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时体功能及分布情况
——以山西朔州方言为例

2017-08-28 22:55尹国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10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词尾朔州用法

尹国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100000)

“了”的时体功能及分布情况
——以山西朔州方言为例

尹国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10000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朔州方言“了1”和“了2”的时体功能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了1”和“了2”共有完结体、完成体、完整体、现在状态功能,“了1”独具最近将来时功能;“了1”主要分布在句尾,“了2”主要分布在词尾。

“了1”;“了2”;完成体;完整体;时体功能

1.引言

朔州方言的“了”有两种读法,一种读作[•lan]位于句尾,如:“他来了了1”,本文记为“了1”,;另一种读作[•laʊ]位于词尾,如“他吃了2饭就走”,本文记为“了2”。陈前瑞(2016)认为“了”有完结体、完成体、完整体、现在状态等功能,“了1”和“了2”的位置不同,也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朔州方言中的“了”有两个读音且出现位置不同,接下来就详细探讨朔州方言“了”的多功能及句法分布。

2.“了1”、“了2”的时体功能及分布情况

2.1 “了1”的时体功能及分布情况

语法化和语言类型学认为,一个语素在获得新功能的同时,旧的功能并不必然地从语言的使用中消失,因此语法语素就可能同时拥有多种功能,“了”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在朔州方言中读[•lan] 的“了1”分布在句尾(包括小句的句尾)或词尾。在实际使用中,多数分布在句尾,分布在词尾的基本表达格式只有一个,即疑问句“V+了1+么?”,表示的意义是“询问过去做了什么事情”。“了1”有五种时体功能,分别是完结体、完成体、完整体、现在状态和最近将来时。

2.1.1 完结体

完结体表示彻底或完全地做某件事。在《语法的演化》中Bybee认为完结体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是:(1)动作的宾语是被该动词彻底影响、耗尽或者毁灭的。(2)该动作涉及不及物动词主语的复数或者及物动词宾语的复数,尤其是穷尽性或周边性复数。(3)报道该动作时带有强调或者令人意外的效果。

朔州方言中“了1”的完结体功能只出现在“V/A+了1”结构中,是句尾“了”,表示事情已经发生且彻底完全做完了。例如:

(1) —吃饭了1么?

—吃了1!

(2) —脸红了1么?

—红了1!

在界定完结体的时候,不能光靠语音,还要依靠语义标准,即完全、彻底。事实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结体与完成体非常容易混淆在区分时要注意两者的区别,一个是完全彻底,一个是具有现时相关性。

2.1.2 完成体

完成体指情状发生在参照时间之前,且与参照时间相关,是具有现时相关性的过去行为。陈前瑞先生(2012)根据类型学已有研究将完成体细分为六种用法,即结果性、持续性、经历性、报道新情况、先时性和近过去用法,在朔州方言中“了1”的完成体用法具备其中四种即,结果性用法、持续性用法、报道新情况和先时性用法,在这四种情况下“了1”分布在句尾。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即出现在疑问句“V/A+ 了1+么?”结构中,“了1”分布在词尾。

2.1.2.1 结果性用法。表示当前的状态是由过去发生的动作引起的,即过去发生事件的结果在说话时间仍然存在。这是完成体最基本的用法,主要体现出前后分句或与说话情景之间存在广义的因果关系(含因果、条件、假设等语义关系)。例如:

(3)天黑了1,不应往出跑了1!

(4)我忘拿笔了1,借我一杆儿。

2.1.2.2 持续性用法,表示一个过去发生并持续到现在的情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了1”与“了2”共同出现表达持续性,“了2”可省略且表达的意义不变,但是如果省略了“了1”意义就会发生变化,所以是“了1”表达了持续性的意义,例如:

(5)我等(了2)一个小时了1,你咋还么来?

(6)来(了2)四五回了1,还谁也认不哩。

2.1.2.3 报道新情况用法,表示所呈现的信息是第一次传递给其他人,一般呈现焦点信息。例如:

(7)尼克松辞职了1!

(8)新中国成立了1!

以上的例子都是典型的报道新情况用法,还有一些非典型用法,所呈现的信息相对于其他信息来说属于新情况是焦点信息却不一定是第一次传递给他人。

(9)我心里头快别扭死了1!

(10)人都走光了1!

