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网球技艺体系及特点解析

2017-08-27 02:18:35杨志康
四川体育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发球局费德勒落点

杨志康



费德勒网球技艺体系及特点解析

杨志康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费德勒的网球技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该体系由基本技术、战术、战略3个部分组成。技术环节:(1)发球落点精准、稳定、变化,是其与其他优秀运动员最明显的差别;(2)技术全面娴熟。战术环节:①压缩时间。缩短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在击(接)球技术环节,击打球的上升期的中段而不是末段高点,在很好地借到来球力量后,使击出的球尽量低平过网,缩短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扰乱对方的节奏。②延伸空间。依靠不断变换的一、二区底线低平球(而不像绝大多数运动员回击半高球、高球)和中后场两边线落点(inside out),尽最大限度延伸球前后左右快速低平飞行的空间,让对手在前后左右更大范围疲于奔命地回击球。(3)配球(或称技战术群配合)。从发球开始就为下一进攻铺垫;上一接(击)球为下一回击作铺垫。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他的所有战术的展开如底线防守进攻,底线进攻上网,发球上网,放短球等战术的转换都是技战术群的配合和转换(4)全面战术之上的因人而异变化战术。战略环节:用最小体力精力,最短时间获得最大效益。对每一局、每一盘、每一赛事、每一赛季,均以最小体能代价获得最大效益。从发球局开始,力保能发球局,破对方发球局。特别是在一盘比赛的后半程如3比3、4比4时力破对手发球局。在大师赛、巡回赛、四大公开赛中,我们均可看到费德勒贯彻其以最小体力代价获取最大效益的战略思想。

费德勒;网球;技艺体系;战术

截止2014年10月6日,费德勒职业生涯战绩是979胜225负。费德勒到2014止已经获得四大网球公开赛的17个冠军,其中温网7个,美网5个,澳网4个,法网1个。2004年初在澳大利亚网网球公开赛后费德勒取得网球积分排名世界第一,并237周连续保持世界第一。

看费德勒打球,令人赏心悦目,外行者看其热闹,其动作潇洒流畅,高压、网前截击干净利落,放短球隐蔽致命;内行看其技术的实用全面娴熟,落点的精准,线路的清晰,配球的精道,技战术搭配的多样变幻。他由此获得不少奖金奖杯,并曾长期保持网球积分世界第一的地位.其优异的成绩而谓之天王。因此,不少研究者对其网球进行研究,产生的科研成果不计其数,用统计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方法进行研究者不乏其人,其成果既惠及网球业余爱好者、也惠及从事网球的专门人员,这包括教练员和运动员。但有些研究,就事论事,或就某一单一技术,竞赛过程中的某一得分手段,进行算术加权平均或统计学处理,或仅就主动失分,被动失分进行规纳总结,如把费德勒的战绩仅归为发球,归为直臂东西方握拍击球,归为正手侧身,其结果就是让教练员和运动员仅知道他某些技术的结果、效果、后果,但是就内在原因造成则不胜了了,一般只能改进单一的某项技术。本文暂从系统结构的角度较全面分析其技艺体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2014年费德勒的网球技艺体系。费德勒的网球技艺体系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甚至可以追溯到他的网球启蒙时代,此处仅选取他获得四大公开赛第一个冠军开始到2014年止。选择这一时段:(1)因为他夺得四大公开赛冠军都集中在此。(2)从网球运动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杰出运动员的鼎盛期均集中在20—30岁左右。这一时期是体能,注意力集中度,技战术水平,竞赛经验最容易高度最优化组合时期。网球运动与绝大多数竞技运动一样,技战术水平均建立在相应的体能,心理水平之上的。(3)费德勒在相同的时段获得了比别的优秀运动员更多的战绩。就足以说明其技艺体系的优劣。网球技艺体系,因为它既不是单一的技术体系,战术体系或战略体系,而是3者完整结合的有机体,甚至还带有美学意义上的审美成分。故谓之网球技艺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收集法 中国期刊网站CAJ、ATP网站、腾讯、新浪、搜狐体育网站收集费德勒网球及相关资料。

