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 高光
【摘要】棒球作为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项竞技体育运动,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久,棒球运动各方面的教学体系、场地设施等都不是很完善,所以我国至今仍未成为世界棒球强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体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棒球的脚步也在我国不断前进。本人青少年垒球训练中的自信心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以及分析,得出青少年棒球运动员的自信心是受诸多方面的影响的,其中教练的鼓励、在训练比赛中的提升以及对对手的正确评价都会对自身自信心有影响。本人结合实践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检索,并进行总结分析,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棒球运动员的自信心问题进行了如下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 棒球运动员 自信心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221-01
棒球运动的主要特点就是用棒击球,富有极强的对抗性、集体性,棒球作为一项在欧洲发展兴起的一项体育运动,在国际上的开展相对广泛,但是传入我国至今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棒球的训练以及设施上我国还没有达到标准化。虽然我国的棒球软件硬件水平跟日本、美国等棒球强国相比来说有一些差距,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年上升,棒球在国内慢慢的普及和发展,相信在不久后必定会跻身于世界棒球强国榜。
青少年棒球运动员,是处在青春期中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一个群体,也是在比赛中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提高他们的棒球运动成绩的话首先一定要使他们内心有自我调节作用,自信心就是调节这种积极心理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自信心,首先要做的是提升他们的成就感,也就是比赛后获胜的喜悦心情以及这种心情对他们今后的棒球训练以及棒球比赛的积极推动作用。青少年棒球运动员中,有十分优秀的运动员,也有运动技能一般的运动员,棒球教练想要提升他们自信心的话,不能使用同一种训练方式,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那些优秀的运动员,要做到维持他们优秀运动技能的基础下,对他们的训练要求重新制定新的高度和任务,稳中求进,从而不断增强其对棒球训练的自信心;而对于那些运动技能条件一般的棒球运动员,不要一味的责怪,首先应用语言和行为积极的鼓励让他们,了解他们棒球训练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并要结合实际对他们进行自信心的培养。例如在日常训练中以及友谊比赛中,棒球教练员可以作为投手的位置,投球的时候是这些运动技能一般的运动员的上垒、安打以及得分的次数增多,并在这些运动员击球或者得分后,教练员要积极的叫喊,表示对其的肯定,这种语言以及行为上的激励方法,会大大的提升青少年棒球运动员的自信心以及取得胜利的成就感。提升青少年棒球运动员自信心和成功感的方式诸多,所以提升的途径以及内容也就丰富多样,这其中教练员的作用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对青少年棒球运动员的语言以及行为都会间接的影响青少年棒球运动员的行为以及心理,所以棒球教练们首先要让他们在取得一些成功的基础上再进行语言和行为上的鼓励,青少年棒球运动员在训练以及比赛中取得成功后再加上棒球教练员对其进行的表扬和鼓励,使其运动能力以及技术动作的发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从而促进自身自信心的增强。
棒球运动的实质是赋有对抗性的,青少年组的棒球运动比赛,不仅仅是战术、运动能力的比拼,更是内心力量的自我对抗,所以自信心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自信心实质自己对能否成功的达到一種目的时的信念以及自我肯定能力,是由自身思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力量,所以自信心的培养,首先要从青少年棒球运动员自身的思想上来开始。一些技术能力水平一般的青少年棒球运动员,他们大多都是一进入训练场或者是比赛场上,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对手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质疑,这些消极的思想都会对自己开始完全的否定,并且这种消极思想还会在大脑中产生神经关联,在脑中输入了失败的程序,所以越是这样的思想,越是没有自信心,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果自己在思想上就没有认定自己会成功,那么即使这场比赛有获胜的机会,也会被这消极的思想情绪给抹杀掉。因此,调节自身的积极的情绪以及思想是树立自身自信心的关键。运动员首先要积极的进行自我谈话,例如在比赛前对自己默念“我能发挥正常水平”、“我能打出安打”等肯定自己的话语,并且要反复的对自己默念,从而在思想中形成意识,降低比赛时的紧张情绪,树立自身的自信心。阿里和那夫拉多洛娃曾也使用此方法,“我我是最伟大的!”这句话,使他自己相信自己,所有的人也坚信这一点,青少年棒球运动员在运用这种自我暗示的方式中,首先要认识自己曾经不合理的、消极的心理暗示,并且要了解曾经的消极暗示所得出的失败后果,回忆在不同环境。不同比赛时的自我谈话,并比较在取得成功场次之前的自我暗示以及失败场次前的自我暗示,最后要总结出更加有效率的、积极话语,在训练、比赛以及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使这种有益的思维方式在脑中固定下来,对今后的自信心的提升也会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蓓里,方兴初.自信心与运动行为关系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1990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