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装着木铎归来

2017-08-24 07:11王立
教育 2017年32期
关键词:木铎规制心灵

王立

十一月的北京料峭初上,黄叶满地,那橙黄色的银杏树,在风中犹如从汉唐走来的雍容妇人摇曳多姿,顾盼中风情万种引人遐思。原本该是最美丽的时节,可那混天搅地的雾霾,却使人们的心情一窒,无由地想起老舍先生极爱的形容天气的好词——“响晴”。奢望啊!我下意识地在鼻端挥了挥手,一片黄叶不知趣地巧落于肩,拂拭的同时,我祈求也能把沉闷的心情丢掉。还好,虽然北京的天儿忽而大风,忽而雾霾,但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习让我收获良多,感悟颇深,确也不虚此行。

聆听百年木铎金声

1987年和北师大失之交臂,而今每天至少两次穿行在北师大校园,尤其是看到那极具象征意义的木铎,心中轰然涨满了万千情愫。站在启功先生的塑像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那八个字不仅浮现在眼前,更深深地烙印在了灵魂深处。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范文澜……一位位大师恍惚就在身边,那追求独立、自由、民主的铿锵话语就回荡在耳畔。我不感慨自己的渺小,只是仅仅仰望,仰望那一颗颗穿越时空依旧璀璨的星辰。我将自己的思绪与感官无限放开,拾取并触摸那浩瀚无垠的深邃,可珠可贝,置于心间脑海温润、滋养、汲取。

萃取理论 实践生根

也许是频繁更换教室,也许是偏好使然,也许是磨钝了个性的尖锐,也许是淡然了思潮的纷扰,开班时的团队建设心底慵慵的、暖暖的,三处参观心情淡淡的、浅浅的,听《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心里惴惴的、沉甸甸的,听《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及持续发展》心田切切的、慌恐恐的……

了解了管理的差距 我们将教学视为一种劳动、一种工艺、一种专业、一种艺术,这种视角和看法决定了我们的学校会出现什么样的教学现状。学校效能、学校绩效、学校质量,三者互有侧重,但究其根本却都要建立在增值性评价基础上,不能只做事实判断而忽视了价值判断。学校效能的三大产生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层次区分模型、松散结构模型,对应着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文化认知性制度,而审视我们的学校制度,太多规制性制度,而文化认知性制度几乎是零,问题就出在这里。

有效学校的特征是规制、规范性制度少,文化认知性制度多。咀嚼细品,我知道了方向在哪里;学校符号系统过多,而关系系统、人工器物缺失。细究静思,我豁然于路在何方!

明晰了教学要这样抓 要清晰看问题的两个出发点:一是做教育的行家里手是无客观条件的,几乎都决定于主观努力与视野、使命;二是校長是待人处事的专业,是行政与业务的最高负责人。办学育人的三个层面:直接面对而做(怎么做好)、观念指导而做(凭什么而做)、不断反思而做(追究是什么)。没有理性的生活不值得一过,领导就是吸引追随者,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思想的勤奋、水平、品质至关重要。

“思想是我们时代的当务之急,思想经常停顿下来,思想的事情耽搁久矣,拿一半的时间去行动,拿一半的时间去思考”,这些话让我无比汗颜;“理解学生,教在心灵,不能只关注符号和考试关注的层面,教育要从心灵开始!”教学应当这样抓……

外出学习是一次心灵的洗涤,这是一次灵魂的震撼,这是一次颠覆与革命。回顾自己的收获,绝不仅仅是文字能表述清楚的,实践中会有绿意萌发,虽丑但根已扎牢。

窗外天真的很蓝,可北师大的忽而大风,忽而雾霾,我有些喜欢了……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六中学校)

猜你喜欢
木铎规制心灵
北师大:木铎金声,巍巍师大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唤醒心灵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畴
内容规制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