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恒竹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艺术情操和感知能力,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散发小学生的思维,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已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必不可少的关键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不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增强课堂参与意识
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建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上,需要不断增强学生参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美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媒体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习美术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以《动物王国》为例,在美术课堂教学之前中,教师要全方位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巧妙利用其集“图片、视频、文字”等于一身的特点,借助其多样化优势,根据小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围绕《动物王国》具体内容,制作合理化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直奔主题,可以先引导班级学生观看相关的动画短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观看过程中,对现实世界中的动物有一定的认识,比如,形状、体型特征,对《动物王国》这一新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无形中不断强化学生课堂参与意识。随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讲解课程知识的同时,进行课堂示范,这些熟悉的线条是如何一步一步构建成自己所喜爱动物的,能够在无形中不断激起他们探索欲、求知欲,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自身各方面潜能,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利用不同图形绘制所喜爱的动物形态,比如,方形、三角形,强化学生参与意识、艺术抽象意识等基础上,逐渐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为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
二、注重开放性教学
在激发小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教师要注重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这就需要注重开放性教学。教师要借助开放性教学,多角度引导小学生,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强化他们学习意识,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模仿美术教材作品的基础上注重创新。
以《太空里的植物》为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选取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素材,利用多媒体多样化功能,向其播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形态,促使学生对生活中这些植物形态有全新的认识。随后,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开放性教学氛围,向学生展示以植物为主题的不同类型作品,巧妙导出《太空里的植物》这一新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说说太空里的植物和现实生活中的植物有哪些不同。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回答,巧妙展开课堂教学,讲解《太空里的植物》章节知识,并让班级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说说如果将自己日常生活中喜欢的植物栽到太空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让他们试着在纸上绘制出来,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元素,比如,宇航员、星星。以此,营造良好的开放型教学氛围,在开放性教学中不断调动学生发散思维,使其跳出定势思维怪圈,逐渐形成创新思维,不断激发他们创新能力。
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形成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不断挖掘自身各方面潜能,巧妙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
三、多给予肯定评价
在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基础上,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被提出的具体要求,多层次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方法的优化完善,优化利用鼓励性评价方法、竞争性评价方法等,多给予学生肯定评价,客观评价班级每位学生,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我设计的一本书》为例,在学习这一课之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选取自己喜欢的图画、故事等,以此为主题,制作书籍。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协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等角色,随时动态观察班级学生制作情况,肯定评价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封面、插画等方面制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促使他们自由发挥的同时,优化完善自己所创作的作品,赋予作品生命力,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教师要多给予学生肯定评价,多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在创作中不断激发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肯定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利于他们在模仿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创作,在作品中融入自身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多层次强化他们课堂参与意识,注重开放型教学,多给予学生肯定评价等。以此,不断强化他们创新意识,有效激发他们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元元.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
[2]郭永春.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J].中华少年,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