳.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N].学习时报,2016-11-24.
[2]于洪生.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净化政治生态[N].文汇报,2017-03-03.
[3]辛鸣.论党内政治文化[N].北京日报,2017-01-16.
[4]李后强,郭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N].光明日报,2017-03-24(11).
[5]李娟,冯耀明.党内民主运行:问题、原因及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6).
[6]赵凡.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N].人民日报,2016-11-23.
[7]魏智威.重视加强军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N].解放军报,2017-02-06.
[8]代江波.以高度政治自觉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土壤[N].学习时报,2017-03-22.
〔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及实现路径研究”(AHSKY2015D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