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婷
摘 要:数学知识的枯燥性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都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本文从课前准备、课中运用、课下调研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提高措施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数学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对于数学知识也就更加不感兴趣。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一、课前设计
为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课前设计中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把知识融入他们感兴趣的故事中。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把数学问题以故事的形式提出来,如学习分数时,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分饼的问题引入分数,从分一个饼到分三个饼,一步步加深,在对同一个题目的反复研究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以及数学贴近生活的一面,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喜欢玩游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可以晋级,而这样有梯度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类似晋级的成功感,无疑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正如波利亚所提倡的与其寻找应付过量的题目,不如选择有意义的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挖掘题目的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用天天在题海中鏖战。这样学生不会因为过多的课业负担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课中处理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必备的。这颗爱心会自然流露出亲和力,是课堂趣味性的前提。其次,教师应不断提升基本功,包括三字一画、教学设计、课堂把握、学情把握、自我知识更新等方面。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爱好,知道学生的兴趣点,保障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故事、昨天发生的事情、大家有共鸣的例子来开启一节课的学习旅程。教师授课时,语言要幽默,不能太过生硬,要有亲和力。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15分钟,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活动、故事。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可以运用图文并茂、声像并存的多媒体手段来穿插一些微课视频。这些都很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同数连加的授课中,笔者在课前录制了一个微课视频,用熊大、熊二的动画人物来进行同数连加的学习。当然,运用多媒体时一定要避免一个问题,即学生过分关注故事、情景、图片,而忽略或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录制微课时,要对重要的知识进行强化,对于其他能提起学生兴趣的辅助故事和人物要适可而止。
巩固练习是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成效,题目可以设置成抢答,也可以设置成进阶练習。教师的鼓励和肯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可以更加具有艺术性,如把板书内容写入事先画好的苹果树、小动物中,形成知识树或链条。这样可以方便进行课堂小结复习,同时增加了趣味。作业布置时,不能贪多,对于不需要机械重复来掌握的知识点要用总结性的典例型题目,更可以把上课使用的例题改动,当作检测作业。
三、课下引导
课下,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家时的情况和兴趣爱好。教师可以进行家访,这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提升课堂趣味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关注的事物,才能真正设计出有吸引力的教学趣味环节,才有可能把知识融化其中,课上才能用符合学生年龄层次的话语,让学生更易接受。当教师说出学生的流行词时,会有很好的亲和力,学生对教师、对这门课自然会感兴趣,深深地爱上这门课。教师在课下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在线答疑、录制的课堂实况、手机学习终端等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这些手段是提升课堂效果的最为重要的帮手。
教师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些都需要课下努力和平时积累,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了解教材,更要有教学智慧。把数学的知识融于生活,融于学生的爱好,融于学生的体验,这样的趣味课堂才不会出现只有趣味而无知识的情况。这样的趣味课堂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深深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