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网络时代,军队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适应时代发展,积极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是军队政治工作提升质量效益、重塑威信威力的基础和关键。应着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从思维观念、网络平台、信息素养、体制机制诸方面,大力推进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其服务保证作用。
关键词: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E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鲜明的特征。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1]124是时代赋予军队政治工作的重大现实课题,也是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生命线”作用的全新着力点。
一、信息网络时代,军队政治工作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所谓信息网络,是利用某种传输介质,把分散在各处的计算机或其他数字设备联成一个系统,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2]1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因特网,以其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虚拟性、广容性等鲜明特点和技术优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飞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网络载体。如今,信息网络已经全面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并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军队不是真空,更不能脱离时代的发展。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军队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一)面临的新机遇
1.革新了思维观念
信息网络时代,催生了以共享、开放、创新为核心的网络思维。官兵在接触网络和使用网络中,求知、求新、求变,平等交流、民主参与的愿望愈加强烈。广大政治干部在积极投身政治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实践中,进一步树立了信息优势、资源共享、网络育人、虚拟实践等观念,强化了开放、民主、互动、创新等思维,有利于推动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2.拓展了工作领域
网络被人们称为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的“第五疆域”,政治工作的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到网络空间。目前,無论是军内网络,还是央视网等互联网主流网站、“军报记者”等微信公众号,都在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此外,政治工作作战指挥平台的研发,政治工作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等,都成为了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新领域。
3.促进了方法创新
信息网络高速传递、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网络信息多媒体融合,将文字、声音、影像集于一身,运用信息网络手段开展政治工作,克服了传统政治工作形式内容枯燥、方法手段单一等缺点,使政治工作由主体灌输变为群体互动,由干瘪说教变为形象感化,由集中组织变为动态实施,从而大大提升了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
4.提升了工作效率
信息网络巨大的速度优势,可以使上级的决策指示、部队的新闻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位。其拥有的海量资源和强大功能,也为政治工作者查询资料、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平等性,官兵更愿意在网络上畅所欲言,表达内心真实想法,这使得政治工作者可以更直接、快速、准确地掌握工作对象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5.丰富了文化生活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部队文化娱乐形式逐渐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现在网络上的音乐、影视、游戏等资源,极大丰富了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网络成为官兵学习成才、放松心情、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更成为了部队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二)面临的新挑战
1.网络信息多元对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带来冲击影响
全球逐渐开放的信息环境,使得各种观点、观念和思想错综杂糅,西方敌对势力尤其注重运用互联网,作为侵蚀渗透我党我军意识形态的主要工具,在网上大肆吹捧西方“宪政民主”和“普世价值”,宣扬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直接或间接冲击影响着官兵的理想信念,考验着官兵的政治信仰。
2.不良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带来冲击影响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信息网络技术占有垄断地位,他们借助信息和技术优势,强势输出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我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带来巨大冲击。同时,网络充斥着大量的庸俗文化和灰色文化,夹杂着拜金、色情、暴力、犯罪等不良内容,官兵频繁接触这些信息,容易消磨意志,瓦解战斗精神,甚至诱发违法违纪。
3.网络消息真假难辨对军队正确思想舆论引导带来冲击影响
网络是各种思潮思想的集散地,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观点,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所利用,青年官兵的认知水平有限,很难对一些虚假消息做出正确判断。有的在网络散布谣言,有的恶搞英雄人物,炒作涉军敏感话题,丑化军队形象,对我们党、政府和军队的正确舆论引导造成了恶劣影响和极大危害。
4.网络行为约束困难对青年官兵思想行为管控带来冲击影响
网络生活人人是主体,人人是中心,这有利于增强官兵的主体意识,但也容易造成官兵服从服务意识弱化。同时,虚拟世界的诱惑,容易使官兵产生猎奇、放纵、轻信、玩乐、依赖等心理,进而引发网瘾等心理健康问题、失泄密等网络犯罪问题,这给部队管理带来了较大冲击和影响。
