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培养“工匠型人才”的探索

2017-08-29 13:44刘洪波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

【摘 要】本文分析职业院校培养“工匠型人才”需要解决的人才培养问题,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从构建基于校政企合作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特色课程建设、组建多层次教学团队、将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为创业孵化器等方面探索基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培养“工匠型人才”。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工匠型人才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004-03

2013年,教育部、国家民委、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的基本要求”“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等重要指导意见。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進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的要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和“工匠型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热词,很多职业院校开始对“工匠型人才”培养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探索基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培养“工匠型人才”。

一、需要解决的人才培养问题

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工匠型人才”是国家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开拓“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职业教育重操作性技能,缺乏人才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对工作岗位的敬业精神培养,人才培养以“短平快”方式急于满足学生的就业,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稳定性不强,对业务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够,发展后劲不足,形成了较为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企业难以得到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以土建设计类专业群为例,全国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很多,如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等专业,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基本相同,特色不够鲜明,地方产业特点和地方文化不突出;大部分设计类专业院系的校内实训基地以模拟企业环境的工作室为主,虽然有不少企业参与建设和运作,但学生专业实践形式单一,得不到“工匠精神”培育的环境,基地在面向市场方面自身的优势不突出;很多院校都在尝试通过营造校园民族文化环境,开设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开展民族文化类的专业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但往往是专业课程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呈现“两张皮”,流于形式,成效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民族文化传承无法真正融合。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在文化素养的课程中所学习的民族文化知识与学生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中的实践性活动没有发生必然的关系,使得学生在低年级所学知识与后期的实践和就业不能紧密结合。

要培养适应行业岗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工匠型人才”,就需要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市场和地方文化,调动更多的资源参与教学和人才培养,打破原有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和师资结构,开发特色课程,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匠型人才”培养措施

(一)构建基于校政企合作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原有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借助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以及民间艺人的力量,多渠道资源整合,吸纳社会各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土建设计专业群与柳州市文化新闻广播出版局、柳州市二轻联社、柳州市建筑装饰协会、柳州市工艺美术协会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民族工艺传承与创新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等校政企合作平台,基于这个平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开发、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和产学研活动。

为实现“工匠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改革方面,首先,将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文化传承场馆融合,各种博物馆、民间艺人工作坊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整合成一个多元文化的基地和孵化器,让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得到文化传承全方位环境。其次,教学团队和民间艺人融合,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和教学,互相提升,通过民间艺人和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工匠精神”感染,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最后,实践项目与社会服务融合,设计学生专业实践项目,确保有一半的项目为民族特色创新项目,通过项目实践提升教师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增强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开展教学改革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刺绣、苗族蜡染等),独立完成或者参与一项为本地区开展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创新设计项目或者产品开发项目,本教学改革方法和手段也可以简称为“三融合一传承一创新”。

(二)教师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近年来,很多院校都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选择一种或者多种传统文化项目进行传承基地建设,如建立博物馆、传习馆、文化展示馆等。建设的方式通常是一次性投入资金进行场馆的设计、装修和布置,同时提供学生学习的环境、工具和工艺指导。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会有一定的效应,但是长期来看,没有发展性内在能量,很多场馆建成后多年没有后续建设和发展,成为一个静止的物理状态,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应当全面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中,对某一种地方民族文化开展长期的调查、资料的积累和专题研究工作,让基地的实物、图片和数据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基于这种数据开展的研究会不断得到新的认识和研究成果,提升基地内涵的同时提升教学团队本身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并能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和扩大院校在民族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柳州城市职业院校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博物馆暨传承基地就是依托学院土建设计专业群教学团队,长期到湘黔贵侗族聚集区开展调研活动,对重要的历史建筑进行测量测绘,对重要的传承人进行跟踪采访,对一些在建侗族木构建筑项目参与设计,采集数据,有计划地整理和出版研究成果,使基地的展示内容也随着时间的不断积累,基地建设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三)建设特色课程。民族文化传承与“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会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除了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文化素养和技能的要求,也要集中力量打造几门特色课程。很多文化素养课程难以落地是因为其没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未来的就业相距甚远,因此,要寻找既能结合本土文化又能结合行业特色的项目开展课程建设。