1.2.2 实地考察、观摩、调研 于2005-2013年7月前分别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澳网,法国罗兰加洛斯法网,伦敦温布尔登温网公开赛及中国上海大师赛现场观摩、调研。

1.2.3 录像,视频观看,统计 观看四大公开赛、大师赛、ATP巡回赛电视直播,录像回放。

1.2.4 数据处理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2.5 逻辑分析,归纳,综合推理法。

2 费德勒网球技艺构成的三个部分

他的网球技艺由3个部分组成,它函盖了技术、战术、战略3个层面。这3者体现在每一场比赛中,又体现在某一赛事,赛季中,如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美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不间断的赛季,如ATP巡回赛、大师赛……他的技艺体系体现出:(1)全面的技术。费德勒技术的全面是迄今我们所见到的网球运动员中最为全面的,其全面性涉及到以下技术:它包括发球,网前球,截击,中场,底线球;正反手侧上旋转,正手侧身攻,平击球,削球;高压,放小球,反弹球;放高球等等技术全面娴熟。(2)灵活多变的战术。(3)效率最大化的战略。

3 费德勒技术全面性制胜能力及技术特点

3.1 费德勒技术全面性制胜能力

费德勒所具备的技术水平高,发展全面,而且各种技艺(除反手对付强烈快速前冲,侧上旋外)的水平几无高下,均衡发展,技术技能发挥稳定,持续时间长。这是当今别的优秀运动员不能比拟的,有的运动员或一二项,二三项突出,但他项却明显较弱,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费德勒技术体系的全面性最终体现在制胜能力上即得分的效率上,它包括发球,正反手底线抽球进攻,中场击球;上网截击;高压球;隐蔽突袭放短球。这些环节也是网球界公认的得分手段环节。网球运动发展到今天,其打法或称技术体系有全攻型即发球上网型,底线防守进攻型,全面型。进入20世纪后,随着底线防守进攻体系的空前发展,像桑普拉斯、埃德伯格那样全发球上网型选手已基本上不存在。全面型选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其发球上网和回击球上网更多的是作为战术组合使用,且多用在关键时刻,如破发点,挽救被破发点,胜赛局,盘点,赛点,而不作为频繁进攻的得分手段。费德勒的网球技艺体系也是如此。所以,重点讨论分析费德勒的发球,正反手抽球进攻环节。

3.1.1 发球环节 通过对费德勒2004—2006赛季四大公开赛、大师系列赛、年终大师杯对阵对手为ATP最佳排名在前10名以内的13场比赛(2004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进行录象分析统计(见表1)。

表1 2004-2006赛季费德勒13场比赛发球得分能力表

上表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在比赛中,费德勒不光ACE的产量高,他发球直接得分的能力也高的惊人。13场硬地比赛,费德勒一共发出了103个ACE球,获得209个发球直接得分(包括10个发球非ACE制胜球)。312个发球总得分使费德勒的局平均发球得分数达到1.93个,换句话说,在费德勒的发球局,费德勒平均每局会有几乎两个发球得分。有47.34%的得分来源于他的发球,这个数字几乎占了他发球局总得分率的50%。在费德勒的ACE球方面,103个ACE有99来自于他的一发。另一更长时间连续对费德勒发ACE球的统计更说明费德勒发球得分能力的稳定性。从2003年费德勒第一次夺取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冠军到2011年止,他参赛988场,发ACE球数7 171个,一发成功率62%,得分率77%。二发得分率57%(仅居当时排位第1的纳达尔58%之后)[1]见表2。

3.1.2 发球—接发球—挽救发球局被破发环节

表2 罗杰·费德勒(2003-2011)网球技术得分数据统计

3.1.3 正反手击球环节

图1 费德勒正手击球得分数据

图2 费德勒反手击球得分数据

3.1.4 小球,高球,高压球,截击使用率

图3 小球,高球,高压球,截击使用率

通过表1、表2、图1、图2、图3可以看出,(1)发球与正手攻击是费德勒最重要的得分手段,反手次之;(2)他的得分手段全面,除了发球,正反手外,还包括截击,放小球,挑高球。

