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剑
【内容摘要】高中阶段的书法教学有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让学生写好字。写好字可以从技法与艺术两个层面来进行,从书写技法角度写好字,可以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并在对“好字”的认知中进入艺术的境界;而当学生对书写形成了艺术认知之后,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书法技法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书法教学 书写 艺术指向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传统,通常都是指用毛笔表达汉字的一种艺术。考虑到毛笔书写对硬笔书写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于高中美术中的书法教学来说,如果将教学的立足点建立在书写艺术上,并以之为教学的一种指向,则书法教学会更多的同时具有艺术与现实的意义,更能够取得教学的实效。基于这一思路,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实践。
一、引导学生认识书法
什么是书法?通常情况下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的回答基本上就是名家所写之字为书法,一幅被裱装起来的字就是书法。学生的这一不约而同的答案背后,表现出来的是学生在高中之前形成的书法认知,更多的是以具体事例为基础的,说明学生还没有从书写的角度去认识书法。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笔者在高中美术的书法教学中,首先开宗明义:所谓书法,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书写的方法;既然强调方法,但当然必须写好;好的标准是什么?应当是能够给书写者自己以及他人带来美的感受,于是书写也就进入了艺术的境界。因此,高中阶段的书法学习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会欣赏书法;二是让自己的书写具有艺术的指向。
当然,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书法教学中还需要帮学生建立系统的书法评判标准。通常情况下,书法标准有五点强调:一是点画。以楷书为例,其强调头尖、背圆、腹平、丰满;二是结构(即间架),汉字多是复合体,结构影响着对一个汉字的整体观感,用九宫格训练结构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对于相当多的高中学生来说,仍然是需要强调的要求;三是章法。书法常常是由多字组成,字与字之间就需要强调距离以及呼应关系,横成列、竖成行是最基本的要求。高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颜体、柳体、欧体等经典书法中寻找一份自己喜爱的作为范本,然后自己去揣摩、感受;四是笔力。这是一个有些抽象的概念,常常需要结合具体的书法去感知,所谓秀劲,又所谓遒劲,往往都是根据字体的粗细、结构等,形成的一种相对统一的主观认知,进而形成的共识;五是意境,一幅书法能够给欣赏者带来什么样的整体感受,往往显示的是书写者对所写内容的理解。人们说《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即是取其高雅之意。
二、带领学生学习书法
书法教学的关键词之一就是“练习”,这是一个实践过程,但这个过程不应当是盲目的,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用放羊式教学:今天这课学习书法,大家自己去练!这样的练是盲目的,只可能是低水平的重复。有效的书法教学强调教师的带领作用。带领什么?答案有二:
一是带领学生领略书写对象的意境,完成意象构建。书法绝对不是用毛笔在宣纸上信马由缰,而应当有一个预先的构思过程。在选择了一个书写对象之后,要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字体书写比较合适,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结合自己最擅长的字体选择一个书写对象。选择完毕之后,就要在大脑中构思如何起笔,其中的哪些字需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应当在哪个位置留白等。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在一张小草稿纸上进行模拟,以确定每一个字应当如何书写。即使选一首最简单的五言诗,也要思考标题加上二十个字以及落款的位置,即所谓的谋篇布局。
二是带领学生书写,让学生将意境转变成真正的书法。在学生建构完完整的意向之后,就是将思考转换为实际作品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先让学生去尝试,而不要急着示范。因为尝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如果由学生发现,那他们就会自主去修正,如果学生发现不了,则教师可以适当提醒或点拨。这一环节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教师的评价,一定要采用积极性的评价,以让学生产生动力。高中学生书法训练的时间并不是很多,真正用来训练书法的美术课堂其实也没有几节,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有成就感。不求每个作品都有艺术味道,但求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去驱动自己的书写过程。
事实证明,经由上面的两个过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从写意走向写实,从而真正从艺术的角度对自己的书写产生一种指引力量。
三、引领学生思考书法
在书法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认真思考书法艺术是必要的,无论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还是基于自己的书写需要,对书写进行技术与艺术两个角度的思考,都能够促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深刻理解。事实上,当前很多学生的硬笔并不是很好,而平常又没有完整的训练机会,只有在书法课堂上学生才能够真正从艺术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书写,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這样的审视,确实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写好字——此时的思考往往具有很强的技术特征,即书写技法。但正如前面所说,写好字原本就是从书写之技进入书写之艺的必由之路,而反过来,一旦学生对书法有了艺术认知,其又一定能够促进学生书写技术的提升,而这不正是高中书法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吗?
【参考文献】
[1] 秦永龙、李洪智. 谈谈与书法教学相关的三个问题[J]. 中国书法,2002(9):83-85.
[2] 虞晓勇. 论中小学书法教育——从写字到书法[J]. 中国书法,2013(12):139-145.
(作者单位: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