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驻防武警部队适应高原执勤任务的适应性体能训练研究

2017-08-27 02:18李贺宾
四川体育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武警官兵执勤体能训练

张 可,李贺宾



平原驻防武警部队适应高原执勤任务的适应性体能训练研究

张 可1,李贺宾2

1.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湖南岳阳,414000;2.武警部队8634部队司令部,30038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结合平原驻防的武警部队赴高原执勤前期的体能训练进行了研究,对当前武警某机动团体能训练现状进行调查,与其高原执勤所进行的任务、要求、时间、高原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分析,明确高原地理、人文环境对武警官兵体能水平的影响,根据高原执勤期间主要担负的任务类型、战术要求、体能要求等,结合高原期间的其他条件进行合理分析,使平原驻防的部队能够根据高原执勤的各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体能适应性训练,提出切实可行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标准,以供平原驻防的武警部队执行高原执勤任务时进行参考。

武警;平原驻防;高原执勤;体能;适应性训练

在习近平主席提出“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后,武警部队全面贯彻执行实战化训练要求,在训练理念、训练要求、训练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对武警部队的机动反恐、维稳处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体能训练还不能很好的满足部队的需要。特别是在平原驻防部队赴高原执行任务以前的适应性体能训练还很不完善,平原驻防部队赴高原执勤前的体能训练理论还不成熟,不系统,对武警部队执行各种非战争军事任务的理论支持不足,这都对军事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对当前武警某部体能训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其高原执勤所进行的任务、要求、时间、高原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分析,明确高原地理、人文环境对武警官兵体能水平的影响,根据高原执勤期间主要担负的任务类型、战术要求、体能要求等,结合高原期间的其他条件进行合理分析,使平原驻防的部队能够根据高原执勤的各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体能适应性训练,提出切实可行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标准,以供平原驻防的武警部队执行高原执勤任务时进行参考。

本研究将是武警部队官兵体能训练体系的有效补充,希望通过本研究,使武警官兵的体能训练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实际应用价值。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三点:(1)为今后武警部队特别是驻平原部队高原执勤期间的体能训练提供理论参考;(2)可以使武警部队官兵在执行高原执勤任务时,参考本研究的内容进行体能训练,缩短官兵到高原以后的习服时间,使部队快速投入到生活、训练和任务中;(3)研究适合本部高原执勤前的适应性体能训练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为科学训练进行实践性探索,初步解决本部高原执勤体能难以适应的实际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天津武警某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收集国内外和军内外有关高原训练,特别是部队高原训练的有关文献资料,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分析有关内容,为本文的研究起到启发、借鉴作用,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以及互联网等搜索引擎,阅读并下载了大量的学术论文100多篇,优秀硕士、博士毕业论文24篇。从大量文献资料中提炼出有关高原训练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前人研究的结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并奠定基础。

1.2.2 对比研究法 将武警部队平原地区训练内容、体能水平等与高原地区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为研究提供依据。

1.2.3 调查分析法 利用自己假期时间与部队官兵一起进行生活,训练,在实际中感觉官兵的生活训练真实情况,实地调查分析驻地情况、执勤任务情况、部队官兵体能训练情况,并且与基层干部、士官、士兵进行座谈,掌握第一手材料。

1.2.4 专家咨询法 高原训练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较多,需要考虑兼顾的方面也很多,特别是在试验过程中,无论是试验的设计还是过程的监控,对研究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对各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使本研究的观点和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1.2.5 实验法 利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对本研究提出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对比的实验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按照以往的体能方法进行训练,实验组则以高原环境、执勤任务等对体能的需求为依据,在训练理论、训练方法、训练内容、训练时间安排上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期间进行三次成绩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合理分析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方法是否可行,对不可行的内容进行改进完善。

2 赴高原执勤前期的适应性训练实验

2.1 实验思路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在综合分析武警官兵高原环境和任务影响下的体能需求之后,确定实验组主要体能训练项目,使官兵达到高原后,能在短时间内减小高原对官兵身体的影响,使工作、执勤时所需要的重要体能素质下降尽量少。选择两组实验对象,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以往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正常的训练;实验组根据高原环境和执勤任务,结合原有体能训练水平制定新的体能训练计划。实验开始前、上高原前、到达高原后,分别进行一次测试,看两组之间体能水平是否具有差距性,以此分析实验组的训练方法是否有效。