3.2 技术特点

3.2.1 发球的落点,角度,旋转(平击、相对不旋转)多变 在费德勒的网球技术中,发球技术就是其战术进攻的开始,其落点主要有3:即外角、内角及中路追身。这3个落点不断变化,使对手难以揣摩。前两者使用最为频繁,中路追身是在对手站位靠近球场底线是采用。大多数情况下,其一二区第一发球均集中在内外角,比例基本均分而略偏内角,因人而异。二发则以外角和中路偏外为主。一发球多平击尽量接近甚至压发球区边底线,T点或中线。在费德勒发球直接得分中,费德勒一发的发球直接得分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在内外角上。见下图1。

图4 费德勒一区第1第2发球落点分布图

图5 费德勒二区第1第2发球落点分布图

3.2.2 不追求最大速度和力量而追求落点精准和较高稳定的发球成功率 费德勒的发球时速算不上ATP里的顶级选手。诸如罗迪克、安西奇、卡洛维奇,甚至当今ATP排位前10名的绝大多数网球选手的发球时速要远远高于费德勒,不管是发球最高时速还是平均发球时速。但根据数据统计,可以发现:费德勒的发球得分能力绝对是当今整个ATP里排位很靠前的。不管是ACE球、还是发球直接得分,都在费德勒自己的发球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往往不用自己的最大力量、速度来发球,以保证发球落点的准确性和发球成功率的稳定性,他偶尔也发出200km/h以上的球速,但绝大多数球速均在180—195km/h左右,对2013年ATP世界排名前5的德约科维奇,穆雷,费雷尔,纳达尔比,他的一发时速(135mph)与一二发平均时速(95mph)均排第3位这是他与别的运动员的极大区别。费德勒长期较稳定的发球成功率(一发62%,得分率77%,二发得分率57%)和较高的得分率是他制胜的重要武器。

3.2.3 在球的上升期而不是最高点回击球—快节奏 正反手侧上旋回击球的基本环节中,他选位,侧身转上体,引拍、挥拍与运动员基本相同外,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击打球的上升期,但并不是在上升期的最高点击球,而尽量是在球上升期的中后期。这样就在自己不需发最大力量时借来球力量把球击出。从效果上看,有两大优点,(1)自己节省体力的同时,保证回球的力量和速度,(2)缩短了回球时间,加快了球场上属于适合自己而不利于对手的节奏。更加上费德勒大部分的回球比绝大多数一流选手的球低平而旋转(这与他的姿势,动作技术有关),使其回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明显较短,而缩短了对手预判,移动和准备的时间。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不少与费德勒对垒的职业选手总是疲于奔命,望球兴叹的主要原因。而大量的运动员只适应打上升期最高点,或上升期后程甚至下降期的球。这样既浪费了来球的力量和速度,更难以借力,又延长了击球时间,有利于对手重新选位,延缓了比赛节奏,结果是每球还要发全力去回击来球,耗费大量体力,十分不经济,这叫击球的效益最低化。

4 战术的多样性

4.1 回击球的进攻球线路,落点有:

(1)正手交替攻击对方一,二区两底角,球路为斜线与反斜线。

(2)正手连续攻击对方正手一区外底角。

(3)正手连续攻击对方反手,球落点靠近对方反手外侧底角。

(4)正反手斜线变直线,直线变斜线

(5)在B与C中突然变换线路并上网截击。

(6)在上述球路中,球路不变,但突然变换落点,由原来的深落点球变为斜线或反斜线的浅落点球,使对方在长距离移动中来还击球而转入被动防守。

(7)在快速连续抽击中突然改正反手侧上旋抽击动作为网前侧回旋短小球。

4.2 防守及相持球

(1)正反手侧上旋、前冲攻击对方中路。

(2)削对方反手深底线过渡。

(3)正反手上旋、侧上旋击对方深底线,制造较高弹跳,滞空时间较长的球,便于自己调整位置。

4.3 技战术群协同调配

如是自己发球局,从发球开始就考虑发完球后下一拍的进攻,对发球落点和旋转都为下一拍进攻考虑。而下一拍的进攻又为再下一拍作准备,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使对方始终处于被动,疲于奔命的境地。一般而言,费德勒在进入1/4决赛前的比赛绝大多数过程都是如此。

