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马圈湾汉简新见通假字通释

2017-08-24 02:27雷黎明
西部学刊 2017年7期

摘要:敦煌马圈湾汉简发掘于汉代烽燧遗址,真实地体现着汉代边塞地区的用字面貌。这批文献共见105个通假字,其中47个为未见于其他文献或未被相关工具书收录的新见通假字。依据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和考释等相关研究成果,通释这些新见通假字,为上古语音研究补充新语料。

关键词:马圈湾汉简;通假字;上古音

中图分类号:H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通假字是先秦两汉古籍中最为常见的用字现象之一,因其與本字间声纽和韵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关系,成了研究上古语音的重要依据,历来是文字学界、音韵学界不断探讨研究的重要对象。新材料不断出现,新的通假字也不断涌现,为学界相关研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领域。1979年7—9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与敦煌县文化馆组成的汉代长城调查组,在敦煌西北95公里的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出土了1217支简牍。这批简牍是纸张发明和广泛应用之前的重要文献,真实地保存了汉代边塞地区的用字面貌,具有较高的汉字发展史研究价值。在这批汉代简牍中,存在通假字105个,在这些通假字中,共有47个是在其他文献中未见或未被相关工具书收录的新见通假字,它们可以为上古音等相关问题研究补充大量新材料,因而其价值弥足珍贵。兹依据唐作藩先生《上古音手册》[1]和文字考释等研究成果,结合简文文意,对这些新见通假字作一分析,不妥之处,祈请方家批评指正。

1.有—佑[1]①

(1)必蒙天有(佑),期殄灭臣等为故。(127)②

《说文有部》:“有,不宜有也。”《说文示部》:“佑,助也。”“有”与“佑”二字古音都在匣纽之部,双声叠韵;“有”的声旁为“又”,“佑”的基础声旁亦为“又”,可以相通。简文“有”即通“佑”,“必蒙天佑”指蒙受上天的佑助。《汉书杜邺传》:“故内无感恨之隙。外无侵侮之羞,俱享天佑,两荷高名者,盖以此也。”

2.掊—踣[1]

(1)显明燧,六石具弩三,绳掊(踣)。卒六石具弩二,五石一,绳掊(踣)。(1039)

《说文手部》:“掊,把也。”《说文足部》:“踣,僵也。”“掊”与“踣”古音都在并纽之部,双声叠韵,且具有相同的声旁“咅”,可以相通。简文“掊”即通“踣”,散亡义。《管子·七臣七主》:“故设用无度,国家踣。”尹知章:“踣,谓散亡。”

3.子—枝[1]

(1)捷子(枝)、狐呼、郁立师、卑陆后,皆举国徙人民,(67)

“子”古音在精纽之部,“枝”古音在章纽支部,二字韵部为对转,声纽为齿舌准双声,可以相通。简文“捷子”即捷枝国。《汉书西域传》:“上既悔速征伐,而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以)柬捷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孰。”

4.炬—拒[2]

(1)炬(拒)恭奴,遮焉耆,殄灭逆虏。(98)

(2)赍五十日粮还诣部,尽力炬(拒)虏,不敢遗死力。(139)

《玉篇·火部》:“炬,火炬。”《广韵·语韵》:“拒,捍也。”“炬”和“拒”古音都在群纽鱼部,双声叠韵,且具有相同的声旁“巨”,可以相通。简文“炬”即通“拒”,意为“抵御,抵挡”。“拒恭奴”“拒虏”指抵御匈奴,抵御敌人。

5.—狐[1]

(1)捷枝、(狐)胡、郁立师、卑陆后、皆举国徙人民。(67)

《字汇·言部》:“,迟也。古卧切。”“古”古音在见纽,“卧”在歌部。“狐”古音在匣纽鱼部。歌部和鱼部为通转关系,见纽和匣纽为旁纽。因而“”与“狐”也可相通。简文“胡”即“狐胡”,《汉书·西域传下》:“狐胡国,王治车师柳谷,去长安八千二百里。户五十五,口二百六十四,胜兵四十五人。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至都护治所千一百四十七里,至焉耆七百七十里。”

6.呼—胡[1]

(1)捷枝、狐呼(胡)、郁立师、卑陆后、皆举国徙人民。(67)