2.1.2.4 先时性用法,表示相对于某一参照时间事件已经发生,多用来强调两个事件纯粹的时间参照关系。②前一事件跟后一事件没有明显的现实相关性和因果联系,例如:

(11)下课了1,来我办公室。

(12)门关上了1,你说吧。

2.1.2.5 “了1”的特殊用法

“了1”的特殊用法是在疑问句“V/A+ 了1+么?”中表完成。只有在这个结构里“了1”分布在词尾,其他情况下“了1”都分布在句尾。普通话中的“没”轻读成“么”,“V/A+ 了1+么?”意思就是“V/A+ 了1+没?”。在这类结构中,往往是发问者现在询问过去某事情的情况,虽发生在过去但是与现在相关,具有现时相关性,所以划分为完成体。例如:

(13)吃了1么?

(14)看了1么?

在这里动词后还可加补语或宾语构成“V+ 补语/ O+了1+么?”结构(形容词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15)睡着(zhuo)了1么?

(16)看上了1么?

在“V+ 补语/ O+了1+么?”这个结构中,“了1”是可有可无的,即省略了“了1”意思不变,且动词后跟的补语或宾语越长越倾向于省略“了1”。

2.1.3 完整体

完整体是指情状被视为在时间上是有界的,用于叙述特定事件的序列,情状是因为其自身的原因而被报道,从而独立于该情状与其他情状之间的相关性。“了1”的完整体功能主要体现为两种用法,一是叙述连续的事件;二是叙述独立的事件。表完整体功能的“了1”全部分布在句尾。例如:

(17)后来我们就走了1,到家就睡了1。

(18)第二天,持续大雷雨。王眉又来了1,又是一个人,鬓上沾着雨珠,笔直的小腿湿漉漉。(王朔《空中小姐》)

事实上,报道新情况是完成体向完整体发展的重要阶段,两个报道新情况的例子加在一起,就能连成表达完整体的句子,例如:

(19)上午停电了1,我用天然灶气做的饭,来电了1,饭也做好了1。

2.1.4 现在状态

现在状态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句子的时体特征:“时”体现为现在,“体”体现为状态意义。状态就是与变化对立的一面,归属于宽泛的未完整体意义的范围。明显的现在状态都是表示现在的情状,且状态未经某种“实现”过程,“了1”都分布在句尾。例如:

(20)她太喜人了1!

(21)衣裳大了1,不买了1。

完成体和现在状态的概念密切相关,“现在”关联说话时间或说话人的认识状态,与完成体的现时相关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意义上来看,二者在对话中表现的话语功能也很相似,要注意区别状态是否经过某种“实现”过程而产生了变化。

2.1.5 最近将来时

最近将来时表示即将发生某种事件,往往有催促等语用效果,是将来时的一种,属于语义范畴概念,表最近将来时的“了1”分布在句尾。陈前瑞先生(2005)认为句尾“了”能在四种特定的语境中不需要时间副词就能表示即将发生,即“报”、“告别”、“应答”、“催促”。例如:

(22)王区长来了1!

(23)我走了1,你保重。

(24)来了1!来了1!

(25)起床了1!

四个例子分别表示了“报”、“告别”、“应答”、“催促”四种语境,说明在朔州方言中“了1”用于最近将来时也有四种语境。要注意的是,“报”有过去时与最近将来时两种理解方式,其他的都不能理解为过去时,“报”、“告别”、“应答”句中的动词一般是带有方向和位移意义的动词,这与英语进行体表即将发生的情况时一致的,而“催促”就没有这样的限制。也不能说这四种情况下的“了1”表最近将来时完全是由语境决定的,因为即使是脱离了语境也能表最近将来时。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在限定的模式化语用环境下发展出来的新的句法语义功能,这种功能也时语法化的结果。

2.2 “了2”的时体功能及分布情况

在朔州方言中读作[•laʊ]的“了”记为“了2”,有四种时体功能,分别是:完结体、完成体、完整体、现在状态。“了2”多数分布在词尾,只有祈使句和假设句中的“了2”分布在句尾。要注意的是在完结体、完成体和完整体中“了2”使用广泛,但是在现在状态中“了2”却鲜有使用而且需要倚靠具体的语境,并且“了2”不像“了1”一样发展出了最近将来时,具体情况如下。

2.2.1 完结体

完结体表示彻底或完全地做某件事。在朔州方言中“了2”的完结体用法比较普遍,不像“了1”只存在于一种结构中,“了2”大部分分布在词尾,例如:

(26)蔡瑁、张允到底么解除了2曹操哩猜忌。(袁阔成评书《三国演义》录音)

(27)小姨杀了2一条鱼儿。

祈使句中表完结意义的“了2”分布在句尾,有两种形式,例如:

(28)吃了2!

