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兰
【摘 要】小学生年纪比较小,辨别能力弱,且抵制诱惑的意识不强,容易沉迷于网络。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该如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发挥网络的最大益处呢?文章就网络环境下创新小学德育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德育;网络;机遇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1-0130-02
小学阶段是学生处于各方面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此外,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对他们来说网络上面的东西都是未知而有趣的,因而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但是新的事物的诞生又意味着一个新的机遇,教师如何在两种状态下找到平衡点,利用网络来打破传统教学的缺陷呢?
一、网络形势下的小学德育负面影响
小学生的年纪小,没有明确的分辨是非的能力,缺少对外界诱惑的抵抗力,很容易陷入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可自拔。长期下来,学生对网络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感,不愿意主动跟同学、教师和家长交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网络形式下的小学生德育机遇
1. 优化了传统的德育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德育主要就是通过课文知识的渗透和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然而,课本上的图片、文字解说相较于网络上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动画,就显得呆板无味,教师照本宣读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播放知识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发表他们自己的观念,学生就会更加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德育课堂效果。
在社会实践教学中,传统的小学德育活动往往以学校或者班级为单位,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或者学习报告,但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大部分学生作为听众在台下,只是被动参与,德育效果不佳。而借助网络,德育内容就显得更加丰富。例如,在传统节日,可以组织学生运用网络制作电子贺卡,赠予同学、教师、家长,感恩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还有长辈的教育和无私照顾,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小学德育活动。
2. 构建高效、方便的德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是传统的德育组成部分,而这三部分往往沟通不到位,没有很好地协调,导致德育效果不明显。相较于传统的德育课堂,基于网络形势下的德育更加有效、方便。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网络技术,将学生在学校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动态第一时间共享给家长,然后教师跟家长共同对学生的德育课堂效果进行评价与总结。在网络的支持下,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真正意义上的配合,提高德育效果。
3. 营造有个性的德育辅导环境
学生在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时,常因为羞怯而不敢跟心理老师当面交流,往往置之不理,这样长期压抑,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通过网络为学生虚拟个性化空间,可以让学生消除顾虑,在愉快、轻松的网络中袒露心扉,说出自己的问题,让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帮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成立名师资源小组,让学生在校内也可以接受国内外专家的辅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网络形式下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网络具有交互性、开放性还有隐蔽性,可以为师生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E-mail、网络心理咨询室等隐蔽又快捷的方式,在师生不用面对面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述说自己的想法,让教师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心活动,对学生在德育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让德育课堂更加人性化,师生关系更加貼近,师生感情更加和谐,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网络形势下的德育方式拓展
1. 创建班级的德育网页
为了更好地将德育联系到学生的实际学习跟生活中,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师可以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建立班级的德育网页,教师主要充当监督、辅导的角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 制作班主任信箱
为了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心中所想,我们可以制作班主任信箱,学生通过QQ或E-mail跟教师交流,避免了当面交流的尴尬与不安。教师也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发展。
3. 设立家庭链接通道
父母在学生成长阶段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家庭教育很容易跟不上学校。要想德育效果最大化,还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家长建立一个网页,可以提供一个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探讨的平台。在网络上,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与老师、家长交流,在家长配合的情况下,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4. 创建互动窗口
互动窗口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探索的平台。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点评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教师自我的演讲,而是一场交流谈论会,教师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让学生容易接受,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总之,网络的健康发展与德育相辅相成,二者不可缺失。在网络时代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培养品德优良的学生,创建和谐的网络社会,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本彦.网络视阈下增强小学生德育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5):210-211.
[2] 吴赛玲.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措施探讨[J].教育,2016(39):61
[3] 杨伟强.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策略探究[J].教育,2017(1):294.
(编辑:杨 迪)