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洁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评价 激励性
一提到教学评价,一些人就很自然地把它与教学效果联系起来,提到教学效果又很自然地想到考试、考核。似乎教学评价就是看终结性的结果,评价的手段似乎只有考试,评价的标准似乎只有分数和学业成绩,评价似乎只有教师去进行……这些都是对教学评价的片面认识。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评价?
一、构建学生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學生语文学习成长过程中,为了便于掌握学生的成长足迹,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教师可结合本课程语文教学实际,通过研究,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与标准、评价原则与方法、评价工具的设计、评价结果的收集分析反馈等方面着手,制订《周评价表》《月评价表》《学期评价表》等,在表中分列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评价项目,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价,旨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其不断发展的自信心,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通过这些表,设立学生成绩展示平台,使学业评价更具直观性,使学生能从成功后寻找不足,从挫折中总结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商、能力、人文情感的健康发展。
二、积极实践口头评价
口头评价是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的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评价语言的随意性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口头评价的一大公害。教师“望生进步,怕生犯错”心切,两眼只盯住学生的缺点、问题不放,而忽略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问题苗头,便一针见血,甚至劈头盖脸地批评指责,不考虑场合、地点,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自尊、自信,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意识。有的则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偏听偏信,或对学生有成见,导致口头评价失真,伤害学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评价的导向作用究竟应该如何体现,难道是导向于专制、压抑、扼杀吗?这样的口头评价是多么可怕。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口头评价,应该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去激发学生,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评价,激起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常常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激励性口头评价:“激励性”既是一种评价的原则,也是一种具激发起点,不仅注重评价要激发的近期和远期效应,而是要把激发学生内在的评价需要作为评价的重要任务,是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动力。要求评价必须同评价对象的内在需要相适应,学生有了评价的需求,对评价者有了信任感,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自觉评价,主动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从而把外部评价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激励性”作为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是指评价者在对客体的价值判断基础上,以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唤醒被评价者的主致力参与,以及对客体价值的重新评价的一种方式。
三、抓重点,抓关键,适时评价
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必然要将他们的体验表达出来,这里有他们体验的升华,有他们的研究发现,也有他的挫折和失败。恰当的评价可以让“学困生”吃得消,让“中等生”吃得饱,让“优等生”吃得好,有利于增强每个学生学习的信心,得到前进的力量。但在教学时间上,不可能去对每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所得到的结论进行一一评价,不能让评价充斥课堂,挤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影响探究的深入,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所以,教师的评价一定要“适时”“适量”“适度”,要评得“透”点得“活”。评价要抓重点,抓关键,抓在突破重难点的创新求异的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上。
四、评价标准多样性
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与依据。为了优化教学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为基础,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二是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我们要尊重差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都能及时看到进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三是多用开放式的问题测评学生。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在测评题目上不要拘泥于知识的记忆,应该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参考文献:
[1]张小筱,苏春景.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5):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