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保险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保险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近几年来,大陆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热度不断上升,而内地保险市场却饱受诟病。对此,本文就香港保險和大陆保险进行了对比,分析出香港保险的优势在哪,同时对大陆保险出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大陆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香港保险 内地保险 发展建议
一、香港保险市场现状
香港保险业历史悠久,自1841年开始发展以来至今已有170余年。香港市场化的发展模式使得保险业竞争激烈,而在竞争中留到最后的企业都具备一定的实力。经过多年的发展,香港保险业已经成为香港支柱型产业之一,并且具有成熟的保险市场体系。如今,香港保险业已形成多元化、国际化、监管规范的保险体系,成为亚洲区一个重要的国际保险中心和全球最开放的保险中心之一。
国内保险市场发展较为坎坷,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曾一度处于停办状态。改革开放后国务院同意恢复保险业,国内资本和国外资金大批涌入保险业,保险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保险业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与香港保险业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根据香港保监处数据显示,2005年大陆赴港购买保单的规模占整个香港总保单的比例不到4%,而截止2015年,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新保单保费为316亿元,占香港个人新保单总保费的24.14%。与2005年相比占香港总保单规模已经增长6倍,平均年化增长率为32.26%。
2016年前三个季度内地客新做保单保费已达489亿,占总保单保费的37%。可以看出,从2010年开始内地居民不断涌入香港购买香港保险,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香港保险自2010年至2015年保费收入已经翻了一番,因此香港保险业的快速增长与大陆居民赴港购买香港保险密不可分,大陆居民已经成为香港保险业的重要客户。
二、香港保险市场的优势
(一)保险费率更低
寿险型保费的影响要素主要是人均寿命、病发率、死亡率,而其中地区的人均寿命是决定保费高低的根本因素。香港地区人均寿命为85岁,而大陆仅为75岁左右,并且香港更加重视医疗保障和具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所以香港地区的保费相比较大陆而言费率更低。同样的保障内容,香港的保险费率大概比内地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二)保障范围更广
以重大疾病为例,大陆保险公司仅覆盖53种严重疾病,而香港重疾险可保障50种以上重大疾病,而且分早期疾病、严重疾病和多重保障的层次。大陆保险公司所保障的疾病大都是致命性疾病,并且没有早期疾病保障,这意味着一旦保险赔偿条件触发被保险人的生命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同时,大陆重疾险赔偿额一般为保障合同的额度,当认定触发重疾赔偿条件时,保险公司会将主险金额一次性全额退给投保人,后期不会再进行理赔。而港重疾险产品多数承认多次赔偿,并设定了最高赔偿额为保障合同的数倍,最多可有7次理赔。
(三)保单投资收益更高
香港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香港,还可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进行全球化投资,投资范围包括债券(国债和优质企业债券)、欧美成熟股市里的股票、房地产、抵押或担保贷款、外汇以及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等。这种全球化的投资方式不仅可以获得一个较高的投资收益,并且通过这种分散投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风险对冲。而内地的保险公司投资范围受到保监会严格限制,仅可以投资于大陆范围内的固定类收益资产,如债券、银行存款等低收益率产品,对于权益类产品投资则不得超过30%。因此大陆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要远低于香港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以香港重疾保险为例,其收益大多为6~8%的收益率,而大陆的保险投资收益一般不超过3%。
(四)美元资产配置
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香港保险公司的储蓄类人寿保险产品收益率也会继续上涨。而我国人民币不断贬值,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不断下降,对于我国国内老百姓而言,急需加大海外资产配置,防止国内资产持续缩水。我们知道,香港保单的计价单位是港币和美元,而港币是和美元挂钩的,因此买入香港保险,即意味着持有美元资产。
三、大陆保险业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发展方式粗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保险业已经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名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我国保险业无论是在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监管体制完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另一方面,我国保险业仍沿袭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一味追业务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占领。为了追求保费的增长,大部分保险公司采用人海战术或者通过快速增设机构来实现规模的扩张。而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造成保险业投诉率和退保率居高不下,不顾消费者利益的发展方式更是抹黑了保险行业的形象。
(二)保险业创新动力不足
中国保险市场的保险产品差别不大,保险产品雷同,虽然保险业里产品众多但创新保险产品严重不足。一般情况下,一旦某家保险公司新推出的险种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其他公司则会纷纷效仿,采取换汤不换药的形式用另外一种名称推出该险种。因此,虽然保险市场上的险种较多,但真正能给消费提供的选择并不多,而且由于主要险种为综合型险种,用户无法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由组合,因而在满足不同群体的各种需求上还有所欠缺。目前,我国保险行业的创新水平仍停留在比较低的初级阶段,行业内几大保险公司占据了市场的90%以上的份额,市场竞争不充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虽然少数大的保险公司会斥资进行自主产品创新活动,但市场上多数保险公司的保险活动还仅仅是在引进外部保险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包装,创新投入资金太少。
(三)缺乏高素质从业人员
在保险行业恢复经营后很长时间内,大家都认为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保险销售出去的从业人员是人才。因此,对精通核保、核赔、风险管理等专业型高技术人员重视不足,导致行业内严重缺乏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保险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学历要求相比较银行和证券等其他金融行业而言要低很多,甚至很多保险销售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学习就直接进行销售。因此,保险业从业人员在推广业务的时候为了佣金收入而不顾消费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如错误诱导客户和夸大保险产品功能,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人们对保险行业的印象很差。
(四)保险业经营不诚信
保险行业这种为了利润而盲目扩张的发展方式很容易出现诚信问题。例如,一些保险公司在理赔时对于应赔偿的保险事故能拖就拖,客户进行理赔困难,保险公司甚至为了利润而无理拒赔。同时由于从业人员盲目追求业绩,经常会出现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导致消费者对保险业经营不诚信这样的行为恨而远之。而保险行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不到位,保险业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内普遍缺乏自律意识,这些都加重了保险业经营不诚信的现象。
四、大陆保险业改进建议
(一)转变发展理念
保险行业粗放式发展增长模式已经证明难以继续持续,虽然规模很大,但边际效益持续递减。在经营的过程中保险业不应追求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占领,而应重视质量和效益。保险公司应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险产品最终是服务于客户,在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应提高服务质量,让客户享受到人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不论是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还是销售,理赔或者咨询的一系列服务流程中,保险公司都应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改变保险服务质量的问题。
(二)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
由于保险业目前市场细分还不充分,保险公司应该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不同群体的有效需求加大产品创新投入力度,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计出满足该群体需求的险种,以此满足客户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保险需要。同时,由于保险产品容易被复制,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创新产品进行保护。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保险业应该加强专业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育和储备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要建立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保险公司应该形成重视人才的企业文化,建立起一系列人才培训的相关制度,并建立员工个人发展的相关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保险公司应该将人才的培养放到重要战略地位,既要培养像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等这样的高端人才,也要培养面向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四)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
首先,保险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通过征集信用信息,建立起信用评价体系,消费者可从网上查询保险公司的信用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可对保险公司经营中的诚信问题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从而帮助消费者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错误选择问题。其次,保险公司应该向公众公开其基本情况、职员信息、经营情况、诚信情况等信息,让消费者可进行实时监控,保障消费者利益。
参考文献
[1]门超.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对比—以分红保险为例[J].中国商论,2016.
[2]陈宇靖.香港保险业经验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
[3]陈敏.浅谈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問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8.
[4]胡瑜.金融危机下看我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
[5]唐洁.我国财产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界,2010.
作者简介:桑旭(1993-),女,安徽霍山县人,2016年毕业于铜陵学院,现就读于安徽大学金融专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