由于费德勒配球的合理性,他在绝大多数比赛中,脚步行云流水,轻松自如,碎步、前后交叉步、跨步、后撤步都有板有眼,无懈可击。因为在击打后一拍时,已在前一拍作了铺垫。在费德勒的运动生涯巅峰时期,其发起进攻的那一拍后所选择的移动方式,移动路线及卡位,绝大部分都更适合他展开下一拍的进攻。因为费德勒给球的落点、角度、速度和节奏迫使对手在极大概率上把球只能回到他预先设定范围,而他却早已埋伏在那里。我们很少看到费德勒,匆忙应对,疲于奔命的场景。这是在做定量分析时很难发现的。

4.4 技战术变化充分体现博弈论“混合策略”

关于这一点,是绝大多数现代网球职业运动员也难以办到的。费德勒有各种娴熟的技术和多变的战术,既可发球上网截击,也可底线防守进攻或底线防守转上网拦截;既可抽球过渡也可削球过渡。时不时依对手不同放出小球让对方连滚带爬地接回来,却又挨他一高球。他的鼎盛时期主要在红土上逊于纳达尔。在当今不少优秀运动员当中,其网球技战术模式单一者不少,如以底线防守进攻著称的穆雷,双发成功率高而直得分率较低,却往往底线回球拉锯数十个的网球长跑模范费雷尔……他们不少是第一,二梯队,网球排名也不错,但客观地讲,观赏性不强。全世界的网球运动员若干,网球进攻、防守的方法千变万化,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竞赛手段当然难以胜率极高。

费德勒技战术组合的多样性、突变性、不确定性都是基于其全面、稳定、娴熟的基本技战术基础之上的。面对不同的选手,面对同一选手比赛的不同时段,他可以相对任意选取自己技战术武器库中的几项形成新的战术组合,让对手重新面对并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费德勒的技战术体系及其战绩就是“‘博弈论’的理论思想在网球博弈行为中验证过程,证明了‘混合策略’理论与预期的一致性。同时序列独立的检验与经验相符即网球运动员都意图随机化自己的行动,使对手难以预测。”[3]

5 费德勒的网球技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费德勒的网球技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该体系由基本技术、战术、战略3个部分组成。(1)技术环节:发球落点精准、稳定、变化。在基本技术的发球环节,不最大限度地追求力量和速度,而追求发球落点的精准,稳定性和变化是其与其他优秀运动员最明显的差别。技术全面娴熟。它包括发球、网前球、截击、中场、底线;正反手侧上旋转、平击、削球;高压、放小球、反弹球;发球上网等。(2)战术环节:压缩时间。缩短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在击(接)球技术环节,击打球的上升期的中段而不是末段高点,很好地借到了来球的力量,与此同时,使击出的球尽量低平过网,缩短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这是他技术环节击球部分中又一特点。这不同于绝大多数职业网球运动员,这一特点在非常节省自己体力的同时,反而加快了比赛节奏,破坏了对方的节奏。延伸空间。依靠不断变换的一、二区底线低平球(而不像绝大多数运动员回击半高球、高球)和中后场两边线落点(inside out),尽最大限度延伸球前后左右快速低平飞行的空间,让对手在前后左右更大范围疲于奔命地回击球。配球(或称技战术配合)。从发球开始就为下一进攻铺垫;上一接(击)球为下一回击作铺垫。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他的所有战术的展开如底线防守进攻,底线进攻上网,发球上网,放短球等战术的转换都主要是在上述两个基本技战术环节之上进行的。全面战术之上的因人而异变化战术。这是建立在费德勒非常全面的网球技术之上的。(3)战略环节:用最小体力精力,最短时间获得最大效益。对每一局、每一盘、每一赛事、每一赛季,均以最小体能代价获得最大效益。从发球局开始,以极高、极快的得分效率,非最高点的回接球点,低平的回击球,加速了比赛的节奏,扰乱了对手的节奏,缩短了比赛时间,节省了自己体力.在力保能发球局后,破对方发球局。如遇对手实力较强,在一盘比赛中的后半程如3比3、4比4后,运用各种战术组合,力破对手发球局。在大师赛、巡回赛、四大公开赛中,费德勒贯彻其以最小体力代价获取最大效益的战略思想。他所有比赛的展开都建筑在上述环节基础之上。