“呼”古音在晓纽鱼部,“胡”古音在匣纽鱼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可以相通。简文“狐呼”即“狐胡”,《汉书·西域传下》:“狐胡国,王治车师柳谷,去长安八千二百里。户五十五,口二百六十四,胜兵四十五人。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至都护治所千一百四十七里,至焉耆七百七十里。”

7.奴—弩[1]

(1)假敦德库兵奴(弩)矢五万枚、杂驱三千匹,令敦德廪食吏士,当休马审处。(80)

《说文·女部》:“奴,奴、婢,皆古之辠人也。”《说文·弓部》:“弩,弓有臂者。《周礼》四弩:夹弩、庾弩、唐弩、大弩。”“奴”和“弩”古音都在泥纽鱼部,双声叠韵,且“奴”为“弩”的声旁,可以相通。简文中“奴”“矢”连用,“奴”应为“弩”的通假字。“弩”为一种用机械发箭的弓。

8.奴—鲁[1]

(1)臣私窃不自量愚奴(鲁),诚忿忿。(104)

《说文·女部》:“奴,奴、婢,皆古之辠人也。”《说文·白部》:“鲁,钝词也。”“奴”古音在泥纽鱼部,“鲁”古音在来纽鱼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可以相通。简文中“奴”通“鲁”,“愚奴”即“愚鲁”,意为“愚钝”。《左传文公十五年》:“鲁人以为敏。”孔颖达疏:“鲁人,鲁钝之人。”

9.虏—盧[1]

(1)虏(盧)柅椟五十,绳十丈,癸未 行。(1)

《说文·毌部》:“虏,获也。从毌,从力,虍声。”《说文·皿部》:“盧,饮器也。从皿,声。”实则“盧”字甲骨文作 (合一九九五六)、 (合二七〇四一)。于省吾《殷契骈枝续编》:“(甲骨文)为炉之象形初文。上象器身,下象欸足……加虍为声符,乃由象形孳乳为形声。”“后世作盧,从皿,已为絫增字。”可见“虏”和“盧”具有相同的声旁“虍”,且二字古音都在来纽鱼部,双声叠韵,可以相通。“虏柅椟,烽火器具的部件。虏,盧的通假字。”[2]7

10.署—预[1]

(1)当归,半夏,黄芩,蜀署(预),存付,水银二斤,卩(563A)

“署”古音在书纽鱼部,“预”古音在余纽鱼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可以相通。简文“蜀署:即蜀预,今称山药。……又名‘署于、‘山芋、‘土署、‘署药等。”[3]68苏颂《本草图经》:“署预,今处处有之,以北都、四明者为佳。南中有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闽中出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一拔可重斤余,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于北地者耳。”

11.侯—后[1]

(1)捷枝、狐胡、郁立师、卑陆侯(后)、皆举国徙人民。(67)

“侯”与“后”古音都在匣纽侯部,双声叠韵,可以相通。简文“卑陆侯”即卑陆后国。《汉书西域传下》:“卑陆后国,王治番渠类谷,去长安八千七百一十里。户四百六十二,口千一百三十七,胜兵三百五十人。辅国侯、都尉、译长各一人,将二人。东与郁立师、北与匈奴、西与劫国、南与车师接。”

12.就—僦[6]

(1)居摄三年四月壬辰,大煎都步昌候史尹钦、燧长张博,受就(僦)人敦煌高昌里滑护,字君房。(282)

(2)元始二年正月丁巳,令史丰,受就(僦)人敦煌安国里范仲。(532)

《说文·京部》:“就,就高也。”《说文·人部》:“僦,赁也。”“就”古音在从纽幽部,“僦”古音在精纽幽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且“就”为“僦”的声旁,可以相通。简文“就”即通“僦”,此处为“雇用”的意思。《史记·汲郑列传》:“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可见,“僦人”即指承雇服役的人。

13.備—糒[1]

(1)前去时,期遣使来,食十一月十日。今豫为備(糒),不到十一二日,即(40)

《说文·人部》:“備,慎也。”《说文·米部》:“糒,干饭也。”“備”与“糒”古音都在并纽职部,双声叠韵,且二字具有相同的声旁,可以相通。简文“备”即通“糒”,《玉篇·米部》:“,白米。”《广韵·至韵》:“糒,糗也。”《说文·米部》:“糗,熬米麦也。”“糒”指的是行军打仗时随身携带的干粮。