2.2 实验对象的选择

在计划上高原执勤的官兵中选择2中队和3中队两个中队,2中队为对照组,3中队为实验组。两个中队平时体能训练水平和军事训练水平相当。随机在2中队和3中队各选择两个班,每个班10人,共40人,男性,均无高原生活经历,年龄(19.51±1.87)岁,身高(1.70±4.3)cm,体重(66±1.9)kg,平时身体、心理健康,所有基础性体能项目考核均为合格以上,无生理和心理疾病,无身体残疾。所有人员分组固定编号。

2.3 实验时间的确定

根据年度训练计划安排,武警某部上高原的时间为4月初。每年1月、2月为各部队复训、补训时期,3月份开始进行分业训练,我们利用3月份1个月的时间进行实验。2月28日、29日进行第1次实验前的摸底测试,3月30日、31日进行第2次测试,记录双方的考核成绩并进行比较。4月5日达到高原后第3天进行第3次测试,记录双方成绩并进行比较。选择3月份的理由主要是,此时北方的气候条件与黄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同属于冬季,官兵在气候条件上会有一定的适应。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作息时间完全相同,两组人员所承担的公差勤务也基本相同。训练总时间相同,对照组体能训练主要在早操和每天1h体能训练时间进行,考虑到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早操半小时的体能训练时间短、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实验组训练将早操和每天1h体能训练时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部分训练课的时间有延长、缩短。对照组与实验组训练时间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能训练时间安排

2.4 实验考核标准的确定

根据需要的体能素质以及官兵平时训练实际情况,确定以5km武装越野、800m跑、400m障碍、引体向上、俯卧撑等五个内容为考核评定标准。其中,考虑到官兵由班、排执勤点到执勤区域内部的最大距离为4-5km,5km武装越野训练可以发展官兵的低氧长距离运动能力,因此将其做为评定标准之一。考虑到小组官兵由执勤哨位到执勤区域的距离为500-1 000m,800m跑可以有效提高官兵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其能在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并有能力进行下一步的行动。400m障碍对官兵的低氧状态下的快速运动能力和全身力量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主要用于提高官兵的综合能力(采用400m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原只有400m障碍,没有高寒山地500m障碍,无法进行成绩测试)。引体向上和俯卧撑主要发展官兵的上肢力量,使其在完成攀登越障时具有较强的上肢力量,在完成对抗、隔离人群时具体较强的对抗能力。

图1 执勤点到执勤区域距离示意图

2.5 对照组、实验组体能训练原则、方法、内容

2.5.1 对照组体能训练原则、方法、内容 对照组成员的体能训练由班、排长根据以前的训练经验自行安排。在训练目的上,主要以通过上级支队组织的阶段体能考核为准。在训练方法上由班、排长根据自已的经验确定,基本是在体能训练时间安排几个训练内容依次完成,较少考虑到训练的强度和数量。在训练内容上,主要是围绕体能基础体能考核的五项内容展开,有时会加入5km跑、5km武装越野等内容。训练后期,对照组自行组织了几次长距离负重行军训练。

2.5.2 实验组训练原则 首先,实验组体能训练遵循了军事训练的基本原则“练为战”。“紧贴实战,一切为打赢”是军事训练的基本原则,平时的军事训练是为了战时能够圆满遂行作战任务。实验组没有把阶段性的体能考核达标作为训练的着眼点。而是把高原地区的执勤任务作为着眼点。所有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武警官兵在达到高原后能迅速适应高原气候条件和执勤任务要求,力求官兵的体能在高原低气压、低氧含量的条件下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其次,实验组体能训练坚持了军事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在训练过程中贯彻了竞技(军事)需要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区别对待原则、适宜负荷和适时恢复原则、动机激励原则等。如,围绕军事任务进行体能训练,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安排逐渐加大,将实验组人员按照体能水平进行分组训练,每周3、4、5做为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时间,周末进行积极的恢复等。训练还遵循了周期训练的原则,每周为1个小周期,1个月为1个大周期。小周期运动负荷由周1、周2的小中强度过渡到周3、周4、周5的大强度,周末进行积极休息。第1个周运动负荷相对较小,第2周和第3周的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第4周强度较小,使实验组的身体机能得以恢复,以进入高原进行实战。

2.5.3 实验组主要训练内容 实验组训练内容则是在深入分析高原环境、高原执勤任务对武警官兵体能需求的基础上,征求部队、院校军事训练方面的专家进行确定训练内容和方法。结合高原环境和执勤任务分析发现,武警官兵初上高原,需求最迫切的体能素质有低氧长距离运动能力、低氧快速反应能力、长距离负重行军能力、对抗能力等,确定适当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内容以重点发展以上体能素质。需要强调的是实验组并没有把实验考核标准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而是围绕发展高原执勤所需要的体能素质展开训练。实验组主要训练内容和方法见表2。

