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基秀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制定出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从而为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下稳固的基础。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与意识得以双向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结合时代创新教育理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验证理论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养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质。物理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还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全方位发展,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及方向。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初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操作的课程,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驗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积极性,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初中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个性和思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要尊重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需求设定合理的互动环节,有助于打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参与一切实验活动的源动力,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趣味性内容,为实验教学增添活力,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全方位调动学生实验操作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掌握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1]。
学生通过参与物理实验活动,可以树立起精益求精的行为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深入探索物理教材知识内涵,巩固记忆物理理论公式、概念,构建出完善的认知体系,进而为未来深层知识的系统性探究活动积累下丰富的经验。鉴于此,物理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走上综合能力与科学兴趣双向发展的道路,真正意义上体现出物理教学工作的实际价值与意义。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机会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这种现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是现阶段影响我国教学进步的重要阻碍因素。尤其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还只是采用教师在上面演示,学生在下面观看的模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实验时间,但是对学生的创新教学没有实际用途,甚至导致学生在课后对于实验内容没有深刻记忆,只是机械地记下了实验的数字,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缺少相关实验设施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实验器材方面,器材朝着更加精准化、科学化的发展,对我国实验教学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这种情况反而得不到体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以致于一些地方在实施实验教学时,虽然想要为了学生提供实验的设施,但是经济能力却不足,明显表现在一些学校虽然有自己的实验室,但是实验室并没有利用起来,而只是一个虚设,一些学校虽然具有一些实验设施,但是都是些陈旧的设施,不能到达理想的实验效果。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经济较为发展区域与经济欠发达地区造成了较大的教育差距,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没有实验的经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得不到提高。
三、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了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即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遇到非常有意思的实验,也无法针对其提出问题,只会等待教师说出实验现象,给出实验结论,鉴于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解大气压强设置实验时,教师将水杯倒置后,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在得到想要知识的基础上,树立良好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二)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各组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2]。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原有的实验上,增加一些开放性实验,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物质密度测量实验时,当学生作为液体密度测量和金属密度测量实验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新的实验课题“如何测定没有沉入水中的蜡烛的密度”,并让学生自主总结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设定,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散发性思维,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
对于物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可以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物理的存在,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静电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关于静电的技术,如静电处理污水、静电除尘等,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生活的重大改变,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与物质结构相关的内容,如纳米技术、显微镜等,只有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时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必须充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以此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佰桐.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03).
[2]陈晨.初中物理教师实验素养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