14.责—[1]

(1)前去时,期遣使来,食十一月十日。今豫为责()糒,不到十一二日,即(40)

《玉篇·米部》:“,白米。”《说文·米部》:“糒,干饭也。”“责”与“”古音都在庄纽锡部,双声叠韵,且“责”为“”的声旁,可以相通。简文“责”通“”,“糒”指的是行军打仗时随身携带的干粮。

15.李—络[1]

(1)良母脂,取善者一两;李(络)石十分,人参十分,取善者。(563B)

“李”古音在来纽之部,“络”古音在来纽铎部,二字双声,韵为旁对转,可以相通。简文“李石”当为“络石”。络石,又称白花藤、石龙藤、石鲮,是一种夹竹桃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可供观赏,茎叶可入药。《本草纲目》卷三:“络石,养胃气,土邪于水,小便白浊,同人参、茯苓、龙骨末服。”

16.橐—驼[8]

(1)即闻第一辈起居,虽烦后遣橐(骆)佗驰告之,窃慕德义(42)

(2)湖门尉得虏橐(骆)它,上装中尉棃侯虏平,甚与逆虏受罕得脱(111)

“橐”古音在透纽铎部,“骆”古音在来纽铎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可以相通。简文“橐佗”“橐它”即“骆驼”,《汉书·匈奴传》:“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佗、驴、骡、駃騠、騊駼、驒騱。”

17.射—掖[1]

(1)欲诣张射(掖),小吏扜迫□达,因去恨不回决,迨何以谨拘在大煎都候鄣。(493)

“射”与“掖”古音都在余纽铎部,双声叠韵,可以相通。简文“张射”即“张掖”。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

18.備—凭[2]

(1) 书而召韩備(凭)问之,韩備(凭)对曰:“臣取妇二日三夜,去之乐游,三年不归,妇 (496A)

“備”字《敦煌汉简》(以下简称《汉简》)[4]238《敦煌汉简释文》(以下简称《释文》)[5]51《中国简牍集成》(以下简称《集成》)[2]63都释为“備”,此字作 ,与简483A“備”字作 形近,似應释为“備”为确。“备”字古音在并纽职部,“凭”古音在并纽蒸部,二字双声,韵为对转,可以相通。简文“韩備”即“韩凭”,“此简内容与后世干宝《搜神记》中关于韩凭夫妇的故事以及敦煌变文中《韩朋赋》有渊源关系,记载战国时期宋康王之臣韩朋夫妻的爱情故事。”[6]505

19.生—鉎[2]

(1)□□□□有方一,刃小缺,生(鉎)。(824)

(2)有方一,刃缺,生(鉎)。(1150)

《说文·生部》:“生,进也。”《玉篇·金部》:“鉎,鏉也。”《集韵·庚韵》:“鉎,铁衣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鉎,俗曰铁锈。”“生”与“鉎”古音都在山纽耕部,双声叠韵,且“生”为“鉎”的声旁,可以相通。简文“有方”为铁制长兵器,“鉎”指已生锈。

20.廣—穬[1]

(1) □□□□益欲急去,恐牛不可用,今致卖苜蓿养之。苜蓿大贵,束三泉,留久恐舍食尽。今且寄廣(穬)麦一石

王子春家车。欲益之,主不肯。到完取之,兼度二十余日,可至亭耳。(239A)

《说文·广部》:“廣,殿之大屋也。”《说文·禾部》:“穬,芒粟也。”“廣”与“穬”古音都在见纽阳部,双声叠韵,且“廣”是“穬”的声旁,可以相通。简文“廣”即通“穬”,穬麦也称青稞,简22正作“穬麦”,是汉代西北边郡屯戍士卒的主要口粮之一。宋应星《天工开物·麦》:“穬麦独产陕西,一名青稞,即大麦,随土而变。”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六:“穬麦,此是今马食者,然则大、穬二麦,种别各异,而世人以为一物,谬矣。”

21.常—赏[1]

(1)卖社下贱平所市一钱以上,及发养所作治饮食,若涂 社,皆不庄事,事罚平一石谷,常(赏)以社。(218)