5.未来战争形态变革对传统政治工作作战优势带来冲击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战场空间由陆海空天向信息网络多维空间拓展。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参战功能,既要继承发动群众、瓦解敌军的优良传统,更要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舆论法理斗争和心理攻防工作,这都对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很高要求。
二、着眼信息化网络化,大力推进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信息网络时代军队政治工作,应着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坚持我军政治工作基本原则,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推进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和方法手段创新,不断增强政治工作质量效益,使其更好发挥服务保证作用和作战功能。总的来说,应坚持“服务中心,坚定方向性;顶层设计,确保科学性;关照现实,体现时代性;敏锐洞察,保持主动性;关注对象,提高针对性;合理管控,增强法治性”的指导原则,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网络时代思维观念
要充分认清政治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需,自觉强化使命感责任感,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政治工作新理念。树立信息主导观念,深刻理解网络信息传播即时快速、开放交互等特点,及时关注各类新闻消息,准确掌握官兵思想动态,增强政治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时效性。树立平等互动观念,努力构建基于网民之间平等交流的教育机制,使官兵由被动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注重发扬民主,给官兵自主权、话语权、建议权,增强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与可接受性。树立优质服务观念,坚持用户为本、用户至上,根据青年官兵的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改进形式内容,开展政治教育,立足青年官兵的需求反映,提供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二)搭建高效信息网络平台
没有强大的平台支撑,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基本的实践场所。积极搭建信息指挥平台,加紧开发政治工作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结合训练演习,增强实战应用,使政治工作在共享资源、整体研判、快速反应、联动处置上,始终跟上战争和时代的节奏。积极搭建政治教育平台,通过局域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播报时事动态、宣扬先进典型、刊发热点评论、分享学习心得,让官兵自觉升华思想,受到教育。积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利用网络虚拟隐匿、平等交互的特点,畅通上级与下级、机关与基层、干部与战士之间的沟通渠道。在網络上开设政策解读、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快捷服务,第一时间为官兵答疑解惑。积极搭建学习娱乐平台,充实网络信息资源,引导官兵积极参加在线课程学习、自学考试辅导、实用技能培训,使网络成为官兵学习成才的新课堂。在网络上组织书评展、书画展、摄影展,开展网络真人秀、网络游戏竞赛等活动,活跃军营气氛。
(三)大力提升官兵信息素养
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质量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注重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突出信息网络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官兵信息素养。注重引进地方政治思想坚定、精通网络技术的优秀人才,使其平时、战时都能担当起网络攻防、黑客对抗、平台搭建、系统维护等工作。进一步细化政治干部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为信息素质培养提供标准依据,利用院校教育、骨干集训和岗位练兵等活动,打牢政治干部知网用网的理论基础,锻炼政治干部“能操作政治工作指挥信息系统、能运用信息化办公系统、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践技能,完善网络传播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结构,打造一支复合型政治干部人才队伍。
(四)健全信息网络体制机制
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是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科学发展、高效运转的坚强保障。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治机关牵头、各部门协管的领导体制,允许基层营连成立各自工作小组,广泛招纳平台搭建、技术维护、内容编写、艺术设计等各方面人才,上下协力做好网络政治工作。完善安全管控机制,采取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方式,对军地网物理隔绝,部署终端安全管控系统,严格落实实名登记、信息审查等基本制度,与驻地国安、网监部门合作,加强信息预警监测,搞好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坚决杜绝网络犯罪。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信息网络时代,各种突发事件消息传播快、牵涉影响面广、处置起来复杂,不允许政治工作按部就班展开,必须积极改进传达和决策的程序方法,确保政治工作能够快速反应、高效联动。建立实战运行机制,按照平战一体、战训一致、以备促战、体系建设的原则,推动军事政工高效融合,各个环节无缝链接,协作完成训练和战场指挥,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中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总政治部.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二)[M].北京:解放军出版
社,2015.
[2]李新农,张伟.信息网络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3]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办法[N].解放军报,2007-06-21.
作者简介:李伟,男,河北邢台人,作者单位为西安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薛耀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