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兰
摘要:高中生的年龄段一般在14~18岁之间,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同时这个年龄层次的人又比较敏感,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常会相互冲突,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则很容易使他们形成孤独、自卑等心理障碍。所以当前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学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它的实施能够实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也应当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思潮的存在,现阶段高中阶段心理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高中心理学教学过程还有不少地方需要优化和提升。关键词: 高中生;心理健康;心理学教学;必要性;改进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带动了文化、思想领域等方面的发展,在教育事业方面正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过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据一项针对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存在较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比接近20%,并且有随年龄增长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而这其中高中生的占比接近14%。这一数据虽不全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前阶段高中生中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在过去数年间,我国已在大部分地区高中教育阶段开展了心理学教学工作,大部分的高中生都能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受到整体教育环境的影响,心理学的教学还存在教学策略不够完善等问题,所以为使高中心理学教学能够顺利实施,有必要对教学的环境及策略进行提升和革新。
1现阶段高中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对于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有明确指定,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因此在判断高中生是否健康时不能仅看其生理、躯体方面的健康指标,还要看其心理方面的健康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种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专题开展研究与探讨。当前高中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大致有情绪不稳、心理承受力低、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等。而由这些心理健康引发的问题的外在表现就是学生感觉到难于应付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遇到的挫折,进而出现学习困难、考试焦虑、青春期闭锁等心理情况,严重时会在行为上出现诸如打架、骂人、说谎、作弊的情况。这些问题的成因很复杂,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中生会产生心理问题基本上都是由学习引发的,而产生的原因最初都是由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带来。当学生经历了初中升高中的过程后,发现学习的压力增大,这时如果不能做好自我调节,那么由学习压力带来的精神上的萎靡就有可能会影响到食欲,让学生产生失眠、记忆力下降等,从而影响到后面的学习过程,形成恶性循环。而这一主因的前阶因素主要是学习竞争激烈、父母期望值过高等原因。
第二,由人际关系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都是与教师关系问题所产生。这类问题的起因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使学生心理产生对抗,而教师主观意识的认知诸如好学生、差学生的界定也会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学生造成心理压抑。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因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等,时常会贬低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的心理创伤。另外,教师过多干涉学生业余生活和正常人际交往也会使高中生产生人际关系困惑和烦恼,进而形成心理问题。
第三,由所遇到挫折难以适应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也有因兴趣得不到支持或某方面愿望未能达成造成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既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其中也离不开高中生个体因素。当面对挫折时,大多高中生的应对方式都可以分为消极和积极两类。如果学生习惯了用消极应对来面临对挫折,一旦使其形成了习惯并固化后就很难再通过外界干预对其进行修正,也就会变成一种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2在高中阶段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学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
2.1开展心理学教学的意义
由于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的教育工作中是缺失心理教育环节的,导致在现阶段甚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中教学过程中都会存在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学是一个与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多分支科学,也可以说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也在两个文明建设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心理学教学由于整体教学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它的教学仍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针对学生的心理现象,探究规律,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2.2开展心理学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深化,心理学教学的作用已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据相关调查显示,许多高中进行心理学教学时只是对表象的知识进行灌输,即便有这一教学内容也仅局限于表面知识,没有实现对学生的深入的辅导和心理测试,从而导致很难通过教学过程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所以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3 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的方法
3.1通過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来实现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优化
心理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在进行心理学教学时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当然除了区别外,心理学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也有相通点——即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当教师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过程中,实现把已掌握到的知识与教学目标、内容相结合,设计出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时时关注心理学发展趋势,及时引入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新颖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加教学活动。
3.2了解学生实际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实践
心理学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还有很强的自身特色,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同时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在过程中还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此外,心理学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必须要对当前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或演变发展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目标性心理活动规律的总结,也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适宜的教学计划。也就是说只有在了解了现阶段社会大环境对高中生心理状态的影响后,教师才有可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出建设性措施,确保教学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3.3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来优化高中生的认知渠道
学习环境是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所以一个真实并富有想象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这种学习环境对心理学的学习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开展心理学教学时要学会运用创新思维,如模拟真实具体情境等方式,让学生自主通过学习环境来认识、总结出心理学知识的规律。
虽然心理学给人的感觉是脱离实际的偏哲学性质,但其实人的心理活动也有其固有的定理、法则、规律等,而且这些同样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心理学只不过是对这些定理、法则、规律进行分析并总结。因此对心理学教学的教师而言,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重视现实生活,学会如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来正确运用心理学分析方法,进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此外,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里,新的教学设备有助于改善教学方法,所以重视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渠道就非常有必要。
4结束语
综上,虽然心理学教学在教育领域内的开展时间尚短,还有很多需要进行不断完善的地方,所以现阶段还不能说心理学教学已得到了有效合理的运用。因此在探讨如何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方法之前,有必要先对现有从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确保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完成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实现高中心理教学的目的,促进高中心理学教育事业更好发展。参考文献:[1]热依汗古丽·阿里木.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的必要性及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5,(07):53.[2]贾春慧.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的必要性及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143.[3]仇珊珊.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的必要性[J].新课程(下),2015,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