“常”字《汉简》[4]227《释文》[5]20《集成》[2]29《集释》[6]431都释为“赏”。该字作 ,显为“常”。《说文·巾部》:“常,下帬也。”《说文·贝部》:“赏,赐有功也。”“常”古音在禅纽阳部,“赏”古音在书纽阳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且具有相同的声旁,可以相通。简文中“常”通作“赏”,赏赐义。

22.详—庠[1]

(1)故建明堂,立辟雍,设学校详(庠)序之官。(481A)

《说文·言部》:“详,审议也。”《说文·广部》:“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赵岐注:“庠序者,教化之宫也。殷曰序,周曰庠。”“详”与“庠”古音都在邪纽阳部,双声叠韵,且二字具有相同的声旁“羊”,可以相通。简文“详”即通“庠”,“庠序”为古代的地方学校。

23.童—董[1]

(1)临泽候长童(董)贤,马一匹。(1044)

“童”字《敦煌》[4]259《释文》[5]107《集成》[2]133《集释》[6]637都释为“董”。该字作 ,显为“童”。“童”古音在定纽冬部,“董”古音在端纽东部,二字韵为旁转,声为旁纽,古音相近。《说文?部》:“童,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从?,重省声。”“董”的声旁也为“重”,故可以相通。简文中“童”即通作“董”,“董”为姓,“童贤”应与简1045:“候长董贤,私马一匹”中“董贤”为同一人。

24.逢—烽[4]

(1)玉门威严隧以西逢(烽)火不通。(519)

(2)捕律:亡入匈奴、外蛮夷,守弃亭鄣逢(烽)燧者,不坚守降之,及从塞徼外来降而贼杀之,皆腰斩。(983)

《说文·辵部》:“逢,遇也。”《说文·火部》:“?,燧,候表也。边有警则举火。”“?”后来省为“烽”。《广韵·钟韵》:“‘烽,同‘?。”“逢”古音在并纽东部,“烽”古音在滂纽东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且二字具有相同的声旁“夆”,可以相通。简文“烽火”、“烽燧”指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25.蓬—烽[2]

(1)始建国天凤三年十二月壬辰,敦德玉门行太尉事,试守千人辅、试守丞况。谓大煎都:尹西曹聊掾行塞蓬(烽)。(193A)

(2)后并入,欲得□其。惊蓬(烽)火,谨候望,清塞下,虏 (1162B)

《说文·艸部》:“蓬,蒿也。”《说文·火部》:“?,燧,候表也。边有警则举火。”“?”亦作“烽”。“蓬”古音在并纽东部,“?”古音在滂纽东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且二字具有相同的声旁,可以相通。依据文意,简文“塞蓬”“蓬火”即读为“塞烽”“烽火”,指古代边境报警的烟火。

26.蓬—逢[1]

(1)杀人长安,藏关东,变名易为羊仇,数敖五陵,希蓬(逢)工。(784)

《说文·艸部》:“蓬,蒿也。”《说文·辵部》:“逢,遇也。”“蓬”和“逢”古音都在并纽东部,双声叠韵,且“蓬”的声旁为“逢”,可以相通。简文“蓬”通“逢”,即遇到、遇见义。

27.稚—遲[1]

(1)言:却适卒侯薪,留稚(遲)日失中,过显明。(803B)

“稚”或作“穉”,《列子天瑞》:“纯雌其名大,纯雄其名穉蜂。”张湛注:“穉,古稚字。”《说文禾部》:“穉,幼禾也。”《说文辵部》:“遲,徐行也。”“稚”与“遲”古音都在定纽脂部,双声叠韵,而“穉”与“遲”具有相同的声旁,故可相通。简文“稚”即通“遲”,等待义,《荀子修身》:“故学曰遲,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杨倞注:“遲,待也。”

28.梨—藜[1]

(1) 盖梨(藜)。(560)

“梨”字《敦煌》[4]240《释文》[5]57《集成》[2]71都释为“黎”,《集释》[6]522释为“梨”,该字作 ,应释为“梨”。“梨”与“藜”古音都在来纽脂部,双声叠韵。《说文木部》:“棃,果名。从木,声。,古文利。”《说文黍部》:“黎,履黏也。从黍,省声。,古文利。”“藜”声旁为“黎”。即“梨”与“藜”二字具有相同的基础声旁“利”,应可相通。简文“梨”即通“藜”,《说文艸部》:“藜,艸也。”称灰藋、灰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茎之坚老者可以为杖。

