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涛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焦作454000)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探讨
薄涛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焦作454000)
目的探讨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患者41例,入院后完善患者相关检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医院性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41例医源性感染患者中分布相对较广,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患者及检验科医护人员,分别占:56.10%及19.51%;41例患者医院性感染途径相对较多,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体液及粪便、血液,分别占:43.90%及29.70%;医源性感染疾病分布类型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甲型肝炎、丙型肝炎及其他戊型肝炎,分别占:29.27%、26.83%及14.63%。结论检验科医院性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处理,降低感染发生率。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是一个严肃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成为现代医院研究的重要课题。医院接受各种患者,导致病原菌大量聚集,而检验科人员需要与大量检验标本接触,长期处于复杂的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1]。检验科日常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弃物,若没有妥善处理,不但造成医源性感染,同时会导致环境污染,引起传染病的爆发。因此,临床上加强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根据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降低医源性感染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患者4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患者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22-64岁,平均46.31±5.26岁。纳入标准:⑴符合医源性感染临床诊断标准[2];⑵均经生化、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⑶患者及家属对本课题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入选41例患者,根据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状况、感染患者构成比及医源性感染途径等,对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统计,根据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2.2 观察指标⑴观察医源性感染分布及构成比;⑵观察医源性感染途径分布及构成比;⑶观察医院性感染疾病分布及构成比情况。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医源性感染分布及构成比41例医源性感染患者中分布相对较广,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患者及检验科医护人员,分别占:56.10%及19.51%,见表1。
表1 医源性感染分布及构成比
2.2 医源性感染途径分布41例患者医院性感染途径相对较多,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体液及粪便、血液,分别占:43.90%及29.70%,见表2。
表2 医源性感染途径分布
2.3 医院性感染疾病分布及构成比医源性感染疾病分布类型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甲型肝炎、丙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分别占:29.27%、26.83%及14.63%,见表3。
表3 医院性感染疾病分布及构成比
医源性感染防治管理对于保障检验人员的生命及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要想确保医源性感染防治工作的质量,就必须重视检验科医源性感染防治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3],保障检验工作的有效开展[4]。本调查中,41例医源性感染患者中分布相对较广,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患者及检验科医护人员,分别占:56.10%及19.51%。检验人员的防护意识以及防护技能对医源性感染的出现具有重要影响[5-7]。选择职业素养高且防护意识好的检验人员参与日常管理,进而保障医源性感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8,9]。本调查中,41例患者医院性感染途径相对较多,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体液及粪便、血液,分别占:43.90%及29.70%。医源性感染疾病分布类型较多,排在前三位的为:甲型肝炎、丙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分别占:29.27%、26.83%及14.63%。加强医源性感染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开展防护措施宣传活动[10,11]。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将检验人员的薪酬与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相联系[12,13]。建立相应的医源性感染防治质控体系,有助于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14,15]。
综上所述,检验科医院性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处理,降低感染发生率。
[1]赵劲松,李满元,王爽,等.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防范措施与管理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6(12):1391-1392.
[2]余宪.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消毒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5(8):902.
[3]徐兰,郭玉杰,张鑫,等.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5(7):786-787.
[4]张卫良,杨毓.加强和提高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5,8(2):122-123.
[5]魏世刚,汪亚丽,张姚,等.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3(2):472-474.
[6]贺宇.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管理与预防控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4(1):125-126.
[7]范丽娜.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4,11(2):181-182.
[8]张嘉洪,张文学,郭崇健,等.血站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2(16):3606-3607.
[9]夏厚才,罗小兵,刘小玉,等.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工作现状和管理[J].海南医学,2014,25(6):902-903.
[10]Molyneux E,Riordan FA,Walsh A.Acute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children presenting to the Royal Liverpool Children's Hospital,Liverpool,UK and the Queen Elizabeth Central Hospital in Blantyre,Malawi:a world of difference[J].Ann Trop Paediatr,2013,26(1):29-37.
[11]Grgurich PE,Hudcova J,Lei Y,Sarwar A,Craven DE.Diagnosi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controversies and working toward a gold standard[J].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2013,26(2):140-150.165
[12]Muroi Y,Ru F,Chou YL,et al.Selective inhibition of vagal afferent nerve pathways regulating cough using Nav 1.7 shRNA silencing in guinea pig nodose ganglia.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13,304(34):R1017-1023.
[13]Redlberger-Fritz M,Hirk S,Buchinger D,et al.Distinct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viral laboratory parameter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influenza A(H1N1)pdm09 infection-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J].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2014,86(6):1048-1055.
[14]于淼琛,马晓露.浅谈医院检验科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6):701-703.
[15]伍晨辉,宋秋月,李培群,等.不同科室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差异及意义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4):435-438.
R446.5
A
1674-1129(2017)04-0520-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7.04.022
2017-01-19;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