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春娥
摘要:高中语文是一个矛盾体,它内容生动有趣,可一旦考起试来又会让人觉得枯燥、烦闷。对于语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把它当作一门考试科目,更要把它当成一门学问。拥有一种好的语文思维能力,不仅会在繁重的学习中轻松许多,它还会给你在社会发展中带来极大便利。所以它的教学模式不能是填鸭式的授课,在教学上语文知识的教授不可或缺,但还需要培养学生们对知识获取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教学;语文思维;教学进程
在现在应试教育的主流下,作为一名中国高中生,因为高考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理化生、语数外,要想各科分配的时间均衡是不太现实的,各科每天都有繁重的作业,再加上每个月的一次考试,考前复习,考后总结;学生对学科的分配重心多数在数理化上,对于语文则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上而未能深刻思索。为了提高升学率,语文老师不得不在课堂上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给知识点让其死背,对于思维方式则只泛泛而谈,上完有限的课程,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那么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高中语文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一、语文思维的特点
1.思维的交流性:语文书本里的知识都是活跃的,一篇文章、一则古文,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看法,答案不是唯一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带着问题教学,准备的问题也要深入思索,要能吸引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教学对象是高中生,所以一节课下来,提出的问题要有深度,要让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学到知识,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这样才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再强大的团队少了交流,面对远不及自己的敌人,也将溃不成军。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探讨,有对比也就有“伤害”了,知道了自己的思路哪里不对,才会想要不断调整自我、认知自我。进而慢慢实现思维的一种交换。思维交流性的这一特点,在学习上能更好的去理解,对知识又能进行深入挖掘,还能使思考的空间得到拓宽,学生们对问题能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也提高了。
2.内容的广泛性:思维是不能用标尺来衡量的,人的想法千奇百怪,天马行空。语文思维也是这样的。语文知识涉及许多方面: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我们能在某篇文章里读到:原来荆轲刺秦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项羽大摆宴席请刘备吃饭原来是场鸿门宴,所幸刘备机智逃出。刘备善于应变,狡猾奸诈,巧舌如簧的性格特点,不仅给他的前程带来机遇,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杀生之祸。项羽有勇无谋,优柔寡断,使他留下后患,最终阻断自己的发展之路。由于它的广泛性,教师要把整个思维教学的系统性与连贯性相结合,既要温习上堂课的知识还要与总结本堂课的知识,让教学效果达到最好。
3.形式的渗透性
语文思维不同于1+1=2的逻辑推理模式,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不是因果报应。它非常的复杂,其渗透性就是它的体现。渗透性顾名思义就是潜移默化,在语文听说读书一体下,老师的知识教学中,情感的渲染下,学生们的思维训练都有了实际的效果。语文教材总是能体现出语言的独特性、结构的严谨性、意境的美化性,所以,在老师以真挚的情感引导同学们去分析、比较、消化、欣赏一篇文章时,一种思维方式也在悄然而生,慢慢的渗透到学生们的脑海中。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1.教师要以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去教学,培养语文思维意识
语文思维训练在语文课堂反映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像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会有所突破,逐渐会朝着灵敏性、多样性发展。在学习任务日渐繁重的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会使得语文思维培养增加难度。所以,老师得具备语文思维的能力,对于学生要有责任感,不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还要有善于分析问题、快速解答问题的教学能力。只有达到这种标准,才能将语文思维如火如荼的运用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领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们要起领袖作用,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一種热忱的态度进行语文知识的传输,再将语文思维融入授课当中,也使得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语文思维的训练内容非常广泛。古今中外,社会、家庭、学校、道德、品性、经济、政治、法律......但凡与语文有关,都包含在内。所以,学生们的知识领域就要更加宽广。这些拓展不只在课堂上老师提供的课外素材,还有学生们课后的实践活动。课堂上讲解文章时,老师要学会引导,例如,明天要讲《行路难》,就要让学生在明天的早自习上做好预习,了解作者的身世,知人论世。还有他的其他作品,例如《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有在每周的作文课上,可以给学生们分发报纸或者做每周推送,推送一些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可以了解更多的时事政治,为写作积累素材。从量变到质变,学生们的语文思维将得到更快速的提高。
3.挖掘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
学技要学精,要精益求精,不能为了逞一时之快觉得学点皮毛就好了,永远要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学习任务。买的潮牌越多可还会有抛弃的那天,只有知识才不会背弃你。那到底该怎么挖掘语文思维的深度呢?首先要敢于与固有的观念说不,要打破思维定式。例如《红楼梦》《西厢记》中给我们传授的观点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思想的毒害,男女间情投意合、两情相悦才是真正的爱情。其次应该坚持人文立场,提升精神境界。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有时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用什么样的价值观与评判标准来引导他的思考:是采取人文主义立场还是人们日常奉行的毫无根据的观念,诚然前者是高于后者的。
4、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一件事情只有把自己置身其中才能即高效又快乐地完成。语文教学的训练要有整体性,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思维锻炼,这是要求也是规定。面向全体学生,不差别对待每一位基础知识有差异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在思维训练中都能充分的发展,对于问题的探讨每个学生都能各抒己见。这样才会使得思维方式的训练更有针对性,更加和谐。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上的提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训练与思维能力,所以老师问题的深度则很重要。以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学生,让学生掌握同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这样既能发散我们的思维,又能拓宽我们的思维空间。发散思维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问题的思考跳出点、线、面的局限,这就是立体思维,用一支笔一张纸画出圆心与圆周,这就是平面思维。最常见最适用的是逆向思维,对事物依存的条件进行逆向思考。一个人掉到水里,把人救起,使人赶紧与水脱离;司马光打破水缸把人救出,使得水脱离人们,这就是所谓的逆向思维。在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还应与逻辑思维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教育机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多元化的教育方法逐渐取代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语文思维的培养,促使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老师语文思维式的教学模式,比如,游戏式、辩论赛、情景再现模式,思维拓展等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变得有趣,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因为改进,国家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高中语文教育也能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丽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240.
[2]史海英.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学周刊,2016(07):95.
[3]姜旭日.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5(28):192.
[4]赵涛.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6):94-95.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