29.梨—犁[2]

(1) 乙巳,六月甲寅,发尉梨(犁)将(94)

(2)臣私前在尉梨(犁),与将率比上书(129)

“梨”与“犁”古音都在来纽脂部,双声叠韵,且具有相同的声旁“利”,可以相通。简文“尉梨”即“尉犁”,为西域诸国之一。《汉书西域传》:“尉犁国,王治尉犁城。去长安六千七百五十里。户千二百,口九千六百。”

30.随—椭[1]

(1)随(椭)楅,十。(541)

《说文辵部》:“随,从也。”《说文木部》:“椭,车笭中椭椭器也。”《广韵果韵》:“椭,器之狭长。”“随”古音在邪纽歌部,“椭”古音在透纽歌部,二字叠韵,声为邻纽,且二字具有相同的声旁“隋”,可以相通。《集释》:“随楅,一种椭圆形的放箭的器具。随,当为椭,长原形。《史记天官书》:‘随北端兑。司马贞《索隐》:‘隋斗端兑。隋音汤果反。”[6]517《集韵职韵》:“楅,所以庋矢也。”可见“椭”是来形容“楅”的形制的。

31.杈—钗[1]

(1)并保,敦煌寿王里田仪,年廿八岁,长六尺五寸青白色,右颊有黑子,簪、杈(钗)各二,珥一具。(681)

《说文木部》:“杈,枝也。”《说文新附》:“钗,笄属。”“杈”与“钗”古音都在初纽歌部,双声叠韵,且具有相同的声旁“叉”,可以相通。简文“杈”即通“钗”,古代婦女的首饰,形似叉。《释名释首饰》:“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爵钗、钗头及上施爵也。”

32.隊—燧[12]

(1) 丙午官告远望候史千秋隊(燧)长 (805A)

(2) 甲午千秋隊(燧)长护敢言之。(932B)

《说文部》:“隊,从高隊也。”《玉篇火部》:“燧,以取火于日。”“隊”古音在定纽物部,“燧”古音在邪纽物部,二字叠韵,声为临纽,且“隊”声旁为“?”,“燧”的基础声旁也为“?”,可以相通。简文中“隊长”,即“燧长”,为汉代最基层的哨所烽燧首领。

33.絜—契[1]

(1)□太尉絜(契)令:盗县官、县□ (982)

《说文糸部》:“絜,麻一端也。”《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絜”古音在匣纽月部,“契”古音在溪纽月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且具有相同的声旁“?”,可以相通。简文“絜令”,即“契令”,当为刻于木板上的法令。《汉书·张汤传》:“奏谳疑,必奏先为上分别其原,上所是,受而著谳法,廷尉挈令,扬主之明。”颜师古注引韦昭曰:“在板挈也。”“挈”亦通“契”。

34.欣—釿[1]

(1)以刀欣(釿),若以刀刃案壅漆,三朝为之良(371)

《说文言部》:“欣,喜也。”《说文·斤部》:“釿,剂断也。从斤、金。”《集韵·欣韵》:“斤,《说文》:‘斫木也。或从金。”“欣”古音在晓纽文部,“釿”古音在见纽文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且具有相同的声旁“斤”,可以相通。《庄子·在宥》:“于是手釿锯制焉。”陆德明《释文》:“釿,本亦作斤。”简文“欣”即通“釿”,截断义。

35. —旗[1]

(1) (旗)干、幡各一。(32B)

“ ”为“蕲”字异体,《说文艸部》:“蕲,艸也。”《说文?部》:“旗,旗有众铃以令众也。”“蕲”和“旗”古音都在羣纽文部,双声叠韵;“ ”从“靳”得声,“靳”从“斤”得声,“旗”从“斤”得声,因而“ ”与“靳”亦具有相同的声旁,应可相通。简文“ 干”即“旗干”,王国维《流沙坠简》:“ 干即旗干也,‘ 字即‘蕲字之变。”于豪亮:“靳干就是旗干,靳与旗古同为文部字。居延汉简中常常把靳干、幡、胡放在一起叙述,表明这三者是一个器物的三个组成部分,其形制在西周的金文中还可以看到。《金文编》中西周金文中的旅字和斿字,象人举大旗形,竖立的是靳干,靳干上端飘起的是幡,幡的下面窄而长的部分便是胡。”[7]176

