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波+李彩花+薛迪
摘 要: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推进高校课程改革,提高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教研项目或学生自己申请项目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在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消化和理解所学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 能力培养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6-177-02
研究性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法有多种实施策略,如以项目为依托的项目驱动教学法,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法,以研究性实验项目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法等。项目驱动法起源于德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项目为驱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辅助,协助学生完成科研项目,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这种研究性的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将更加透彻,实践技能掌握的更加熟练。教师的课堂知识的讲授也将更加具有针对性,而学生不但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而且通过项目研究还可以衍生出研究成果,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基于项目教学法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需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实施意义
(一)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家教育部早在2005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会同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均重点强调:今后一段时期将把推进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作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启发式和研究性学习将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的重要手段,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作为保障条件。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很好地顺应了国家对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同时对于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三五“期间,国家对大学的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将着重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能力。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强调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教学改革促发展,以教学改革提升实力。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次全面革新,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机制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创新性和实用性。一个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巩固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全面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目的。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协同项目研究工作,不仅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科前沿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协同创新能力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升,而且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因此,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将成为今后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研究性教学法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将不再局限于课堂或实验室,而是变得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其视野也将不再紧盯教材或课本,思维也更加开阔。学习方式将从被动的课堂接受转而进入积极主動的获取知识,由被动的灌输变为主动的吸取。学生的学习潜质将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对知识产生一种渴求的心理,学习将不再是一种强迫式的枯燥行为,而是一种由内动力驱使的主观意愿行为。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中学习,不仅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吸收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其自我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均会得到大幅提升。
二、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具体实施模式
(一)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
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师或教学团队成员的科研课题,而课题的研究内容需与课程的知识体系相一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和日常研究工作的指导,使学生从两种渠道加深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全面而深入,理解更加透彻,同时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项目研究,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圆满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其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指导学生申报科研项目
目前,国家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目标。针对在校大学生设立了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长基金等科研项目,这就为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基础平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的研究内容要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符合。学生是项目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在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可行性分析、实验操作、数据整理分析并按期完成项目的预期成果。这一系列复杂的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科研精神和高超的实践能力作为保障条件,这将督促学生加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实现了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结合,并行发展的目标。
三、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实施条件
(一)组织及管理机构
無论是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还是学生自行申请科研项目,教师或教学管理部门必须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学生的工作经验和科研经历毕竟有限,刚刚接触科研工作,无从下手,所以指导教师要定期组织研讨并检查进度情况。如果可能,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部门负责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经费使用、成果的完成情况以及审核验收等。
(二)系统完备的管理制度
要制定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制度及规范化、标准化的文件,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统一的严格管理。在项目的审批制度中,可以建立专家库,在项目评审时随机抽取专家对项目进行审核,这既保证了评审的公平、公正,又保证了获得通过的项目的质量。制定详细的项目申请、检查、管理和验收条例,同时配套激励和奖惩制度,对完成较好的项目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作为指导教师在评奖、评优、晋职等方面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对执行情况不好的项目要提出惩罚措施,如延期结题、缓拨或削减研究经费等。
(三)其它方面的必要条件
首先从学生层面,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尤其要有科学探索精神、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单凭一时的冲动和三分钟热血做不了科研工作,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坚定的意志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从教师层面,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开阔的视野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教书育人的精神,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科研经历。从学校层面,要为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和发展空间,并做好实施保障和管理工作。如对申请的项目给予经费配套、实验场地及设备支持以及人员配备等。
四、结束语
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是高校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自身的发展。然而,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加以解决,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系统工作还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丹,孙丽,李荔.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1)
[2] 陈安军.基于项目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1)
[3] 周蕾.新时期项目式教学人才培养初探[J].就业与创业,2012(4)
[4] 刘少克,李晓龙.基于项目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
[5] 曾广录.研究性教学改革中的评价机制建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