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福建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7-08-24 06:42罗志斌
对外经贸 2017年6期
关键词:现状策略

罗志斌

[摘要]当前,相对于国内发达地区,福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水平,整体规模较小、竞争能力弱,缺乏一批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服务机构,在服务范围、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通过对当前福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快福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策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F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6-0054-04

科技服务业是指促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相结合的行业,主要包括科技金融、科技信息与咨询、技术贸易等[1],是技术和经济高度一体化发展而产生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产业结构是否优化的尺度,也是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可提高创新效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福建省大力扶持和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但科技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一、 福建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体系初显规模,组织日趋完善

到目前为止,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市场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达2000多个,共有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三明7个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计2535家,是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密度最大的省份,全省已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90个,在孵企业4202家,孵化面积246万平方米。 “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在骨干中心建设、核心服务能力建设、市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联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福建省在2011年被科技部正式列为生产力促进中心行动重点省。

(二)投入逐年递增

近年来,福建省从事科技服务業的人员(如表1)和科技服务业资金投入(如图1)总体看呈增长趋势。2015年全省从事科技服务的人员达到252800人,2016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全省GDP的1.5%。

(三)科技服务成果不断增加

福建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服务民生”宗旨意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提高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2015年,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0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第13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第7位。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950亿元,占GDP比重15.2%。2016年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5220项,成交额105.73亿元,全省专利授权6714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170件,2016年底,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十二五”以来,全省共实施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934项,安排经费20.37亿元,较“十一五”增加8.57亿元,省内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有32项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4人获得省科技重大贡献奖;五年累计获得授权专利总量达到18.9万件,比“十一五”大增13.8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0.9件增加到4.7件。

(四)企业成为科技服务人员的主要载体

从2011—2015年福建省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分布(如表2)情况看,企业一直占据科技服务人员的最重要份额,2015年科技服务业从业人数约为全省服务人员总数的47.26%,这些科技服务企业是科技创新服务的新兴力量,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化、数据化服务,使得各部门科技创新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也使得经济效益大大得到了提高。福建省大力推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充分调动科研单位和高校的科研人员参与到服务企业中来,建成了包含五个子系统的科技资源共享数据库,大大提升了服务企业的水平。

(五)各地科技发展不平衡

福建省各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与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基本一致(如表3),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差距十分明显。2015年全省专利申请受理数和专利申请授权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泉州、厦门、福州,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是莆田、南平、宁德;2015年经济总量排名全省前三的分别是泉州、福州、厦门,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是莆田、宁德、南平。而且厦门、福州、泉州三地专利授予量约占全省的73%,其余六地市专利授予仅占27%,全省科技发展及科技服务水平区域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六)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福建省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落后

近年来,随着科技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福建省科技服务机构不断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的投入和产出不断发展,但在科技创新方面,较东部沿海省份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表4可知,福建省在R&D经费支出、投入强度、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方面,都处于东部沿海省份最后一位,而且与其他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可见,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势在必行。

二、福建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

一直以来,福建社会各界对科技服务业的重要性和功能性认识不足,甚至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科技服务可有可无,错误的将“中介”认为是“介绍”,科技中介机构只是进行服务咨询和信息提供,存在“轻视中介、怀疑中介、嫌弃中介”的观念。错误的认识使科技服务业成长缓慢、发育不良。所以,发展科技服务业所需的社会氛围和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所需的思想观念急需建立起来。

(二)法律法规相对缺乏

截至目前,我国的科技中介行为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来规范,规定内容的差异和效力的不同,造成科技服务业机构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没法及时得到保障。科技服务企业的管理缺乏相应评估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从业人员资格条件没有统一阐述。不同机构在服务信用、方式、内容、水平上往往参差不齐。

(三)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

全省相当数量的科技服务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管理水平低、效益差,科技中介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多数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化分工没有形成,业务定位不明晰,欠缺核心竞争力,从而造成服务专业化程度较低,许多客户所需的科技服务无法快速得到。不少科技服务机构官方色彩较浓,服务效率不高,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自律机制建设也急需完善。

(四)人才匮乏,基础薄弱

目前,福建省很多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所学的专业、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不管是企业型还是事业单位型服务机构,整体上看从业队伍素质都不高,特别是缺乏创新观念、专业技能、实战经验。急缺高素质的专业咨询服务专家和具有企业家素质的高级管理人才。

(五)定位不明确,体系质弱量少

福建省尚未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科技服务的局面,政府创办的科技服务机构高达90%,企业和民间协会创办的科技服务机构只有不到10%。科技服务机构大多是靠政府出项目,定位不明确,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相对淡薄,没有系统的对自身业务、性质、方向等问题进行研究。这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与科技发展形势不协调。

(六)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服务机构

福建自贸区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这就急需建立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服务骨干机构。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福建省科技服务机构规模太小,大多数咨询服务机构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服务水平上,区域限制、部门分割太大,各市、县、部门都在办相同的机构,干一样的业务,整体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不强。

三、加快福建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一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到科技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长期效益、宏观效益、外部效应、倍增效应。二是要克服畏难情绪,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长期的知识累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科技服务业是一项具有艰巨性、长期性的、复杂性的任务。三是要把发展科技服务业例入各级政府的重要事项。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2]。

(二)强化政策法规的引导、培育和推动

虽然福建省在政策方面为发展科技中介机构提供了有力保证,先后印发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山管理办法》《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等,通过了《福建省生产力促进协会会费缴纳标准和收取办法》,制定了《福建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3-2015年)》,修订了《科技进步条例》《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专利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在新形势下,形成配套、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体系,形成按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分类管理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性循环的环境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加强宏观指导,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要强化政府對科技中介机构的监管;二是要逐步完善科技服务业的社会发展环境,使得科技服务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化地运作;三是要继续推进“组织网络化”进程。坚持“小企业,大网络”的发展理念,实现服务、信息、知识、资金、空间等资源的共享,重视舆论宣传的正面导向作用,使科技服务价值得到全社会的认同[3]。积极组织和引导福建科技服务机构,抓住当前福建自贸区的发展契机,利用厦门市会展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提高福建科技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全面实施国家和福建省有关人才重大工程。组织实施福建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一批能推动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一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示范基地、一批首席科学家工作室、若干个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为我省在2020年进入全国创业创新人才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4]。

(五)深入推进闽台科技中介服务交流合作

一是政府要大力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台湾机构的交流合作。二是进一步搭建和完善闽台技术合作交流交易平台。继续办好“5.18”海峡科技成果交易会,继续办好“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继续办好“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继续办好海峡两岸(闽台)科技交流学术研讨会、论坛。

(六)加大财税、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

各级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必须纳入预算管理,保障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大力推进并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管理机制,优化科技投入考核办法,提高效率和效益。设立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参照产品生产企业的认定标准,制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认定标准。

(七)重点扶持骨干科技服务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

鼓励和支持优势特色产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全省重要的产业研发、成果转化、创新服务和人才培养基地[5],加快发展以提供科技资产评估、科技项目审计、科技项目技术监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投资服务等为主的高层次科技服务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知名骨干服务机构,实现科技服务品牌化,提高科技服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道宏,史丽华.西安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6,12(2):149—153.

[2]赖志军.佛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管理学院,2008.

[3] 石忆邵,刘玉钢.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6)44.

[4]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5.

[5]赵晓伟.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江苏:江苏大学企业管理,2009.

(责任编辑:顾晓滨蓝亮)

猜你喜欢
现状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