表2 实验组主要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

2.5.4 实验组主要训练方法 低氧环境下的长距离耐力训练与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紧密联系。实验组低氧长距离运动能力的训练主要以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利用持续训练法时,实验对象的负荷强度相对较小,心率控制在145-170次/min。这个强度的训练主要用于提高实验组的心脏功能,改进其肌肉的供血能力、改进肌肉的直接吸收氧的能力。持续训练法主要有三种方式:(1)匀速持续跑。心率控制在160次/min左右,时间坚持在1h以上。(2)越野跑。训练持续时间为1.5-2h,强度稍有变化,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实验组的兴趣,有利于推迟疲劳的出现,有利于训练效率的提高。(3)变速跑。负荷强度可从较低强度(如心率130-145次/min)提高到较大强度(170—180次/min),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上,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发展实验组适应高低不同坡度地形的能力,在上下坡速度变化时使实验组人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间歇训练法主要是指实验组人员以心率在160次/min以上的强度进行长时间训练,在训练间歇以积极的休息进行恢复,在心率下降到120次/min左右的时间进行下一组训练,使机体在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新的刺激[24]。实验组低氧快速反应能力主要以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重复训练法主要是使实验组人员在进行完一组接近全力负荷后,进行长时间的休息,使机体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后进行下一组训练,主要发展其中短距离快速运动能力。长距离负重行军能力训练主要利用持续训练法进行。对抗能力训练主要用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进行训练,循环训练时根据不同的训练实际,把引体向上、仰卧撑、立卧撑、提拉杠铃、原地深蹲、拉力器等训练内容组合成不同的训练组合。实验组在完成一个内容后进行下一个内容。为发展对抗能力,还设计了一些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以提高机体整体的力量水平,防止运动损伤出现。综合能力的训练则主要采用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循环训练法三种方法为主进行训练。

2.6 实验结果及分析

2.6.1 第1次测试结果及分析(1)测试结果

图2 对照组、实验组第1次测试成绩SPSS17.0处理截图

(2)测试结果分析

利用SPSS 17.0对两组各项成绩进行分析,两组各项成绩均符合正态分布(仅以表3所体现的5km越野成绩为代表,其他不一一体现),如表4-1所示,t检验中,P>0.05,可以认为两组成绩差异无显著性。(仅以表4所体现的5km越野成绩为代表,其他成绩的t检验不一一体现)

表3 第1次测试两组5km越野成绩正态性检验结果

a. Lilliefors 显著水平修正

*. 这是真实显著水平的下限。

1.表示对照组成绩;2.表示实验组成绩

表4 对照组、实验组独立样本显著性检验结果

2.6.2 第2次测试结果及分析(1)第2次测试结果

两组分别训练1个月后,进行以上5项内容测试,其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对照组、实验组第2次测试成绩SPSS17.0处理截图

(2)第2次测试结果分析

表5 对照组、实验组第2次测试成绩组统计量表(1表示对照组;2表示实验组)

对照组与实验组在5km武装越野、400m障碍、400m跑和引体向上4个项目上经独立样本显著性检验可知,P<0.05,两组之间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俯卧撑项目上,经t检验得出P=0.246>0.05,可知,经过1个月的训练后,两组在俯卧撑项目成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4个项目的训练上,实验组所取得的成绩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只有在俯卧撑1个项目上两个组的训练水平相当(表6)。

表6 对照组、实验组第2次测试成绩独立样本检验表

实验组自身两次成绩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时,在所有5个项目上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实验组第2次的成绩都明显好于第1次的成绩,说明训练方法和训练安排是有明显成效的(表7)。

表7 实验组第1次、第2次测试成绩配对样本统计量表

对照组自身两次成绩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时,在5km武装越野、400m跑和俯卧撑3个项目上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但在400m障碍和引体向上两个项目上P>0.05。因此,对照组经过1个月的训练,在5km武装越野、400m跑和俯卧撑3个项目上训练方法和训练安排是有效的,400m障碍和引体向上两个项目上训练效果不明显(表8)。

表8 对照组第1次、第2次测试成绩配对样本统计量表

2.6.3 第3次测试结果及分析

(1)第3次测试结果:4月8日,两组分别进行五项内容测试,其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对照组、实验组第3次测试成绩SPSS17.0处理截图

