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地理去远行

2017-08-26 02:14文蓉
中国教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唐三彩研学文化

文蓉

地理学科是一门揭示“人地关系”的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中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学习环境压力开始变大,往往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不仅要从教学流程方面进行优化调整,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式。近年来,北京中学基于项目式学习研发的校本游学课程,综合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结合学情,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地理研学项目出行,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地理实践能力,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中学地理课程包括“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等。在学生出发研学之前,对即将去的地方,我们都会做一些相关的培训,辅助他们开拓思路,让学生对目标区域有个粗浅认识,或提供一些与学生学情相符的有趣

课题。

在研学课程开展之前,应先让学生初步了解、熟悉地理野外考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环节:首先,调研确定考察项目;其次,基于研学项目准备资料,包括行前网上或图书馆查询图表、数据及在研学过程中实地考察、拍摄、记录的各种资料,尽可能地将拿到的资料绘制成图表,以形成对考察区域的深刻印象;最后,撰写考察报告,包括题目、考察目的及设想、考察方法、程序、已有资料、主要结论及需要探讨的问题等。

本文以六年级学生的中原行为例,介绍地理研学课题。对于中原文化,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中原文化的地理学定义。它以河南省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是中华文明的搖篮。中国的八大古都,有一半是在河南,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河南是龙的故里,中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洛阳牡丹

我们研学路线的第一站是洛阳。说起牡丹,最有名的当属洛阳牡丹。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此时,教师在介绍的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一些牡丹花的图片,介绍牡丹花的名品与典故,随之提出问题:为什么洛阳的牡丹最有名?从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接着,提供给学生牡丹生长的气候环境条件,如土壤、温度、降水、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教给他们实地考察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给出该区域土质的特点:伊河洛河带来的火山岩元素沉积下来,使洛阳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锰、铜、锌、钼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并给出区域的气温降水柱状图等素材,辅助学生进行归纳,最后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现在,牡丹花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条,除了传统的旅游业,还逐步发展到现今的生态环保业、食品加工业等。牡丹花除了观赏,还可以泡茶;牡丹籽可以提炼精油等,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阙,所以又被称为“伊阙”,唐代以后多称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在此设置了地理研学课题,结合中国其他三大名窟,即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和其他石窟,综合分析石窟的选址以及这些佛教石窟为何出现在这些地方。通过图片,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我国石窟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线状,这是因为当石窟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时常呈线状分布,沿交通要道逐步延伸。二是辐射性。石窟在中原地区已具有稳定影响时,又以巨大的扩散效应向周边地区不断地传衍,便形成四川至云南、江浙至福建、北京至东北的辐射状分布的石窟群。

与历史上的经济与文化传播成正相关,佛教的传播是随地区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石窟寺本身反映的是一种佛教文化。一般而言,地区文化越发达,越容易接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股石窟开凿热。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发达地区,同时是我国石窟寺分布最大的地区,而文化发展较晚的东北、东南、西南,石窟寺的开凿数量相对较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调研、查阅相关书籍,探讨分析背后影响石窟寺选址的地理要素。

洛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既然来到中原文化区,我们不能不提华夏文化的发源地—“母亲河”黄河。我们研学的第三站是洛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它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千米,总面积272平方千米。

如今的小浪底形成了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风光,景区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在这里,教师给出河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认识典型季风气候存在年内降水不均的问题。整体来讲,中原地区的水资源非常宝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可以解决区域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水库工作原理的动画和库区不同区域的功能划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认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现代社会的角色转化和提升。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还具备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科学考察等现代化功能,可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时期彩色釉陶艺术品的总称,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称为唐三彩,其种类以人物、马匹、骆驼、器皿等最具代表。在唐代的丝绸之路上,货物用马和骆驼进行运输,所以唐三彩绘制的基本上是骆驼和马。这种彩色釉陶在汉代低温铅釉陶的基础上不断演变,而且继承和吸收了唐代以前的绘画、石刻、雕塑等艺术精华,是逐步形成的一种独具华夏文明特征的民族艺术,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2008年6月,高水旺唐三彩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在这里,学生聆听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的精彩报告,体验制作自己的第一尊唐三彩工艺品。他们对能亲自参与活动充满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抛出问题,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对比其他研学路线,还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与人文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少林寺

少林寺坐落在中岳嵩山腹地,初建于北魏,是为安置一位印度高僧而建造,里面除了常驻院,还有藏经阁、碑林、塔林等,每一处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神奇的故事。在群山环抱中,学生可以观赏少林弟子的十八般武艺、七十二绝技,聆听少林寺中的佛典、佛偈。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少林寺选址考虑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探讨现代社会中少林寺是否应该向商业化转型?

开封

开封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北宋都城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水路、陆路交通便利,市内五湖四河环绕分布,素有“北方水城”之称。尤其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的中段是连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位于汴河要冲的开封,是东都洛阳的重要门户,占尽天时地利,发展迅速。但到了近现代,由于新型交通方式铁路、飞机的兴起,开封的交通重要性逐渐减弱。而且由于人口众多,经济产业逐步落后,开封在河南省的地位逐渐下降。教师带领学生在掌握区域地理、历史地理分析方法的同时,以“开封—成也交通,败也交通”为题,从交通、经济、城市、人口等要素综合分析城市的发展。

目前,我们开展的“中华文化寻根之派”课程包括:到山东台儿庄、泰山等地体验齐鲁文化;去河南黄河小浪底、龙门石窟体验中原文化,去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体验西北文化;到安徽西递、黄山体验徽州文化;去四川峨眉山、都江堰体验巴蜀文化……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为我们开发地理研学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因地制宜地开展地理研学课程,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让地理教学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基于项目式学习开展地理活动,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学习地理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我们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我將继续与学生一起探索、发现、成长,感悟教与学的点滴。

(作者单位:北京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猜你喜欢
唐三彩研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唐三彩”是哪三彩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谁远谁近?
一批分离66年唐三彩文物跨海重逢
唐三彩大举布局华中地区武汉20家门点正面对抗屈氏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