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平
一次周五下午的数学课,我计划以讲评练习题的形式复习小数除法这一单元。由于是下午的课,我很担心孩子们能否认真听讲,但面对练习中的种种问题,又不得不及时进行讲解。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进了教室。尽管课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坚决要完成讲评复习的任务,但事与愿违,只有三四个优生在认真听,其他学生昏昏然。照这样讲下去,效果可想而知。“换种方式试试看。”我灵机一动,说:“这次单元练习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有几个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下面我们请他们当小老师讲后面的题,好吗?”优生小敏自告奋勇地上台讲解了,我则站在教室后面当起了学生。看到自己的同伴上台当小老师了,一部分孩子的兴趣来了,开始认真听起来。接着,我换了一名中等生上台讲应用题。他能借助画图分析问题,讲完后我给予了肯定:“易同学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画图的魅力!”没想到全班同学竟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较之前的沉闷,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此时已判若两人了。
课后,我沉浸在“换种方式”取得教学成功的兴奋之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练习讲评课。一直以来,我的练习讲评课多采用教师归纳讲解,然后学生练习纠错,教师再讲解的方式。这样做,平时学得扎实的优生毫无兴趣,但迫于老师的威严及对自己的高要求,只得心不在焉地应付着;而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仍然无法顺利完成习题,订正也常出错,长此以往,自信心受到打击,教学效果不理想。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评练习,改变了讲评课“以教师为主体”的旧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此以后,我开始将“小老师”教学法引入课堂,并总结了一些实施的经验。
一是课前布置好任务。学生完成习题后,小结自己的习题完成情况,内容包括:你认为练习中最容易的题,练习中最难的题,申请当“小老师”讲解的题及讲解方法。第二天,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学生都掌握了的知识课内就不再讲解,学困生感到困难的题可由中等生或优生当“小老师”讲解,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题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学生无法讲解的,教师再进行讲解。
二是课内老师和“小老师”相互配合,各尽其责。“小老师”在讲评时要求做到:讲解声音响亮,分析题目的解答过程,针对题目进行拓展式提问,如哪个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还要补充,等等。其他学生在听“小老师”讲评时,要集中注意力听课,有不同意见或者有补充的要举手。在“小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老师要发挥引领、推动、矫正的作用,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到位,特别是在重点难点的地方及“小老师”出错或遗漏之处。
三是课后做好评价工作。“小老师”讲评后,教师要重点对“小老师”的讲评效果、其余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希望。每次由听课的学生评选出“最佳小老师”,由“小老师”评出“学习积极分子”。
尽管有时“小老师”的讲评缺乏深度,效果不好,但我认为让学生当“小老師”的方式很有意义。对“小老师”来说,讲评就是一个学习方法的探索和掌握的过程。他们能在这个过程中懂得学习的方法,学会沟通和表达,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对于听课的学生而言,由于是自己的同学当老师,既有亲切感又有新鲜感,这样更容易主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实践表明,讲评课中适当地让“小老师”讲评习题,学生的内心无厌倦感,课堂气氛融洽,大多数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邵东县第三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