(29)把它吃了2!

在这里“吃了2!”表示命令,虽然动作还未实现但是包含了完全彻底的意思,因此划分为完结体。

2.2.2 完成体

完成体指情状发生在参照时间之前,且与参照时间相关,是具有现时相关性的过去行为。表完成意义的“了2”大多数情况下分布在词尾,陈前瑞(2012)根据类型学已有研究将完成体细分为六种用法,朔州方言中“了2”对应其中两种用法,分别是:结果性用法和先时性用法。“了2”在假设句中分布在句尾,只有结果性用法。

2.2.2.1 结果性用法,表示当前的状态是由过去发生的动作引起的,即过去发生事件的结果在说话时间仍然存在。这是完成体最基本的用法,主要体现出前后分句或与说话情景之间存在广义的因果关系(含因果、条件、假设等语义关系)其中(31)、(32)是假设句,“了2”在句尾,例如:

(30)我吃了2一半儿哩苹果在哪来哩?

(31)要是太阳出来了2,天气就能暖和些儿。

(32)要是领导来了2,食堂哩饭菜就能好些儿。

(33)支持了2他就等于支持了2我。

2.2.2.2 先时性用法,表示相对于某一参照时间事件已经发生,多用来强调两个事件纯粹的时间参照关系。②前一事件跟后一事件没有明显的现实相关性和因果联系,例如:

(34)下了2课来我办公室。

(35)明儿咱吃了2饭就走,啥也别说。

2.2.3 完整体

完整体是指情状被视为在时间上是有界的,用于叙述特定事件的序列,情状是因为其自身的原因而被报道,从而独立于该情状与其他情状之间的相关性。“了2”的完整体功能主要体现为两种用法,一是叙述连续的事件,二是叙述独立的事件,分布在词尾,例如:

(36)当着张欣和同机来的刘为为,我们说笑正常,在一刹那,我们忘了2曾经发生哩不愉快。(王朔《空中小姐》)

(37)小明拿了2起手机,打了2个电话。

2.2.4 现在状态

现在状态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句子的时体特征:“时”体现为现在,“体”体现为状态意义。状态就是与变化对立的一面,归属于宽泛的未完整体意义的范围。明显的现在状态都是表示现在的情状,且状态未经某种“实现”过程。表示现在状态的“了2”很少使用而且主要依靠语境来实现其功能,分布在词尾,例如:

(38)衣裳小了2一号,不买了。

在朔州方言中,表示现在状态经常使用“了1”而不是“了2”,这也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人们说话总是趋向简明经济,能说“衣裳小了1,不买了”就不会说“衣裳小了2一号,不买了”,除非时特别地强调“小了多少”。

3.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朔州方言“了1”和“了2”的时体功能以及分布情况,即“了1”和“了2”共有完结体、完成体、完整体、现在状态功能,“了1”独具最近将来时功能。“了1”主要分布在句尾,在疑问句“V+了1+么?”中分布在词尾;“了2”主要分布在词尾,在祈使句和假设句中“了2”分布在句尾。与此同时构拟了“了1”和“了2”的多功能语义地图,如下:

从这个语义地图能看出,朔州方言的“了”尽管分为“了1”[•lan]和“了2” [•laʊ],但是和普通话的“了”的多功能语义地图是相契合的。这说明晋语北区五台片方言尽管在语音上和普通话差异很大,但是在语法功能上是相同的。“了1”反展出了最近将来时,“了2”多用于完结体和完成体,语法功能分布不同说明“了2”的使用历史更久,语法化程度更高。事实上,“了1”的最近将来时和现在状态功能多数依靠语境或者其他副词的辅助修饰。

[1]陈前瑞,胡亚.词尾和句尾“了”的多功能模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4).

[2]陈前瑞,王继红.从完成体到最近将来时——类型学的罕见现象与汉语的常见现象[J].世界汉语教学,2012(2).

[3]陈前瑞.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11).

[4]陈前瑞,胡亚.词尾和句尾“了”的分析模式[N].汉语史学报,2015(15).

[5]吴继章.河北魏县方言的“了”——与汉语普通话及其他相关方言、近代汉语等的比较[J].语文研究,2007(3).

[6]Bybee, Joan, Revere Perkins and William Pagliuca. 1994. The evolution of grammar: 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猜你喜欢
词尾朔州用法
朔州平鲁区: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CK Sounds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愿朔州现象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