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
北京中学是一所新学校,却声名远播、声望日隆。
对这所新学校,许多人会关注她的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日常运行,是最基础、最具体的。北京中学的课程分为五个系列,突出三个特点,即课程的系统性与贯通性、丰富性与选择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并伴有相应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方式与教学方式,如系统的班级授课、横向相关的联系性教学方式;选课走班的组织形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项目式的小组合作,实践性、体验性的学习方式等,形成有内在联系、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体系。而学分制、综合素质评价、个性发展追踪等评价方式的确立,为课程教学体系的运行提供了保障。这样的课程、教学及评价体系,确实值得关注甚至借鉴。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样的课程教学体系的内在追求。在我看来,北京中学提出的培养“有根的人”“自主发展的人”和“能创造的人”,是使她的课程教学体系显出意义与魅力的根本。
一、培养学生成为“有根的人”
什么是“有根的人”?有根的人,不是漂浮、虚无的无根人,而是植根社会历史文化脉络中的人,是对社会、历史和实践有承担、有责任现实的人。有根的人,是有历史感的人,是能够如陈子昂那样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情感叹的人,是对他人、对世界有关切的人,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們,都和我有关。”有根的人,是愿意为真、善、美而献身的人。可以说,有根的人是从人类的历史文化中生长起来又对人类社会实践充满责任感的人。因此,培养学生成为“有根的人”,就要在学生的内在涵养、精神境界、价值观方面下功夫。
显然,培养“有根的人”,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人类优秀历史文化成果,既要有课内系统的、相互联系的课程内容,又要有课外大量的阅读、广阔的见识。在北京中学,我们能够看到在系统学科课程之外,学校为帮助学生“扎根”所做的更详细的课程规划。以阅读、聆听(广义的阅读)为例,学生的名著阅读在四年内要达到800万字的阅读量(分布到各个年级,有计划地进行)、四年古诗文积累要达到350首;在聆听方面,学生要在人文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的“大讲堂”讲座中,至少达到70小时的聆听量。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与最优秀的文化成果相遇,让他们能够扎根人类广阔深厚的优秀文化土壤中,通过学习、读书,通过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①,来理解那些伟大心灵的伟大实践,与他们产生共鸣,把自己置身历史长河,模拟性地“参与”先贤的社会历史实践,把握时代脉搏,体会身为其中一员的责任、义务与使命。
于是,可以说“有根的人”,是有高级社会情感、高境界的人。他能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能够为了“诗和远方”克服眼前的困难,忍受眼前的苟且。“有根的人”,会把“小我”融入历史发展的“大我”,与祖国、人类同呼吸共命运,在历史发展中体现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成为“有根的人”,要通过实践、游历,感受沸腾的生活,理解丰富多样的文化,把从阅读中得来的相对抽象的感受在实践中具体化,变为鲜活的体验。北京中学每个学期开展的“博物馆课程”“自然大课堂”“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以及“世界大课堂”等阅历课程,就是为“有根的人”的培养提供的实践性、体验性课程。
培养“有根的人”,就是为祖国、民族、人类的美好未来,培养有文化修养、人文情怀、责任担当的人。这样的人,他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他的个人价值、他的个人命运,是与民族的命运、祖国的命运、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融入社会历史进程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培养这样的人,学校教育才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课程教学体系才有了方向和目的,才具备真切的、现实的意义。
二、为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人”创造条件
什么是“自主发展的人”?但凡发展,都是自主的,是自觉、有目的、有方向的发展。若无自主意识的参与,所谓的“发展”或许只是随时间而来的自然变化,或许是歪打正着的意外之喜。“自主发展”是教育的内在意义,是教育追求的结果,也是教育得以开展的前提。说到底,教育不能强制灌输,也不能包办替代,只能引发、引导、提升学生自己主动发展的愿望和能力,通过他们的意愿和努力实现发展,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导而弗牵”“开而弗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学具有教育性”“发展性教学”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表达的都是“教育为了自主发展”这个主题。
为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要解决人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问题,即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显然,强制的措施培养不了自主发展的人,自发的放任也不可能带来自觉自主的发展。只有自觉自主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会自主,获得自主发展。就学校课程教学而言,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可选择的课程,倡导“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条件。