本项目基于土建设计专业群和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软装饰产品开发等行业和岗位,选择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刺绣、苗族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作为让学生学习的主要民族文化和传统技艺项目,结合专业特点,开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民族特色建筑风格与设计应用”“民族建筑装饰效果图表现技法”“软装饰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和出版教材。除了开发新课程,还需要改造原有的课程,一方面,将地方民族文化带入原有的课程当中,将本地区装饰文化、民族技艺融入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以项目式教学法将本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案例设计到课程当中,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脱离,贯穿整个学习的内容。

(四)组建多层次教学团队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需要改造教学团队,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难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引进行业技能大师和民间艺人。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中,要建立大师工作室,并将传统工艺、典型生产项目引入基地当中,让学生能够在校内感受行业技能大师和民间艺人的工匠精神,从实际生产项目中领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作风。多层次的教学团队有利于不同的教师个体发挥其特长,又能相互学习,校内专任教师可以和专家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和项目实践活动,共同成长。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土建设计专业群在原有教学团队基础上,一方面引进上海交通大学等专业院校学术型专家,帮助教学队伍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引进行业技能大师和民间艺人,建立大师工作室,如引进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广西工匠”杨似玉;引入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求诗以兼职身份参与教学和基地建设;引入柳州市建筑装饰协会的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作。通过民间艺人和行业专家融合到教学团队,参与教学和生产,学生获得直接的“工匠精神”影響和培养。

(五)将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为创业孵化器,探索服务品牌。利用校政企资源,将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基地提供创意、生产、销售和展示所需要的场地、设备、环境和软件,将基地建成行业协会的一个平台,得到行业协会的支持和推动,行业协会引进和培育中小企业,助力学校开展大学生创业,为创业提供信息、渠道、项目和推广,形成校政企融合的机制。在鼓励创办企业的同时,创立设计品牌,参加各类设计竞赛、创意推广活动和产品交易会,通过打造设计品牌扩大基地的社会影响力和产品的社会知名度,提升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探寻更多的合作机会。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柳州市二轻联社及柳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合作共建“民族工艺传承与创新”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在生产性功能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基础上,突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比重,建成教学、展示、生产和交流功能的实训基地,吸纳本地区企业和个人进驻基地,实现校政企和行业协会共建模式,把基地建设成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器,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创业,注册实体,注册商标,申报专利,印制产品宣传册,开通微信公众号,走进真实的市场,每年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等行业活动和产品推介会,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三、成效和经验

(一)成效。实施教学改革的3个专业学生就业优势十分突出,根据2016年麦可思认证数据显示,2014届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居全院榜首,对母校的满意度调查排名第一的是建筑设计技术(100%),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排在第二(75%),教学满意度调查排在全院第一的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85%),职业期待吻合度最高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59%)。(注:室内设计技术专业2014级没有毕业生)

(下转第30页)

(上接第5页)

基于本项目理念开发的《公共空间设计》(刘洪波、文建平编写,湖南大学2013年10月出版)等教材在国内兄弟院校广泛使用。

学生设计和创作的作品在全国全区各类大赛中获奖超过150人次,为学生毕业后成为“工匠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培育的“桂北民艺”等民族特色产品品牌已在市场上建立一定的声誉和知名度,产品每年参加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和商品交流会,成为柳州民族特色产品的知名品牌,产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37项。

(二)经验。以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不仅使文化传承落地,也容易得到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知名人士等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多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丰富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引入行业专业和民间艺人进驻,同时将行业中典型生产性项目带入实训基地,有利于将行业中积累的工匠文化精神带到校内,弥补校内专任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影响学生也影响教师,在校内形成倡导工匠精神、崇尚工匠精神的积极氛围。

校政企及行业协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创新基地和创业“孵化器”,改变一对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形成校企合作集群平台,有利于产教融合的深化,有利于学生对行业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为有效开展“工匠型人才”培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尝试构建了基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的“三融合一传承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校政企合作平台,吸纳各类社会资源,将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践项目当中,建立大师工作室,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一种本地区非物质文化技能,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孵化器)参与一项真实的民族特色的创新实践项目,有效增加了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提升了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培养“工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洪波.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6(15)

[2]李宏俭.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2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土建设计类专业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GXGZJG2015A052)

【作者简介】刘洪波(1970— ),男,广西柳州人,工程硕士(数码艺术设计方向),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和建筑史研究。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
高中化学教学构成中如何有效培养化学思想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刍议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中政治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措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