(2)第3次测试结果分析:①对照组与实验组成绩对比,从表9、表10可知,对照组和实验组在5km武装越野、400m障碍、400m跑和引体向上四个项目上经独立样本显著性检验,P<0.01,两组之间成绩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但是在俯卧撑项目上,经t检验得出P=0.11>0.05,可知,两组在俯卧撑项目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到达海拔2500m高原后,经过将进4天的适应,两组在4个项目的测试上,实验组所取得的成绩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具有高度差异性,但是,在俯卧撑1个项目上两个组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表9 对照组、实验组第3次测试成绩组统计量表(1表示对照组;2表示实验组)

②实验组第2次、第3次成绩对比。实验组自身第2次、第3次成绩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成绩下降的有三项,分别是5km武装越野、400m障碍和俯卧撑,成绩提高的有两项,分别是400m跑和引体向上。实验组后两次成绩对样本检验显示,在5km武装越野、400m跑、引体向上、俯卧撑四个项目上,两次成绩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上到2 500m高原后,这4个项目的成绩维持在平原时期的水平。在400m障碍成绩上,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4<0.01),说明上到2 500m高原后,实验组400m障碍成绩下降非常明显。

表11 实验组第2次、第3次测试成绩配对样本统计量表

表12 实验组第2次、第3次测试成绩对样本检验表

③对照组第2次、第3次成绩对比。对照组自身两次成绩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时发现,在5个项目上第3次的成绩均比第2次测试成绩下降。其中,在5km武装越野、400m跑和俯卧撑3个项目上,两次测试成绩之间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但在400m障碍和引体向上两个项目上只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对照组上到2500m高原后,5km武装越野、400m跑和俯卧撑3个项目的水平比平原时期下降非常明显,400m障碍和引体向上两个项目的水平下降明显,但下降的幅度没有其他3个项目大。

表13 对照组第2次、第3次测试成绩配对样本统计量表

表14 对照组第2次、第3次测试成绩对样本检验表

3 讨论与分析

3.1 第2次测试讨论与分析

(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原进行1个月的训练后,两组的成绩均有提高,其中,实验组所有五项测试自身配对检验结果P<0.01,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对照组5km武装越野、400m跑和俯卧撑3个项目的自身配对检验结果 P<0.01,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在400m障碍和引体向上两个项目上P>0.05,说明对照组在这两个项目的训练上没有效果。这提示我们,天津地区的武警部队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法,经过1个月有计划的高原适应性训练后,能比较全面的达到提高体能水平的目的。说明实验组的训练原则、训练方法和训练安排是科学合理的。

(2)对照组经过1个月的常规训练,虽然也能提高武警官兵的体能水平,但这种提高是不全面的。在反应综合能力的400m障碍和反应上肢拉伸力量的引体向上项目上提高程度不明显。

(3)在两组体能水平都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实验组的提高程度比对照组的提高程度更大。实验组5项测试中有4项(5km武装越野、400m跑、400m障碍、引体向上)的成绩与对照组的成绩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但是,两者在俯卧撑项目的成绩上差异不明显(P=0.246>0.05)。这说明实验组在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上还有不足。

3.2 第3次测试讨论与分析

(1)到达2 500m高原后,实验组自身成绩与平原时期第2次测试成绩相比,整体保持平稳,其中5km武装越野、400m障碍和俯卧撑的成绩均值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经配对检验得知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400m跑的成绩稍有提高,但经配对检验同样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526>0.05)。经配对检验,只有引体向上的成绩两组之间具有高度显著差异性(P=0.004<0.01)。说明实验组针对上肢拉伸攀登能力的训练是不成功的。

(2)到达2 500m高原后,对照组自身成绩与平原时期第2次测试成绩相比,所有5项测试的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5km武装越野、400m跑、俯卧撑3个项目经配对检验显示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400m障碍和引体向上两个项目经配对检验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提示我们,对照组按常规训练方法进行的训练针对性不强,到达高原后各项体能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持,反而有明显的下降。

(3)实验组与对照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到达2 500m高原后,实验组俯卧撑成绩好与对照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7<0.05),其他4项的成绩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实验组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能比较好的适应高原环境对武警官兵体能的需要。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 论

(1)长期驻防平原地区的武警官兵执行高原地区执勤任务时,应针对高原环境、高原执勤任务、高原气候、社情民性等因素进行高原适应性体能训练。常规的体能训练方法虽然也能提高官兵的体能水平,但这种训练方法带来的体能水平的提高到达高原以后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持。

(2)对驻防天津的武警官兵来说,围绕高原任务、环境特点制定的训练方法更加适合武警官兵的需要,采用这种训练方法后,耐力素质提高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到达高原后的下降不明显,上肢力量素质的提高相对比较难,特别是引体向上项目到达高原后下降幅度比较大。这可能与平时训练安排比较少有关。