36.搷—镇[1]

(1)赏署罚,明搷(镇)抚,赋粮食,严诃(200)

《广韵先韵》:“搷,击也。”《广雅·释诂一》:“镇,安也。”又《释言》:“镇,抚也。”“搷”古音在定纽真部,“镇”古音在端纽真部,二字叠韵,声为准旁纽,且具有相同的声旁“真”,可以相通。此处“搷”通“镇”,意为“安定,安抚”。《荀子君道》:“七其德音足以填抚百姓,其知虑足以以应待万变。”“填抚”也即“镇抚”,镇定安抚。

37.心—新[1]

(1)尉大君以秉伤辜半日死,元夫增等皆亡,大司空隆心(新)公邑发觉。(220)

“心”古音在心纽侵部,“新”古音在心纽真部,二字双声,可以相通。简文“大司空隆心公邑”即指大司空隆新公王邑。《汉书王莽传》载“始建国元年”“步兵将军成都侯王邑为大司空,隆新公。”又“始建国四年”“改十一公号,以‘新为‘心,后又改‘心为‘信。”

38.豢—帣[3]

(1)少不满车,两未豢(帣)。(285)

(2)右已豢(帣)、未豢(帣),定入麦小石三百卌四石七斗。(306)

《说文豕部》:“豢,以谷圈养豕也。”《说文·巾部》:“帣,囊也。今盐官三斛为一券。”“帣”为有底的囊。裘锡圭:“汉简有时把‘帣写作‘卷。‘帣、‘卷、‘豢三字从同一个声旁。‘卷既然可以借作‘帣,‘豢应该也可以借作‘帣。也有可能,‘帣字的动词用法变读为与‘豢同音,所以特意借‘豢来表示。”[8]213“豢”古音在匣纽元部,“帣”古音在见纽元部,二字叠韵,声纽为旁纽,且二字具有相同的声旁“”,可以相通。简285“‘少不满车即不够一辆车的应载标准,并且‘两未帣即他的粮食有的已经用帣装好,有的没有用帣装好。”[3]47

39.蘭—籣[1]

(1)蘭(籣)毋冠。 □有方一,刃缺,生。□椟丸,破。 木薪,芮薪,小。(1150)

《说文艸部》:“蘭,香艸也。”《说文·竹部》:“籣,所以盛弩矢,人所负也。”“蘭”和“籣”古音都在来纽元部,双声叠韵,且具有相同的声旁“阑”,可以相通。《汉书·韩延寿传》:“抱弩负籣。”颜师古注:“籣,盛弩矢者也,其形如木桶。”“汉简中籣、冠经常连用,那么冠应该是籣的盖之类。”“蘭毋冠即蘭这一盛箭器的盖己经丢失。”[3]107

40.缮—鄯[1]

(1)建平三年二月己卯,玉门燧长具兵下□□燧长尹恭杂付缮(鄯)善民益涂不若(513)

《说文糸部》:“缮,补也。”《说文邑部》:“鄯,鄯善,西胡国也。”“缮”与“鄯”古音都在禅纽元部,双声叠韵,且二字具有相同的声旁“善”,可以相通。简文“缮善”即“鄯善”,鄯善,本名楼兰国,西域古国名,国都在扜泥城(今中国新疆若羌附近),《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

41.前—箭[1]

(1)大煎都候长,效谷常利里,上造,张阳,年三十六。剑一。马一匹。弓二。犊、丸各一。前(箭)十二。鞌、勒各一。(279)

“前”字各本径释为“箭”,该字实为草书“前”字。《广雅释诂二》:“前,进也。”《说文竹部》:“箭,矢也。”“前”古音在从纽元部,“箭”古音在精纽元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且“前”为“煎”的声旁,可以相通。本简属于入关人员名籍和隨身所带物品的记载,简文“前”通“箭”,《释名释兵》:“矢,又谓之箭。”应为随身所带物品之一。