在当今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中,李娜是值得称颂的。她有她非常优秀的一面:力量、速度、清晰的球路、刁钻的落点,都使不对她球路的对手胆擅。但她的打法略显单一了些。球路要是再多一点,力量、速度、落点变化再丰富一点,能提升她虽致命但却不稳定的发球和正反手回击球。她比赛时的发挥会更精彩。英国人莫雷也是如此,打法单一、球路枯燥。然而,除了民族的情感得到了满足,却少有网球的审美价值。费德勒这样的天才网球运动员几十、上百年才有一个,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可能所有的网球运动员都像他那样优秀。但我想强调的是:教练员、运动员应该尽量学习全面的技术和灵活多变的战术,不能用一种技战术打遍天下,否则,网球就只剩下奖杯和奖金了。网球发展到今天,他所走过的历程经历过全攻全守,曾叱咤风风云发球上网型的典型桑普拉斯、埃德伯格、拉芙拉蒂诺娃都已成为往日的辉煌,而攻防结合、技术全面、战术多变的网球星星正在网坛升起,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民族情感的满足,也不仅是奖杯和奖金,而是丰富多彩的,技战术,战略高度统一,礼仪、道德高尚人格尽显的、作为表演产品的现代网球。其产品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其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如果质量不高,那就只有被社会所淘汰。于是乎,当我们在讨论运动员是否值得尊敬、尊重时,其评价的标准恐怕应该将杯子、奖金和网球场上的技艺作为统一体来衡量,才是更合理的。

[1] 金 路.NUMBERICAL DATA 数据四巨头[J]. TENNES.2011(DEC.):94~99.

[2] 李岩飞,等.职业男子网球运动员发球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2014,13(1):60~64.

[3] 刘文明,等.网球战术行为“混合策略”理论验证.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8):124~130.

Analysis of Federer’s Tennis Skill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s

YANG Zhikang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Federer's tennis skill is a complete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basic technique, tactics and strategy. Technical links: (1) the service point is accurate, stable and varied. Is its most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other outstanding athletes; (2) technical skills. Tactical links:(1)compression time. Shorten the time the ball flies in the air. In the hammer(then)ball point, hitting the rise of the middle and not very well in high end, borrow the incoming ball power, try to make the ball flat over the net, shorten the time of flight of the ball, disrupt each other's rhythm. (2) extended space. By changing a two bottom line low ball (unlike most athletes back semi golf, golf)and back in the line on both sides (inside, out) placement to maximize the extension of the ball around fast low flying around in space, let the opponent more scope to return the ball constantly on the run. (3) match the ball (or tactics and tactics). Serve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next attack; take the ball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next return. Closely linked, pressing step by step. His bottom line all launched as the defensive attack tactics, attack the bottom line Internet, Internet service, such as short conversion tactics are complex and conversion tactics group(4) on the tactical change comprehensive It differs from man to man. Strategic link: use the minimum physical energy,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to get the maximum benefit. For every game, every game, every event, every season, the greatest benefit is achieved at the cost of the most body. From the beginning to serve, to serve each other, breaking serve. Especial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a game such as 3, 4 than 4 than 3 when breaking opponents serve. In the masters, the tour, and the four open, we can see Federer carry out his strategic thinking of getting the maximum benefit at the minimum physical cost.

Federer; Tennis; Skill system; Tactics

1007―6891(2017)04―0075―05

10.13932/j.cnki.sctykx.2017.04.17

G845

A

2016-11-11

2016-12-14

猜你喜欢
发球局费德勒落点
费德勒要在法网复出
环球时报(2021-04-20)2021-04-20 05:18:21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费德勒成瑞士在世印上硬币“第一人”
费德勒:成就不老传奇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太空探索(2016年12期)2016-07-18 11:13:43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打好新闻竞争战
新闻传播(2016年4期)2016-07-18 10:59:21
探访江苏地方立法:百姓关切成立法落点
联邦快递
全体育(2013年7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