北京中学的课程丰富性,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在系统的学科课程之外,提供大量辅助性的学科或实践性课程;二是将系统的学科课程进一步细分,既有内容上的横向分类、难度上的纵向分层,又有学习方式上的自选类别。例如,就学习方式而言,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学科,分为“导修”“研修”“自修”三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学习,给他们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在课程内容方面,将原本粗放的、面向所有学生的同一科目进行内容细分,形成多个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模块。例如,将“体育”分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武术”“健美操”“舞狮舞龙”等模块,将“音乐”细分为“合唱”“民族乐器”“音乐欣赏”等模块,将“技术”细分为“卡魅”“金工木工”“青少年电子制作DIY”“创意手工DIY”“创客”等模块。
当然,通过内容细分而实现课程多样化的前提,是课程设计者能够把握科目的核心本质,能够确定每个细分的内容模块对学生发展都具有同等的教育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将科目细分为可供学生选择的多个模块,不仅不会使学生的发展发生偏差,还会增强教育功能。
多样化的课程,必然要求学生选择。要选择,就必须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需求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即使学生对自己及自己需要的认识或思考相当稚嫩,需要成人(教师或家长)的帮助,但当他们有了选择的机会时,对自己进行严肃的认识才会真正开始。
在学生这里,选择不仅意味着权利,更意味着责任,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负责到底。这样学习不仅仅是对作为“对象”的“知识”的操作,而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的选择活动本身,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是外在于教育活动而被教育的对象,他们就在教育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获得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三、激励学生成为“能创造的人”
“能创造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他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对未来生活充滿积极的想象,是勤于思考、敢于尝试探索的人,是有能力、有担当去创造美好未来的人。培养“能创造的人”,要着力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品质。
要成为“能创造的人”,必得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北京中学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在北京中学2016—2017年的《学生科研课题论文集》中,学生的几十篇科研论文被分为发明类、植物类、动物类、土壤类、水质类、古迹类、文化类等。这些论文正是学生从事科学探究、科技发明、产品设计与制作、进行文学创作、戏剧表演的文字呈现。
北京中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体验性课程,为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使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够初步从事科学研究、文学创作、产品开发等。学校宽松的、自由的、鼓励学生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氛围,使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成为现实。她的学生已经创造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新产品,如“长脚的乒乓球捡球机”、新“淋浴阀门”等。当然,这些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或技术革新产品,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过程,模拟性地体验从事创造性活动所需的知识、能力与品质。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打通了学生学习与科学家探索、学生生活与未来社会实践的壁垒,找到了二者的共通之处,使学生能够真切地领略到知识与个人之间的意义相关,在活动中确证自己的主体力量,成为愿意创造、能够创造的主体,生发出创造美好未来的历史感与责任感,意识到未来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来的。
北京中学的培养“有根的人”“自主发展的人”“能创造的人”的理念,就是“让人成为人,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人成为人”,就是让人从偶然、抽象的自然个体成为社会历史中的、具体的、有根的人,成为特定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与社会发生关联的、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让自己成为自己”,就是要使个人摆脱对“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努力走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有选择力、有创造性的主体,成为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个人。
北京中学的培养“有根的人”“自主发展的人”“能创造的人”,用朴素语汇回答了教育的几个根本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什么培养人”,答案是:我们从社会历史文化中来,通过自主发展的道路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可以说,北京中学是一所有理想、有追求的学校,是一所能够让学生满怀希望实现理想的学校。这所学校,是一所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的学校,更是一所有“根”的学校。她是一所扎根历史、面向未来,扎根中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学校,更是一所秉持“世界因我更美好”的理念,为了更好的个人和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的学校。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执行院长、《中国教师》杂志主编)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