42.泉—煎[3]

(1) □在中,未与相见,其导四人在泉(煎)都,期晦来,(45)

(2)十月晦,关书大泉(煎)都,私再拜言(60)

“泉”古音在从纽元部,“煎”古音在精纽元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可以相通。简文“泉都”“大泉都”应即“煎都”,“大煎都”,是玉门都尉属下的两候官之一。

43.冤—免[1]

(1)曹□□可进者,幸冤(免)死,过吏者(507A)

《说文兔部》:“冤,屈也。”《广雅释诂四》:“免,脱也。”“冤”古音在影纽元部,“免”古音在明纽元部,二字叠韵,可以相通。简文“冤”即通“免”,“幸冤”即“幸免”,谓侥幸避免某种灾祸。《论语雍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晋袁宏《后汉书灵帝纪论》:“夫道衰则教亏,幸免同乎茍生;教重则道存,灭身不为徒死。”

44.箧—惬[1]

(1)务欲箧(惬)快之,讫去幸毋所恨。(178)

《说文匚部》:“匧,藏也。箧,匧或从竹。”《玉篇竹部》:“箧,笥也。”《玉篇心部》:“惬,快也。”“箧”与“惬”古音都在溪纽叶部,双声叠韵,且二字具有相同的声旁,可以相通。简文“箧”即通“惬”,“惬快即满意、快意也。《汉书西域传》:‘凡中国所以为通厚蛮夷,惬快其求者,为壤比而为寇也。”[6]419

45.聑—摄[12]

(1)居聑(摄)三年,吏私牛出入关致、籍。(534)

(2)居聑(摄)二年八月辛亥朔乙亥,广武候长尚敢言之。(770)

《说文耳部》:“聑,安也。”《广韵叶韵》:“摄,兼也。”“聑”古音在透纽叶部,“摄”古音在书纽叶部,二字叠韵,声纽为准旁纽,可以相通。《汉书·食货志上》:“平帝崩,王莽居摄,遂篡位。”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简文“居聑(摄)三年”“居聑(摄)二年”正为王莽代政年号。

46.朁—簪[1]

(1)护妾君林。巾三□。□□□。朁(簪)五。复襦二领。(1145)

《说文曰部》:“朁,曾也。”《玉篇曰部》:“朁,曾也。发语辞也。”《说文·兂部》:“兂,首笄也。从人、匕,象簪形。簪,俗兂。从竹,从朁。”段玉裁注:“今俗行而正废矣。”“朁”古音在清纽侵部,“簪”古音在精纽侵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且“朁”为“簪”的声旁,可以相通。简文“朁”即通“簪”。“簪”是古人用来绾住发髻或连冠于发的用品,后专指妇女插髻用的首饰。

47.嗛—监[1]

(1)……中不得,方巡行,嗛(监)察相、二千石以下,不忧犯毋状。(980)

《说文口部》:“嗛,口有所衔也。”《说文卧部》:“监,临下也。”“嗛”古音在溪纽谈部,“监”古音在见纽谈部,二字叠韵,声为旁纽,可以相通。简文“嗛”通“监”,“监察相”即负责监督的官吏。《后汉书窦融传》:“融居属国,领都尉职如故,置從事监察五郡。”

注释:

①“—”前为通假字,后为对应的本字。“[]”中数字表示该通假字在敦煌马圈

湾汉简中出现的次数。

②本文所举例证除所考察字外,径用通行字,不详出隶定。括号中数字为该例证

所在简号。

参考文献:

[1]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三册)·甘肃省卷上[M].兰州:

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3]刘飞飞.《敦煌汉简》(1-1217)选释[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M].北京:中华书局,1991.

[5]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敦煌汉简释文[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6]张德芳.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M].兰州:飞天出版传媒集团,甘肃文化出版社,

2013.

[7]于豪亮.居延汉简释丛[M].于豪亮学术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5.

[8]裘锡圭.读汉简札记[A]//简帛研究(第二辑)[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雷黎明(1978-),男,甘肃通渭人,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汉字学与传统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敦煌汉简文献用字研究”(项目号:2014-A024);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战国楚系简帛与敦煌汉简文献用字比较研究”(项目号:SKGG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