(3)在进行高原前的适应性体能训练时,要把综合体能水平的提高做为重要内容。实验组400m障碍成绩下降说明,各单项素质的提高并不等同于综合体能水平的提高。

(4)由对照组干部和士官按常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的训练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训练效果与付出之间有较大的差距。武警部队基层干部、骨干的体能组训水平有待提高。对训练量、强度、恢复的安排不合理。

(5)平时的每天1h体能训练可以提高官兵的体能水平,但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武警官兵高原长距离、长时间的执勤任务需要。把早操和每天1h体能训练时间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可以提高体能训练效果。

4.2 建 议

(1)武警部队官兵的体能训练应该与部队面临的各种战争、非战争军事任务紧密结合。在制定体能训练的目标、训练计划、时间安排时,要与面临的任务性质、任务地区环境、任务行动方式等相结合。根据任务、环境甚至任务对象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能训练。

(2)长期驻防天津地区的武警官兵赴青海黄南地区执行任务时,在前期的适应性训练中,重点考虑的两个因素是高原环境和高原任务需要。适应性体能训练应着眼提高低氧长距离运动能力、低氧快速反应能力、长距离负重行军能力、对抗能力等体能素质进行训练。

(3)体能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武警官兵的作战技术,体能水平的高低最终要通过作战技能加以体现。所以,武警官兵在进行体能训练的同时,不能忽视技术训练的重要性。只有在作战过程中,在技战术的运用中能把体能水平发挥出来,才可以说达到了体能训练的目的。在体能训练后期,要加强综合体能的训练,以提高在执勤或执行任务时发挥体能水平的效率。

(4)应组织各种方式,通过专家讲学、部队送学、网络教学等各种手段提高部队基层官兵体能训练理论和实践能力,提高部队体能训练效率。

(5)可以对平时的早操时间和下午1h体能训练时间进行优化组合,特别是进行长时间、长距离的体能训练时,必须保证体能训练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积累就达不到预想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另外,还要注重早操和每天1h体能训练的效果,不能只是为了完成训练时间而忽视实际效果,要通过合理的安排达到训练强度与训练时间的最佳结合,务必取得实效。

[1] 邓 军,薛 峰,魏宜中.部队赴高原高寒地区适应性训练保障探析[J].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3(03):48~49.9.

[2] 袁富华,黄刚建,郭静东.防空兵部队高原高寒地区适应性训练初探,现代兵种 2013(07):25~26.

[3] 郝朝辉.高寒山地环境对军人体能训练的影响分析[J].军事基础教育,2012(01):19~20.

[4] 张锦贤,郑国威,刘民生.浅谈高原环境对体能训练的影响及对策[J],军事体育学报,2001(03):68~70.

[5] 张雨龙.高原官兵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2:05.

[6] 董俊清.不同高原条件下焦虑与睡眠、症状及体征的关系[D].第三军医大学,2013:04.

[7] 刘晓秋.驻青海高原武警官兵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05.

[8] 王 刚.青海省煤矿事故特点及救援人员体能训练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12:11~17.

[9] 张雨龙.高原官兵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D] 第三军医大学,2012:05.

[10] 董俊清.不同高原条件下焦虑与睡眠、症状及体征的关系[D].第三军医大学,2013:04.

[11] 刘晓秋.驻青海高原武警官兵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05.

Study on the Adaptable Physical Training of Armed Police Forces before Their Operations at High Altitude

ZHANG Ke1, LI Hebin2

1.Institute of P.E.,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Yueyang Hunan, 414000, China;2.Armed Police Force 8634 Forces Command, 300380, 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armed police tactical group, combined the duty of the task, the plateau, time, plateau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make sure the influence of plateau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n the physical level of the armed police. Then the police can think about the main tasks of the duty type, tactics, physical requirements, reasonable analysis of other conditions and choose reasonable methods 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standard, reference implementation of duty for plateau plain garrison of the armed police forces.

Armed police; Plain garrison; Plateau duty; Physical; Adaptive training

1007―6891(2017)04―0051―08

10.13932/j.cnki.sctykx.2017.04.12

G804.22

A

2017-02-24

2017-05-17

猜你喜欢
武警官兵执勤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武警官兵千锤百炼 虎虎生威
小学生踮脚为雨中执勤交警撑伞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加强官兵心理素质 提高部队打赢本事
加强官兵心理素质 提高部队打赢本事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为你撑伞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