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
摘 要: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一个小插曲,引领学生紧紧抓住文本,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突破了常规的思维方式,教会学生动脑分析,以辩证的思维认识问题,了解历史。打破《桃花源记》教学的常规思维,借助文中的情节叙述和人物分析,从深层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自然结合。
关键词:《桃花源记》;教育契机;辩证思维
《桃花源记》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老课文了。它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品。借一个神秘又颇有点玄幻色彩的故事,描绘了一个美丽、自由、安宁、和乐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于有着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我,自以为关于这篇文章的一切早已烂熟于胸不再新鲜了。然而就在刚刚进行完的一堂语文课上,我却跟着孩子们一起有了一些新发现,仿佛眼前也豁然开朗,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课堂上,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先是关于作者的知识回顾,然后是背景介绍,接着是词句翻译、课文分析。当讲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时,调皮爱搞怪的小廖同学突然大叫一声:“这太守傻呀?渔人说啥他信啥!”教室内立刻响起一片哄笑声。这句话确实有点跳跃思维,脱离课堂。可是我不想简单地批评他,至少他在关注课文内容,也在进行个性思考,这是值得肯定的。
我不动声色地接道:“是啊,那这太守到底傻还是不傻呢?我们还是抓住课文内容再来仔细研读一下。”看到我没有因为小廖同学的顽皮而生气,还赞同他的问题,大家也觉得很有趣。于是,我引领学生重新回到课文中。先从渔人离开桃花源那个情节说起。在渔人离开之前,桃花源中的人曾经叮嘱道:“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后面并没有直接写出渔人的反应。我让大家揣测一下,渔人会怎么回答呢?同学们异口同声道:“肯定答应了。”
“那渔人信守承诺了吗?”“没有。”
“何以见得呢?请你依据文中语句来分析分析。”
学生你争我抢地喊道:“处处志之。”好一个“处处志之”,将渔人的言而无信、处心积虑暴露无遗。
接下来,渔人回到武陵郡。文章里只简简单单写了三句话九个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分析起来。如果仅仅是出于炫耀,他可以跟家人、邻居、朋友说出这个秘密。但是,一回到武陵郡,他马上跑到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那里,是为了什么呢?答案不言而喻,只能是为了谋取利益,为了获得好处,为了升官发财。好!这回绕到之前小廖追问的问题了。那太守是不是有点傻呢,渔人说啥他信啥?有的孩子反应很快:“不是!如果渔人想把发现桃花源这个大秘密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筹码的话,那太守自然更不会放过这个飞黄腾达的机会。”这一下,所有的学生都恍然大悟。原来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在寥寥数语间,将一个黑暗动荡社会当中人性的阴暗卑鄙在不动声色中一点一点展现出来。这不正是令作者陶渊明所深深厌恶避之唯恐不及的社会现实嘛。
顺着这个思路,我领着学生继续深入挖掘。故事的结局,作者有意识地设计了桃花源的神秘难寻,“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似乎应该可以以此为结局了。神秘美好的桃花源,淳朴善良的人们,宁静和平的理想世界,也许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
但是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在其后又续写了一个尾声。说南阳一个叫刘子骥的“高尚人士”,听说了这件事,很高兴地计划前往。这时,我们又忍不住想要揣度刘子骥的意图了。也许,这是一位真正的魏晋名士,高洁傲岸,洒脱豁达,那么他一定早已在当时的污浊社会中痛苦不堪了。当他听说有这样一个纯净美好的世外桃源时,必然想要急切地寻找到它。
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凡世人醉心于追名逐利的时代,必多出沽名钓誉之徒。所以人们口中的“高尚士”,同“渔人”“太守”并没什么不同,也许同样只是一个以“高尚”之名,行“卑鄙”之实的虚伪小人。听说了这样一个奇闻,发现了这样一个可能名利双收的宝贵机遇,怎能错过?所以“欣然前往”,乐颠颠地做了充分的准备前去寻找桃花源。不知道在作者陶渊明的心目中,刘子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总之,陶渊明让他“未果”,根本找不到桃花源,而且“寻病终”,不久就病死了。如果认可他是一个真正的品行高洁之人,那就是对当时社会中真正高尚的人不得善终的一种悲叹;如果他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伪高尚士”,则是对他道貌岸然徒有虚名的最大嘲讽。
这篇课文分析到这儿,太守傻还是不傻的答案已经出来了。学生的脸上又是新奇,又是沉重,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而我的内心则充满欣喜。这样一个烂熟的老篇目,只因捕捉到一个极其偶然的教育契机,跟随着孩子们调皮而好奇的問题,竟然收获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语文课就是教会学生写字、朗读、分析课文、写作文,只要拿到高分就是好的。其实,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学着以辩证的思维解读历史,了解人性,认识社会,走进生活。这是一个多么神奇和有趣的过程!这才是语文学科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是学生穿越知识长河的摆渡人。其实,当我们引领学生思考的时候,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同样也会照亮我们的人生。与其说老师是学生的摆渡人,不如说我们在互相摆渡,共同进步。这种跟着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学习、一起收获、一起成长的快乐和满足,才是身为教师更极致的幸福。
参考文献:
[1]董斐.论“朝隐”现象与士人政治品格[J].法制与社会,2008.
[2]王钟陵.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J].南开学报,1990.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